如果孩子無論到哪兒都能禮貌待人, 跟第一次見到的人也能自如地交談, 那真是太好了。 反之, 如果孩子一遇到不熟悉的人就躲在媽媽身後, 誰問都不吱聲, 還有經常把手伸進嘴裡或者撓頭的習慣, 真讓父母覺得又生氣又著急:孩子太害羞, 到底該怎麼辦?
先天遺傳的害羞害羞可以看做是孩子出生後到24個月之前認生現象的延續。 雖然認生持續到出生後24個月前後屬於自然現象, 但是如果孩子過了36個月還不能說出自己的名字或年齡, 並且認生現象很嚴重, 就需要父母付出積極的努力。 害羞的孩子缺乏自信,
Advertisiment
害羞的孩子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見到陌生人或者到了陌生的場所, 會不自覺地感到不安, 因此說不出話來。 這樣的孩子總覺得別人在盯著自己, 無法充分地進行自我表達。 另一種是對他人不感興趣, 討厭外出, 喜歡自己一個人玩。 這樣的孩子大都討厭抛頭露面, 在眾人面前會臉紅。
嬰兒期認生情況嚴重的孩子, 長大後也會有類似的表現, 父母如果很害羞, 孩子的性格也有可能會和父母一樣。 也就是說, 害羞有可能和先天遺傳有關係。 此外, 在眾人面前受到嚴厲訓斥等後天因素也會造成孩子的害羞。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非常害羞, 父母可能會感到很焦急。 但在這世界上那麼多形形色色的人中, 有人大方, 有人害羞, 這都是很正常的。 應該把孩子當成普通的個體來看待, 認可孩子天生的性格特點, 積極對待, 説明他逐漸改正缺點發揮優點, 這才是父母最應該做好的事情。
給孩子提供思考的時間對於害羞的孩子, 在他講話的時候不停地催促他, 或者讓他感覺到大家都在關注他, 孩子就更想往後躲了。 因此, 再向孩子提問後, 與其讓他馬上就開始回答, 不如給孩子提供充分的時間, 讓他能聆聽別人的講話並整理自己的想法, 這點非常重要。 把孩子的性格特點告訴幼稚園的老師,
Advertisiment
給孩子充分的時間, 讓他思考後再發言。 剛開始, 孩子的聲音可能像蚊子聲音一樣小, 可即使這樣, 父母也要注意聆聽, 並作出回應。 有了回應, 孩子的聲音會慢慢大起來。 然後, 父母要更加積極地回應並繼續認真聆聽孩子的講話。
跟孩子多交流也會有幫助。 如果孩子白天和小朋友發生了衝突, 不要教訓他, 而要好好地和他溝通:為什麼和小朋友鬧不愉快了?事情是怎樣發生的?當時你的心情怎麼樣等類似問題, 聽完孩子的訴說, 父母也要說出自己的想法, 。 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能夠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那麼慢慢地在其他人面前也能做到。
Advertisiment
讓害羞的孩子經常和別人見面, 以此來消除孩子的戒備。 但也不能因此就把孩子丟在陌生的環境裡。 父母先要和別人表現出良好的關係, 然後孩子才會和這些人親近。 去附近超市的時候, 要讓孩子看到父母與收銀員或者社區其他居民熱情問候的樣子。 當孩子熟悉了這些人的相貌之後, 可以讓孩子先問候對方。 家裡來客人時, 可以讓孩子招待客人並和客人一起做遊戲, 也可以多帶孩子一起去別人家做客, 這些做法對孩子都有幫助。
此外, 也要提前和身邊的人打好招呼:“我的孩子很害羞, 當孩子跟您打招呼或者在路邊看見他的時候, 請和他說句話!”當父母這樣拜託時,
Advertisiment
當孩子對陌生人的戒備減少到一定程度後, 可以培養他掌握值得驕傲的以及之長。 比如唱歌、跳舞, 或搭很漂亮的積木城堡等等。 孩子有了特長, 性格也會變得大方起來。 但是, 也沒必要為此把孩子送進那些特長輔導班去。 孩子還小, 即使掌握的是很簡單的“小本事”, 也可以將其作為孩子的特長, 再慢慢地往那方面培養。 比如, 有些孩子捏橡皮泥捏得挺好, 那就要多多誇獎他, 孩子就會更加用心努力, 逐漸地就會越捏越好, 最後變成真正的特長。
要對孩子進行情感投資美國心理學家坎貝爾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 爸媽和長輩要作出相應的“精神投資”。爸媽要注意及時表揚孩子的優點,使他們為自己驕傲,從而更好地建立自信心;要深情地注視孩子,和孩子進行溫馨的身體接觸,一心一意地關心孩子。
爸爸媽媽千萬不要當面數落寶寶,給寶寶亂貼標籤。有的父母發現寶寶膽小、羞怯,強行把寶寶推到陌生環境中,認為寶寶多鍛煉就能變得大方勇敢。其實,這種做法只會適得其反,內向的寶寶在新環境中會產生恐懼和焦慮心理,變得更加害羞。這樣的行為仍然是不可取的,爸爸媽媽不要急於求成,要有足夠的耐心,引導寶寶慢慢適應陌生環境。
害羞的寶寶在嘗試與外界接觸時,常常會小心翼翼,需要得一定的支援。所以,當寶寶和小夥伴打招呼或微笑時,爸爸媽媽要及時鼓勵寶寶的交往行為,增強寶寶的自信心,讓寶寶體驗交往的喜悅。在這種鼓勵下,你會驚喜地發現,寶寶變得越來越勇敢。
父母溺愛或嚴厲的教養態度是寶寶形成羞怯性格的重要因素,爸爸媽媽要學會放手,把自由還給寶寶。寶寶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中,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爸媽和長輩要作出相應的“精神投資”。爸媽要注意及時表揚孩子的優點,使他們為自己驕傲,從而更好地建立自信心;要深情地注視孩子,和孩子進行溫馨的身體接觸,一心一意地關心孩子。爸爸媽媽千萬不要當面數落寶寶,給寶寶亂貼標籤。有的父母發現寶寶膽小、羞怯,強行把寶寶推到陌生環境中,認為寶寶多鍛煉就能變得大方勇敢。其實,這種做法只會適得其反,內向的寶寶在新環境中會產生恐懼和焦慮心理,變得更加害羞。這樣的行為仍然是不可取的,爸爸媽媽不要急於求成,要有足夠的耐心,引導寶寶慢慢適應陌生環境。
害羞的寶寶在嘗試與外界接觸時,常常會小心翼翼,需要得一定的支援。所以,當寶寶和小夥伴打招呼或微笑時,爸爸媽媽要及時鼓勵寶寶的交往行為,增強寶寶的自信心,讓寶寶體驗交往的喜悅。在這種鼓勵下,你會驚喜地發現,寶寶變得越來越勇敢。
父母溺愛或嚴厲的教養態度是寶寶形成羞怯性格的重要因素,爸爸媽媽要學會放手,把自由還給寶寶。寶寶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中,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