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如何度過分離焦慮期

對於孩子準備上幼稚園的父母來說, 最擔心的事情莫過於孩子是否能順利適應幼稚園的生活, 這裡最關鍵的就在於孩子是否能順利適應從家裡到幼稚園的過渡, 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分離焦慮期”。 我們都知道, 幼兒能否順利適應幼稚園的生活, 關係到孩子的性格形成、智力和動作發展、身體發育, 甚至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生影響, 所以, 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段過渡期, 在幼稚教育中顯得非常重要。

用遊戲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由於幼兒的年齡較小, 心智與智力發展還處於稚嫩期, 活潑、好動的同時,

Advertisiment
注意力易於分散。 “孩子的注意力時間很短, 常常會走神, 在潛意識的支配下想起父母, 所以我們會通過遊戲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讓孩子暫時忘記父母, 投入到遊戲當中。 ”名雅苑幼稚園的何園長介紹說。

幼稚園裡的玩具也要數量充足, 種類齊全。 據加拿大花園中英文幼稚園的胡園長介紹, 園裡的玩具要經常輪換使用, 保持孩子對玩具的新鮮感。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知道了自己的存在”, 因孩子還沒有形成“謙讓”的意識, 必須保證數量與種類齊全, 讓每個孩子都能各自擁有, 讓其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否則, 孩子很容易因此鬧脾氣。 通過遊戲與玩具能穩定情緒, 減輕幼兒對父母的依戀, 從而緩解分離焦慮。 在明德幼稚園則配設了“遊戲廊”、“玩沙池”、“戶外活動區”等遊戲場所,

Advertisiment
該園的周園長介紹:“我們每天等家長把孩子送到園裡, 都會儘快讓家長離開。 對於較小的孩子, 我們都會先讓他玩一下遊戲, 以儘快適應。 ”各個幼稚園也設立了早鍛時間, 在鍛煉身體的同時, 可讓其暫時忘記父母, 以輕鬆的心情迎接新一天的集體生活。

用愛博得孩子的信任

在擇園方面, 除了關注教育理念、教育設施等外在的東西外, 在很大程度上家長們看中的往往是老師們的教育態度。 老師的學歷、專業技能是家長考慮的一個方面, 另一方面, 老師的性格是否和藹可親, 是否有耐心, 對孩子是否有責任心等等都是不容忽視的環節。 “我們在選擇老師的時候, 首先是感情要求。

Advertisiment
也就是要求老師一定要愛孩子, 要求老師要堅持正面教育, 用愛去教育;對待屢教不改的孩子, 我們也會用‘嚴中有愛’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福龍藝術幼稚園的溫園長親切地告訴記者。

在幼兒的辨別能力還沒有成熟時, 對待事物都是憑第一感覺。 “孩子經常會纏著對他好的人, 認為這個人特別親切, 並且對其產生一定的信任感。 ”溫園長認為, 有愛心是作為一個老師最基本的要求, 只有用愛心去教育孩子, 才能讓孩子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 才能減少幼兒的分離焦慮感, 才能讓家長放心地把孩子交托給幼稚園。 對於經常鬧脾氣的孩子, 老師們並不是置之不理任其發展, “有經驗的老師是很懂得孩子的心理。

Advertisiment
當孩子知道哭鬧是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時, 他們就學會了使用這樣的方式去達到目的。 所以我們都會在孩子哭鬧了, 冷靜過後才對他進行安撫, 擁抱呵護, 讓他的情緒儘快穩定下來, 繼續融入群體中。 ”明德幼稚園的周園長向記者說道。 另外, 老師們應該學會使用鼓勵的方式去激發孩子熱愛幼稚園生活。 “經常帶孩子參觀哥哥姐姐班, 告訴孩子, 你乖乖地也能像哥哥姐姐一樣棒。 ”名雅苑幼稚園的何園長親切地向記者說道, “經常鼓勵孩子, 增強孩子的自豪感與自信心, 就能讓他對幼稚園更加嚮往。 ”

用家的感覺驅散孩子的陌生感

據悉, 幼兒3歲左右就應該來到幼稚園接受幼稚教育, 適應集體生活, 而0-3歲期間, 幼兒都是在家庭中長大,

Advertisiment
對家庭環境倍感熟悉與親切。 鑒於幼兒的接受能力相對較弱, 對父母家庭的依賴程度也比較高。 因此要減少幼兒的抗拒心理, 首先就應該從環境著手。 “我們幼稚園的課室設計要儘量與家相似, ”名雅苑幼稚園的何園長說, “孩子的焦慮主要來自對環境的陌生, 而他們最熟悉的就是家, 所以如果把幼稚園設計得與家相似, 有種溫馨的感覺, 就能增強孩子的親切感, 使其更容易適應幼稚園的集體生活。 ”據瞭解, 加拿大花園中英文幼稚園以及名雅苑幼稚園同是採取了“課室設計與家相似”的方式, 以提高幼兒適應幼稚園生活的速度。 另外, 老師們也會把相識的孩子編在同一個班, 讓其減少孤獨感, 更能融入集體生活。

“家園溝通”營造整體和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的教養習慣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重要的影響。“家長應該與我們的老師配合,加強與老師的溝通,為孩子的成長共同創建良好的環境,達到家園共育、家園溝通。”加拿大花園中英文幼稚園的胡園長對記者說道。“幼稚園是小孩踏出人生的第一步。”只有雙方保持緊密的聯繫,家長多瞭解孩子在幼稚園的生活學習情況,園方經常向家長反映孩子的在園生活,家長與幼稚園雙方共同努力,在溝通中減輕孩子的分離焦慮,才能保證孩子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名雅苑幼稚園的何園長介紹,名雅苑在幼兒入學前有一個提前的適應期,即9月份開學前,在8月中旬會有一個為孩子專設的“入園適應班”,家長和孩子可在幼稚園裡共同遊戲,幫助家長及孩子瞭解幼稚園的生活,熟悉夥伴,與老師建立感情,讓孩子不會覺得孤獨,也以此增強家長們對幼稚園的信心。明德幼稚園的周園長介紹說:“我們會通過短信,上網等方式與家長取得聯繫、溝通,反映孩子在園情況。”同時,也建議家長每天都應該早點送孩子來幼稚園,以便家長與老師的當面溝通,及時瞭解孩子情況。園方認為,家長應該多多瞭解幼稚園的生活學習時間,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做到與園方的安排吻合,通過教育的手段,減少孩子把不良的習慣帶到園中,也能加快孩子適應園中生活的速度。

特殊情況,家長可適當陪同

適應新環境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成人如此,幼兒亦然。因此,在幼兒適應園中生活的過程中,園長們都建議家長能陪同孩子度過適應期。據明德幼稚園的周園長介紹,在幼兒入園前的階段,建議家長陪同孩子進行晨間活動以及戶外活動。但是在晨間活動中,家長9點半之前就要離園。家長陪同的戶外活動也只能限定在下午的4點半到5點半。“這樣是為了幫助寶寶儘快適應,而限定家長的離開時間,也能減少寶寶對家長的依賴。”家長陪同不僅僅是局限於陪同活動,也建議家長在幼兒入園前陪同孩子到新環境參觀,讓孩子能儘快適應,增加對新環境的好感,在此過程中,讓其自主“找同伴”,學會與同伴交流,鍛煉孩子的交流能力。“在集體生活必須懂得表達,”周園長說,“家長帶著孩子參觀,一方面能讓孩子瞭解環境,另一方面也能在找同伴的過程中,教會孩子用‘徵求的語氣’與同伴交流。”

此外,家長也應該對孩子進行意識強化,灌輸孩子對幼稚園的嚮往的思想。福龍藝術幼稚園的溫園長建議:“家長應該經常跟孩子說‘你長大了,應該上幼稚園了’,這樣就能夠增強孩子的自豪感以及對幼稚園的嚮往感,幫助孩子減少分離焦慮。”

“家園溝通”營造整體和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的教養習慣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重要的影響。“家長應該與我們的老師配合,加強與老師的溝通,為孩子的成長共同創建良好的環境,達到家園共育、家園溝通。”加拿大花園中英文幼稚園的胡園長對記者說道。“幼稚園是小孩踏出人生的第一步。”只有雙方保持緊密的聯繫,家長多瞭解孩子在幼稚園的生活學習情況,園方經常向家長反映孩子的在園生活,家長與幼稚園雙方共同努力,在溝通中減輕孩子的分離焦慮,才能保證孩子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名雅苑幼稚園的何園長介紹,名雅苑在幼兒入學前有一個提前的適應期,即9月份開學前,在8月中旬會有一個為孩子專設的“入園適應班”,家長和孩子可在幼稚園裡共同遊戲,幫助家長及孩子瞭解幼稚園的生活,熟悉夥伴,與老師建立感情,讓孩子不會覺得孤獨,也以此增強家長們對幼稚園的信心。明德幼稚園的周園長介紹說:“我們會通過短信,上網等方式與家長取得聯繫、溝通,反映孩子在園情況。”同時,也建議家長每天都應該早點送孩子來幼稚園,以便家長與老師的當面溝通,及時瞭解孩子情況。園方認為,家長應該多多瞭解幼稚園的生活學習時間,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做到與園方的安排吻合,通過教育的手段,減少孩子把不良的習慣帶到園中,也能加快孩子適應園中生活的速度。

特殊情況,家長可適當陪同

適應新環境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成人如此,幼兒亦然。因此,在幼兒適應園中生活的過程中,園長們都建議家長能陪同孩子度過適應期。據明德幼稚園的周園長介紹,在幼兒入園前的階段,建議家長陪同孩子進行晨間活動以及戶外活動。但是在晨間活動中,家長9點半之前就要離園。家長陪同的戶外活動也只能限定在下午的4點半到5點半。“這樣是為了幫助寶寶儘快適應,而限定家長的離開時間,也能減少寶寶對家長的依賴。”家長陪同不僅僅是局限於陪同活動,也建議家長在幼兒入園前陪同孩子到新環境參觀,讓孩子能儘快適應,增加對新環境的好感,在此過程中,讓其自主“找同伴”,學會與同伴交流,鍛煉孩子的交流能力。“在集體生活必須懂得表達,”周園長說,“家長帶著孩子參觀,一方面能讓孩子瞭解環境,另一方面也能在找同伴的過程中,教會孩子用‘徵求的語氣’與同伴交流。”

此外,家長也應該對孩子進行意識強化,灌輸孩子對幼稚園的嚮往的思想。福龍藝術幼稚園的溫園長建議:“家長應該經常跟孩子說‘你長大了,應該上幼稚園了’,這樣就能夠增強孩子的自豪感以及對幼稚園的嚮往感,幫助孩子減少分離焦慮。”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怎樣讓孩子喜歡上幼稚園,如何度過分離焦慮期呢?

    您好,孩子還小,突然換了一個新環境可能還不適應,所以不要太擔心。平時要多注意引導、鼓勵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注意培養他自己處理事情的能力,讓他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慢慢引導,增強他的心理的承... [詳細答案]

  • 7回答

    4-5歲孩子如何教育

    有三方面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作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一種基本形式,在年輕一代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詳細答案]

  • 5回答

    四歲孩子如何教育

    教育孩子,應該把尊重與信任放在教育的第一位。當家長不分場合訓斥孩子,使其自尊心受挫,就會不聽話,逆反心理更重。但是對於一些禮節習慣,要及時發現問題並改正,要立即指出,要讓她自己慢慢意識到自己的過錯。... [詳細答案]

  • 3回答

    寶寶剛去幼稚園的時候哭個不停,幼稚園分離焦慮期有多久?

    一開始孩子上幼稚園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一般會持續一周左右,這時作為父母要堅持送孩子上幼稚園的,這就是所謂的分離焦慮,但如果孩子長期哭鬧,那是不是有原因的,比如小朋友會排斥她,或者她感受不到老師的關... [詳細答案]

  • 3回答

    6個月大的孩子如何添加輔食

    寶寶長到6個月以後,不僅對母乳或牛奶以外的其他食品有了自然的欲求,而且對食品口味的要求與以往也有所不同,開始對鹹的食物感興趣。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