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長期的家庭教育諮詢中,
我經常被問到“如何讓孩子感恩”這樣的問題,
他自己在生活中是怎麼做的。
因為我認為,
假如一個孩子不懂得感恩,
那麼問題幾乎完全出在孩子周圍的大人身上。
不少父母抱怨孩子不懂得感恩,
是出於“我為你付出這麼多每當這個時候,
我總是打斷我的客戶對孩子如何不懂得感恩的描述,
而反問,
你怎麼一點都不在意和回饋”的感受,
這是並不妥當的。
我提出幾點供大家借鑒:
其一,
是父母對孩子是不是在物質、精神等各方面的給予太多,
導致孩子對於別人的善意、付出由習慣變成了麻木,
Advertisiment
甚至滋生出了任性、無理和貪得無厭,
我知道在今天倒金字塔結構的家庭中這種情況是比較普遍的,
結果是大人慣壞了孩子,
然後再來抱怨孩子怎麼這麼“壞”。
大人們遷就、嬌寵孩子的時候,
是憑著自己天生的自發的舔犢之情,
抱怨時也是出自己對孩子不良行為的直覺反應,
結果自始至終都是完全自發的,
缺少對表像之下真正原因的覺察,
而這正是癥結的關鍵。
其二,
我通常要問客戶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常懷感恩之心,
我問的結果是幾乎所有人都說自己懷有感恩之心,
我雖然不當場拆穿,
但實際上我知道大部分大人並不具備感恩之心,
沒有給孩子做出示範。
我記起一個故事說:有個農夫總是讓老父親在一個小木槽吃飯,
Advertisiment
而不是和家人一起。
有一天,
農夫發現自己的兒子在用小木板拼什麼東西,
就問他在幹什麼,
孩子說‘在做木槽,
是準備將來給爸媽用的’,
結果,
很快老人就出現在飯桌旁了。
這個故事很有意味,
除了顯示了榜樣的作用外,
更讓人思索,
為什麼人總是對自己的孩子好過自己的父母?許多人覺得能供給老人衣食、養老金,
能帶看病就已經盡了孝道。
這是不合理的,
因為老人除了物質保障之外,
還需要更多的關心、陪伴和情感慰藉。
但是,
如果沒有感恩之心,
人們就會認為物質供養就夠了,
別人就不會說自己不孝了,
這樣的子女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充其量只是保證了底線。
也就是說,
父母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感恩,
Advertisiment
包括對自己的感恩,
但是父母們對自己的父母感恩卻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