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學習成績差,源于小時媽媽犯的一個錯

今天麻麻給小西瓜買了一套積木, 搭積木可有趣了, 小西瓜馬上就迷上了。 可是, 正當小西瓜在認真研究如何搭出一座城堡的時候, 麻麻總是來打擾我, 一會問我搭的是什麼, 一會問我要不要喝水, 一會讓我不要坐在地上要把積木搬到桌子上玩……其實, 很多粑粑麻麻也經常會有意無意地打斷孩子的思考, 結果導致孩子專注力低下, 長期如此, 對孩子以後的學習可是大有影響的。

天才, 首先就是專注力!

專注力是什麼?就是專心致志地做事情的能力。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 專注力是知識的窗戶,

Advertisiment
沒有它, 知識的陽光就照射不進來。 小西瓜認為, 專注力是一種神奇的能力, 科學家研究某項科研項目, 工程師繪畫摩天大廈的藍圖, 文學家寫出長篇巨制, 無一不需要專注力, 所以, 保護好孩子的專注力, 是孩子以後成功與否的關鍵。

為什麼小西瓜說“保護孩子的專注力”?因為專注力是寶寶天生就擁有的能力。 你看, 小寶寶第一次看轉動的床鈴, 第一次津津有味地吃手的時候, 是多麼的專注!只不過, 對於大腦發育上不完善、自製力不強的孩子來說, 他們的專注力維持的時間還是比較短的, 一分鐘、兩分鐘……很快他們就會被他們認為更有趣的其他東西所吸引。

兒童發展方面的專家說, 在完全不被干擾的情況下, 孩子的專注力所維持的時間是隨著他們的年齡增長而延長的。

Advertisiment
而如果家長能夠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他們會在這方面有如飛猛進的增長。 反之, 孩子長大以後, 做事也可能是三分鐘熱度, 經常開小差, 無法長時間專注於某件事情。

小西瓜覺得, 專注力也是一種習慣。 如果孩子總是能夠專心致志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他的專注力就容易得到增強。 但如果他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被打擾, 以後他也會習慣了這種斷斷續續的思考方式和活動方式, 專注力又如何能夠得到提升?所以, 專注力的培訓, 粑粑麻麻一定要從娃娃抓起。

本文為獨家原創,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並連結回www.mama.cn, 違者必究!

關於孩子的專注力, 家長常陷入的誤區

Advertisiment

誤區一:學習老走神, 是學習態度不端正

媽網網友@小粵粵2012:老師三天兩頭打電話來投訴, 說我家小雨上課不認真聽講, 小動作不斷, 做作業老走神, 我們軟的硬的都用上了, 可那孩子就是不肯改。 學習態度不端正, 老跟父母老師作對, 學習成績如何能提高?真心煩!

孩子哭訴:我真的不是學習態度不端正, 我也想好好聽課好好做作業, 可就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 上課做作業的時候老喜歡東想西想。

小西瓜有話說:其實每個孩子都跟小西瓜一樣, 希望自己上課能夠認真聽講, 學習成績優秀, 這樣才能獲得老師和粑粑麻麻的表揚, 所以不存在“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的說法。 但是, 很多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

Advertisiment
精神不集中, 喜歡搞小動作, 注意力很容易就被其他事物所吸引。 這其實是孩子的專注力較弱的體現。 父母必須有意識地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誤區二:學習的成績與智商成正比

媽網網友@心淩夜雨:從幼稚園開始, 我女兒心心學東西就比別人慢, 現在念小學了, 成績一直跟不上。 老師反映, 她上課的時候看起來好像很認真聽講, 但其實都是在發呆。 我很擔心, 可能我們家心心的智商比別人低, 我要不要帶她去做個智商鑒定?

孩子哭訴:麻麻, 我不喜歡你帶我去做智商鑒定, 因為我不是傻孩子, 我的智商高著呢。 我學東西慢, 成績不好, 是因為我的注意力老是不集中, 容易走神, 可這也不是我願意的啊,

Advertisiment
我控制不住……

小西瓜有話說:注意力和智商沒有直接關係, 學習成績好壞跟智商也沒有必然的關係, 這是經過很多實際事例證實的。 事實上, 很多學習成績差的孩子, 經鑒定, 他們的智商甚至比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孩子還要高。 而老師反映, “優等生”和“差生”最大的區別在於, “優等生”上課、做作業的時候注意力明顯的比“差生”要集中, 不容易走神。

誤區三:專注力強弱與對某件事物是否感興趣有關

媽網網友@糖糖小姐:說我女兒注意力不集中吧, 她對那些芭比娃娃什麼的就很感興趣, 一玩起來可以雷打不動。 可說她注意力集中吧, 讓她做那些她不感興趣的數學題, 她就老走神, 一會要喝水一會要吃零食, 半個小時能完成的作業她至少得一個小時。

孩子哭訴:其實我對數學也是蠻感興趣的,但是我還沒很好地掌握數學的學習方法,覺得老師佈置的題目有點難,我不知道從哪入手,所以注意力也總是不能集中。

小西瓜有話說:興趣確實擁有神奇的魔力,很多孩子對感興趣的東西很容易著迷,可不感興趣的就容易三心二意,專注力無法集中起來。但是,決定孩子專注力強弱的不僅僅只有興趣哦,還包括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所以,如果孩子學習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麻麻除了要激發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以外,還應該教導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誤區四:父母“陪讀”孩子學習成績好

媽網網友@番薯の樂園:我們家小威特別粗心,寫作業總是寫錯別字,或者愛犯點小錯誤。沒辦法,我和他爸就輪流陪讀,他寫完作業就給他全方位檢查,及時指出他的錯誤。現在小威每次的作業都能拿到“優”了,也是挺不容易的。

孩子哭訴:粑粑麻麻“陪讀”,我的作業每次都能拿到“優”了,但是考試的時候,一離開粑粑麻麻,我就不會自己檢查錯別字了,考試的成績還是上不去。我還是寧願我自己檢查作業好了。

小西瓜有話說:粑粑麻麻應該認識到一個道理:父母陪讀不利於孩子專注力的提高。因為父母對孩子的作業進行細心的檢查,哪怕一個標點符號的錯誤,都要求孩子立刻改正。長期如此,孩子就習慣了即使不認真寫作業,也會有人幫忙檢查糾錯,自己就懶得思考,懶得自我檢查。當孩子對父母產生了強烈的依賴感,就會降低自己學習時候的“警惕性”和專注力。

謹記日常生活小tips,提高孩子專注力

小西瓜在前面也說了,專注力是寶寶天生就擁有的能力,而且專注力的強弱與孩子日後的學習息息相關,所以孩子的專注力應該得到保護,並且應該得到適當的訓練提升。其實,想要提升孩子的專注力,粑粑麻麻只要記住幾個注意點就夠了。

1、不要隨意打擾孩子

大人們在工作的時候,不喜歡被人打擾,其實,孩子也一樣。當孩子聚精會神地在玩某個玩具、“研究”某種事物的時候,他們也不喜歡被打擾。因為這些也是他們的“工作”。例如3個月的寶寶在吃手、啃玩具,1歲的孩子在看路上奔跑的車,2歲的孩子在觀察螞蟻……只要不傷害他人不傷害自己,孩子的一切行為都應該得到“尊重”而不被打擾。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正在進行的某個遊戲或者行為“沒有益處”,就會去打斷孩子,強行中斷他們的注意力。但其實,這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吃手、玩泥沙等行為看似沒有益處,但其實孩子在進行這些活動的時候,大腦在飛速運轉,他們在觀察在思考,從而能夠幫助孩子的大腦發育。所以不要用大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的行為有沒有益,隨意的打擾孩子只會讓孩子的注意力渙散。

2、不要時刻和孩子黏在一起

由於擔心孩子受傷、擔心孩子感到孤獨,或者是由於太過於“愛”孩子,很多麻麻喜歡每時每刻地跟孩子黏在一起。孩子睡覺的時候要抱在懷裡,孩子吃奶吃飯的時候要親自喂,孩子玩耍的時候要在旁邊看著甚至非要跟孩子一起玩……

麻麻應該注意多給孩子一些個人的空間,時刻地跟孩子黏在一起,不僅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還會讓他的專注力受到影響。試想一下,孩子在研究某個玩具怎麼玩的時候,麻麻就“伸出援手”把結果教給孩子了,孩子根本沒有機會獨立思考,也沒有機會集中精神研究,他還怎麼能夠專注?

3、儘量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孩子能力範圍內,麻麻應該儘量讓孩子多做事,例如讓1歲的孩子學習自己吃飯,讓2歲的孩子鍛煉如何上廁所,讓3歲的孩子掌握如何根據天氣穿脫衣服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孩子從小培養獨立的性格,而更有意義的是,讓孩子把每一件事情做完整,能夠大大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小至把米飯舀起,送到自己的嘴巴裡,大至獨立完成一道複雜的數學題,孩子的大腦裡都在進行著複雜的工程,只有擁有高度的專注力,才足以讓孩子一氣呵成地完成這些行為。孩子的小腦袋裡構建起的這些東西,和不斷提高的專注力,將在孩子未來學習和生活的道路上發揮重要作用。

4、鍛煉孩子的前庭平衡功能

從生物學上說,孩子專注力的高低,在於大腦的前庭平衡功能是否完善。研究表明,對孩子前庭平衡功能的訓練,應該從懷孕時就開始。孕婦適當地運動、散步、做家務等,都有助於胎兒前庭平衡功能的提高,這比躺著不動好得多。而孩子出生後,多讓孩子動一動,也有助於孩子的前庭平衡功能發育,從而讓他的專注力和協調能力得到提升。

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通過運動鍛煉來提高前庭的平衡功能。例如,旋轉木馬、旋轉椅子,甚至讓孩子在原地打轉等旋轉運動,都有助於訓練孩子的前庭覺。蕩秋千、吊床、走平衡木、蹦床、翻滾、跳繩、騎滑板車等搖晃運動、跳躍運動,也能讓孩子的平衡能力得到提升。

5、讓孩子覺得學習更有趣

很多孩子對學習不認真,上課不專心,主要是由於他們認為學習很無聊。小西瓜在前面也說過,興趣是影響孩子專注力高低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所以,想讓孩子學習成績提高,家長就要先想辦法讓學習變得有趣起來。對有趣的事物,孩子們的專注力往往比較高。

在教孩子學習加減法的時候,單純的“紙上談兵”當然枯燥,但假如用數豆子、跳格子等方法來教,孩子一定覺得很好玩,從而也更容易記進腦子裡。又例如,教孩子認字的時候,簡單的一筆一劃地教,孩子一定很難記得住,但如果將文字形象化,或者通過找字遊戲、造句遊戲來教,枯燥的文字也變得生動起來,孩子的興趣以提高,他的專注力自然也能夠得到加強,相對也會掌握得更好。

小西瓜總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不理想,麻麻千萬不要輕易對孩子發火,不如先從家長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有時候,孩子的學習成績差,可能正是源于小時候家長犯的一個錯——經常打斷孩子的注意力。責駡、生氣,不如改變方法,從日常生活的小細節做起,保護並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將對孩子一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有益。

關注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or即可。

孩子哭訴:其實我對數學也是蠻感興趣的,但是我還沒很好地掌握數學的學習方法,覺得老師佈置的題目有點難,我不知道從哪入手,所以注意力也總是不能集中。

小西瓜有話說:興趣確實擁有神奇的魔力,很多孩子對感興趣的東西很容易著迷,可不感興趣的就容易三心二意,專注力無法集中起來。但是,決定孩子專注力強弱的不僅僅只有興趣哦,還包括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所以,如果孩子學習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麻麻除了要激發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以外,還應該教導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誤區四:父母“陪讀”孩子學習成績好

媽網網友@番薯の樂園:我們家小威特別粗心,寫作業總是寫錯別字,或者愛犯點小錯誤。沒辦法,我和他爸就輪流陪讀,他寫完作業就給他全方位檢查,及時指出他的錯誤。現在小威每次的作業都能拿到“優”了,也是挺不容易的。

孩子哭訴:粑粑麻麻“陪讀”,我的作業每次都能拿到“優”了,但是考試的時候,一離開粑粑麻麻,我就不會自己檢查錯別字了,考試的成績還是上不去。我還是寧願我自己檢查作業好了。

小西瓜有話說:粑粑麻麻應該認識到一個道理:父母陪讀不利於孩子專注力的提高。因為父母對孩子的作業進行細心的檢查,哪怕一個標點符號的錯誤,都要求孩子立刻改正。長期如此,孩子就習慣了即使不認真寫作業,也會有人幫忙檢查糾錯,自己就懶得思考,懶得自我檢查。當孩子對父母產生了強烈的依賴感,就會降低自己學習時候的“警惕性”和專注力。

謹記日常生活小tips,提高孩子專注力

小西瓜在前面也說了,專注力是寶寶天生就擁有的能力,而且專注力的強弱與孩子日後的學習息息相關,所以孩子的專注力應該得到保護,並且應該得到適當的訓練提升。其實,想要提升孩子的專注力,粑粑麻麻只要記住幾個注意點就夠了。

1、不要隨意打擾孩子

大人們在工作的時候,不喜歡被人打擾,其實,孩子也一樣。當孩子聚精會神地在玩某個玩具、“研究”某種事物的時候,他們也不喜歡被打擾。因為這些也是他們的“工作”。例如3個月的寶寶在吃手、啃玩具,1歲的孩子在看路上奔跑的車,2歲的孩子在觀察螞蟻……只要不傷害他人不傷害自己,孩子的一切行為都應該得到“尊重”而不被打擾。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正在進行的某個遊戲或者行為“沒有益處”,就會去打斷孩子,強行中斷他們的注意力。但其實,這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吃手、玩泥沙等行為看似沒有益處,但其實孩子在進行這些活動的時候,大腦在飛速運轉,他們在觀察在思考,從而能夠幫助孩子的大腦發育。所以不要用大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的行為有沒有益,隨意的打擾孩子只會讓孩子的注意力渙散。

2、不要時刻和孩子黏在一起

由於擔心孩子受傷、擔心孩子感到孤獨,或者是由於太過於“愛”孩子,很多麻麻喜歡每時每刻地跟孩子黏在一起。孩子睡覺的時候要抱在懷裡,孩子吃奶吃飯的時候要親自喂,孩子玩耍的時候要在旁邊看著甚至非要跟孩子一起玩……

麻麻應該注意多給孩子一些個人的空間,時刻地跟孩子黏在一起,不僅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還會讓他的專注力受到影響。試想一下,孩子在研究某個玩具怎麼玩的時候,麻麻就“伸出援手”把結果教給孩子了,孩子根本沒有機會獨立思考,也沒有機會集中精神研究,他還怎麼能夠專注?

3、儘量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孩子能力範圍內,麻麻應該儘量讓孩子多做事,例如讓1歲的孩子學習自己吃飯,讓2歲的孩子鍛煉如何上廁所,讓3歲的孩子掌握如何根據天氣穿脫衣服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孩子從小培養獨立的性格,而更有意義的是,讓孩子把每一件事情做完整,能夠大大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小至把米飯舀起,送到自己的嘴巴裡,大至獨立完成一道複雜的數學題,孩子的大腦裡都在進行著複雜的工程,只有擁有高度的專注力,才足以讓孩子一氣呵成地完成這些行為。孩子的小腦袋裡構建起的這些東西,和不斷提高的專注力,將在孩子未來學習和生活的道路上發揮重要作用。

4、鍛煉孩子的前庭平衡功能

從生物學上說,孩子專注力的高低,在於大腦的前庭平衡功能是否完善。研究表明,對孩子前庭平衡功能的訓練,應該從懷孕時就開始。孕婦適當地運動、散步、做家務等,都有助於胎兒前庭平衡功能的提高,這比躺著不動好得多。而孩子出生後,多讓孩子動一動,也有助於孩子的前庭平衡功能發育,從而讓他的專注力和協調能力得到提升。

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通過運動鍛煉來提高前庭的平衡功能。例如,旋轉木馬、旋轉椅子,甚至讓孩子在原地打轉等旋轉運動,都有助於訓練孩子的前庭覺。蕩秋千、吊床、走平衡木、蹦床、翻滾、跳繩、騎滑板車等搖晃運動、跳躍運動,也能讓孩子的平衡能力得到提升。

5、讓孩子覺得學習更有趣

很多孩子對學習不認真,上課不專心,主要是由於他們認為學習很無聊。小西瓜在前面也說過,興趣是影響孩子專注力高低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所以,想讓孩子學習成績提高,家長就要先想辦法讓學習變得有趣起來。對有趣的事物,孩子們的專注力往往比較高。

在教孩子學習加減法的時候,單純的“紙上談兵”當然枯燥,但假如用數豆子、跳格子等方法來教,孩子一定覺得很好玩,從而也更容易記進腦子裡。又例如,教孩子認字的時候,簡單的一筆一劃地教,孩子一定很難記得住,但如果將文字形象化,或者通過找字遊戲、造句遊戲來教,枯燥的文字也變得生動起來,孩子的興趣以提高,他的專注力自然也能夠得到加強,相對也會掌握得更好。

小西瓜總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不理想,麻麻千萬不要輕易對孩子發火,不如先從家長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有時候,孩子的學習成績差,可能正是源于小時候家長犯的一個錯——經常打斷孩子的注意力。責駡、生氣,不如改變方法,從日常生活的小細節做起,保護並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將對孩子一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有益。

關注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or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