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學習沒有自信心怎麼辦?

很多家長會遇到寶寶明明小學的成績很好, 但是一上了初中。 成績就一路下滑了, 很對家長心裡很著急, 給孩子請來了很多老師。 結果作用不大, 到底是什麼導致孩子成績一路下滑的原因呢?今天我們就先看一個案例吧。  

案例: 

這幾天, 小便的郵箱裡接到了這樣的一封來信。 這封信上謝了這樣的一件事情, 一家三口, 男孩名叫浩明, 14歲, 正讀初中二年級。 浩明從小學習很好, 小學階段成績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 上初中後, 初一學習還行, 成績在班裡還是前幾名, 可是到了初二, 成績明顯下降, 且越來越糟糕。

Advertisiment
這讓父母很著急, 尤其是浩明的母親。

她先是以為孩子營養沒跟上, 想方設法地給孩子做好吃的, 買各種補品, 結果沒有絲毫效果。 浩明母親的耐心消耗殆盡, 急火攻心, 就開始批評、訓斥、打罵、監督孩子。 可是, 越打罵, 浩明越沒自信, 不光在課堂上不敢發言, 就是在家裡也漸漸不敢說話了, 而且, 以前他能做好的一些生活上的事情也沒有信心去做了。  

看到孩子畏畏縮縮的窩囊樣子, 浩明的父母很傷心, 以前那個出色、能幹的孩子哪裡去了?如果這樣下去, 考重點高中根本沒戲。 如果孩子考不上重點高中, 那麼他以後還有什麼希望?說到這裡, 浩明的父親愁眉苦臉, 而浩明的母親已經淚流滿面了。  

說心裡話, 從前面的溝通中,

Advertisiment
我沒有發現浩明有什麼大問題, 可是他的父母為什麼反應如此強烈?隨著進一步的溝通, 我對這個家庭的問題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浩明的父母靠自己的奮鬥都成就了一番事業, 兩個人都是單位的中流砥柱, 工作出色。 浩明出生後, 他們就想, 一定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讓孩子有最好的發展。 浩明沒有上小學的時候, 父母就對他進行了早期教育。 浩明上小學後, 父母更重視孩子的學習, 還給孩子請了家教。 浩明沒讓父母失望, 小學階段, 他一直是尖子生, 甚至有同學稱他是“第一專業戶”。  

浩明上中學後, 父母照樣緊抓孩子的學習不放鬆, 請老師來家裡, 去外面參加輔導班。 這還不算, 為讓浩明接受更好的教育, 上更好的學校,

Advertisiment
母親大費周章地調動工作, 來到現在的大城市, 也把孩子從家鄉轉到了大城市的一所重點中學, 並拿出全部積蓄在大城市買了房子。 從此, 夫妻倆過起了分居生活, 母親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孩子的教育上。 結果呢, 孩子初一還可以, 可是到了初二, 成績下滑了, 想盡各種辦法也不管用。 浩明的母親著急上火、訓斥哭鬧, 軟的硬的都用了, 開始孩子還默默地聽著, 看母親掉淚自己也跟著掉淚, 並表態一定要好好學習。 可是, 下次考試, 成績、名次還是下滑。 母親變本加厲地訓斥、哭鬧。 到後來, 浩明估計也煩了, 開始不聽話了, 有時是無聲的對抗, 有時是直接的反對:“你別管我!”生活上, 母親對孩子是千般呵護、萬般照顧, 飯送到手裡,
Advertisiment
菜夾到碗裡。 可是, 浩明卻不領情, 還讓母親別管他。 眼看自己的好心成了驢肝肺, 母親深受傷害。 說到這裡, 她再次淚水橫流。  

浩明的父親說, 除了孩子, 好像孩子的母親也有心理問題了。 母親說自己也有這種感覺, 她希望通過心理諮詢幫助自己調節調節。

乖乖網建議孩子: 

重新認識考試, 重新認識自己 

浩明開口抱怨道:“我不明白, 學校裡的考試怎麼那麼多?這次回去又要考試!有時候好像每週都有考試, 甚至好像天天都在考試。 這一科要複習, 那一科也要複習, 真的是分身乏術, 壓力太大了!” 

很明顯, 浩明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但是, 引起我注意的卻是另外一點:背負著如此

沉重的壓力, 他的表述居然還是這麼文縐縐的, 這不能不讓人更感心疼。

Advertisiment
我該怎樣幫助他化解考試壓力呢? 

小編問:“你的同學們也有這麼大的壓力嗎?” 

浩明說:“也不一定, 我看很多同學好像並不太在乎考試。 ” 

為了讓浩明儘快醒悟, 我給他講了一個小故事:2010年1月12日, 海地發生了地震。 地震發生時, 當地一個剛出生11天的女嬰伊莉莎白正在家中二樓的臥室睡覺。 伊莉莎白家的房子倒塌, 家人都在房子外面, 唯獨伊莉莎白被埋在了廢墟下。 當救援人員救出伊莉莎白時, 她已經在廢墟下度過了8天。 出乎人們意料的是, 小傢伙雖然氣息奄奄, 卻依然活著!一個嬰兒創造了一個奇跡, 這是為什麼? 

浩明脫口說道:“因為她還太小, 不知道害怕。 ” 

我讚賞了浩明的聰明:“你說得很對, 因為嬰兒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脅, 也不知道害怕,她在廢墟下心中一樣的安然,所以她才能活下來。這件事,能否給你的學習帶來什麼啟示?” 

浩明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不要太在乎考試結果?” 

浩明對考試有了新的認識,懂得了要想保持好的學習效果,需要保持適度的學習動機,不能太拿考試成績當回事。 

浩明訴苦道:“可是,我的父母非常在乎我的考試成績,他們對我的分數永遠沒有滿意的時候。比如英語,有一次試卷非常難,我考了92分,媽媽知道了大吵大鬧:退步了,又退步了!那樣子像要吃掉我。還有一次,媽媽又不滿意我的成績,對我大哭大鬧:你怎麼這樣不爭氣?再不爭氣就給我回老家去!那樣子簡直要宰了我。其實,每次看到媽媽這樣,我都很難受,我很想拿好名次。可是,我也不知道怎麼了,再努力也沒有用,我真的很失望,甚至絕望……” 

很明顯,浩明之所以感到考試壓力很大,之所以對自己失去信心,其父母的過高期望和過低評價是直接因素。這是父母的問題,需要父母好好反省,並做出改變。現在,我要做的是先幫助浩明重建自信。 

浩明對自己學習狀況的評價是:目前,英語還不算太差,其他科目有些勉強,化學簡直就是不行了。經過詳盡、具體的交流,浩明對自己的學習狀況終於有了新的評價:英語是我的強項,即便最弱的化學,我的成績在班裡也還在中游,所以從整體上說,我的學習在班裡居中上游。和成績一般的同學相比,我還是很棒、很優秀的。我們的溝通到了這裡,浩明的眼裡漸漸有了光彩。 

是啊,一個人的學習能夠位居班裡中上游,應該說是很棒、很優秀的了。正確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不足,也要看到優點,這不是自負,而是自信,有了自信才有前進的動力。明明自己不錯,為什麼非要把自己打倒不可呢? 

乖乖網對家長的建議: 

期望降下去,評價提上來 

對父母的否定評價,浩明要努力避免其消極的影響,要堅定自我信念:我不比別人差。但是,從根本上說,最好還是父母能對兒子做出積極的評價,不要再給孩子消極的影響。 

首先,孩子沒有什麼問題,如果說孩子有問題,那麼根源也是在父母身上。簡單地說,父母身上的問題關鍵在於:對孩子的期望太高,給孩子的評價太低。結果,壓抑了孩子的心靈成長和潛能的發揮,導致孩子找不到自信。 

那麼,浩明的父母該怎樣改變呢?所謂“響鼓不用重錘敲”,浩明的父母都是很有悟性的人,不用我長篇大論地講道理,我只是給他們講了一個的真實故事。 

平時,小編爸爸喜歡打羽毛球。經常和小編媽媽打羽毛球。小編媽媽從來沒有摸過羽毛球拍,再說也是快50歲的人了。剛開始打球的時候,只要小編爸爸打過去的球能回來,大聲叫好。慢慢地,小編爸爸打過去的球居然能從網上回來幾次,我更是連聲叫好。這叫好是發自內心的,也是情不自禁的,沒有想到,小編媽媽居然能與我打上幾個回合。更意外的是,在叫好聲中,由幾個回合,到十幾個回合,到幾十個回合,有一次我們居然打了五六十個回合。後來,小編媽媽偶爾還能救個險球。再後來,小編媽媽打球有了進攻性,小編把阿布居然開始輸球了……回想起來,除了叫好外,小編爸爸對小編媽媽沒有進行過一丁點的技術指導,小編媽媽不但球技越來越好,打球的熱情也越來越高。 

聽了故事後,浩明的父母領悟到,對孩子要多鼓勵多表揚。用專業術語說,叫多給肯定評價。可很多父母卻習慣性地給予孩子否定評價。結果呢,孩子越來越差。所以,父母要把否定變成肯定,提升對孩子的評價。 

浩明的父母問:“那怎樣才能多給孩子肯定評價?”我笑了笑,問:“小編爸爸為什麼能對小編媽媽並不太好的球技連聲叫好呢?” 

浩明的父母沉思了一下,回答:“因為您的期望不高,所以就容易感到滿意。” 

是啊,我們對孩子也應該這樣。父母只有把期望降下去,對孩子的評價才能提上來,才能給孩子更多的積極和肯定的評價,才能給孩子更多的鼓勵和表揚。這個鼓勵和表揚,只有是父母發自內心的、由衷的,才能真正激發孩子的自信。如果父母懷著過高的期望,看孩子總不滿意,哪裡會有欣賞?沒有欣賞,又哪裡會有鼓勵和表揚?即便有鼓勵有表揚,也是言不由衷的,也不會在孩子身上產生應有的心理效應。而父母一旦把期望降下去,就會發現孩子那麼好,就會由衷地給予孩子鼓勵和表揚,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好。 

溝通至此,浩明的母親再次淚流滿面。我知道,她這次的淚水裡有了悔恨。但是我建議她,不要當面向孩子道歉,教育貴在潤物細無聲,父母要在不知不覺中做出教育上的調整,在和孩子以後的互動中,把期望降下去,把評價提上來,讓孩子心中的自信重新生長起來,就行了。 

小編建議: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不能你一味的責怪孩子,身為家長也應該想想自己的原因,不能孩子成績一下降就對孩子凶巴巴的。長此以往,孩子很有可能會長生厭學情緒的。可以讓孩子每天進步一點一點。 

也不知道害怕,她在廢墟下心中一樣的安然,所以她才能活下來。這件事,能否給你的學習帶來什麼啟示?” 

浩明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不要太在乎考試結果?” 

浩明對考試有了新的認識,懂得了要想保持好的學習效果,需要保持適度的學習動機,不能太拿考試成績當回事。 

浩明訴苦道:“可是,我的父母非常在乎我的考試成績,他們對我的分數永遠沒有滿意的時候。比如英語,有一次試卷非常難,我考了92分,媽媽知道了大吵大鬧:退步了,又退步了!那樣子像要吃掉我。還有一次,媽媽又不滿意我的成績,對我大哭大鬧:你怎麼這樣不爭氣?再不爭氣就給我回老家去!那樣子簡直要宰了我。其實,每次看到媽媽這樣,我都很難受,我很想拿好名次。可是,我也不知道怎麼了,再努力也沒有用,我真的很失望,甚至絕望……” 

很明顯,浩明之所以感到考試壓力很大,之所以對自己失去信心,其父母的過高期望和過低評價是直接因素。這是父母的問題,需要父母好好反省,並做出改變。現在,我要做的是先幫助浩明重建自信。 

浩明對自己學習狀況的評價是:目前,英語還不算太差,其他科目有些勉強,化學簡直就是不行了。經過詳盡、具體的交流,浩明對自己的學習狀況終於有了新的評價:英語是我的強項,即便最弱的化學,我的成績在班裡也還在中游,所以從整體上說,我的學習在班裡居中上游。和成績一般的同學相比,我還是很棒、很優秀的。我們的溝通到了這裡,浩明的眼裡漸漸有了光彩。 

是啊,一個人的學習能夠位居班裡中上游,應該說是很棒、很優秀的了。正確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不足,也要看到優點,這不是自負,而是自信,有了自信才有前進的動力。明明自己不錯,為什麼非要把自己打倒不可呢? 

乖乖網對家長的建議: 

期望降下去,評價提上來 

對父母的否定評價,浩明要努力避免其消極的影響,要堅定自我信念:我不比別人差。但是,從根本上說,最好還是父母能對兒子做出積極的評價,不要再給孩子消極的影響。 

首先,孩子沒有什麼問題,如果說孩子有問題,那麼根源也是在父母身上。簡單地說,父母身上的問題關鍵在於:對孩子的期望太高,給孩子的評價太低。結果,壓抑了孩子的心靈成長和潛能的發揮,導致孩子找不到自信。 

那麼,浩明的父母該怎樣改變呢?所謂“響鼓不用重錘敲”,浩明的父母都是很有悟性的人,不用我長篇大論地講道理,我只是給他們講了一個的真實故事。 

平時,小編爸爸喜歡打羽毛球。經常和小編媽媽打羽毛球。小編媽媽從來沒有摸過羽毛球拍,再說也是快50歲的人了。剛開始打球的時候,只要小編爸爸打過去的球能回來,大聲叫好。慢慢地,小編爸爸打過去的球居然能從網上回來幾次,我更是連聲叫好。這叫好是發自內心的,也是情不自禁的,沒有想到,小編媽媽居然能與我打上幾個回合。更意外的是,在叫好聲中,由幾個回合,到十幾個回合,到幾十個回合,有一次我們居然打了五六十個回合。後來,小編媽媽偶爾還能救個險球。再後來,小編媽媽打球有了進攻性,小編把阿布居然開始輸球了……回想起來,除了叫好外,小編爸爸對小編媽媽沒有進行過一丁點的技術指導,小編媽媽不但球技越來越好,打球的熱情也越來越高。 

聽了故事後,浩明的父母領悟到,對孩子要多鼓勵多表揚。用專業術語說,叫多給肯定評價。可很多父母卻習慣性地給予孩子否定評價。結果呢,孩子越來越差。所以,父母要把否定變成肯定,提升對孩子的評價。 

浩明的父母問:“那怎樣才能多給孩子肯定評價?”我笑了笑,問:“小編爸爸為什麼能對小編媽媽並不太好的球技連聲叫好呢?” 

浩明的父母沉思了一下,回答:“因為您的期望不高,所以就容易感到滿意。” 

是啊,我們對孩子也應該這樣。父母只有把期望降下去,對孩子的評價才能提上來,才能給孩子更多的積極和肯定的評價,才能給孩子更多的鼓勵和表揚。這個鼓勵和表揚,只有是父母發自內心的、由衷的,才能真正激發孩子的自信。如果父母懷著過高的期望,看孩子總不滿意,哪裡會有欣賞?沒有欣賞,又哪裡會有鼓勵和表揚?即便有鼓勵有表揚,也是言不由衷的,也不會在孩子身上產生應有的心理效應。而父母一旦把期望降下去,就會發現孩子那麼好,就會由衷地給予孩子鼓勵和表揚,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好。 

溝通至此,浩明的母親再次淚流滿面。我知道,她這次的淚水裡有了悔恨。但是我建議她,不要當面向孩子道歉,教育貴在潤物細無聲,父母要在不知不覺中做出教育上的調整,在和孩子以後的互動中,把期望降下去,把評價提上來,讓孩子心中的自信重新生長起來,就行了。 

小編建議: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不能你一味的責怪孩子,身為家長也應該想想自己的原因,不能孩子成績一下降就對孩子凶巴巴的。長此以往,孩子很有可能會長生厭學情緒的。可以讓孩子每天進步一點一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