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它沉重, 在於從寶寶學鋼琴那一刻起, 就註定了父母要把自己和孩子“捆綁”在一起, 除了有堅實的經濟基礎做後盾, 還要搭進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耐心, 沒有韌性與執著是很難見到成效的。 因此, 在決定讓孩子學鋼琴之前, 父母一定要捫心自問:我們的所有準備都到位了嗎?
這些準備包括:
考察寶寶
● 先天條件 如果寶寶能以正確的姿勢握住筆, 說明孩子手的小肌肉能控制自如了, 這就具備了學琴的最基本的條件了。 只要是十指健全的孩子都可以學鋼琴。
寶寶對音樂的敏感也很重要, 比如他是不是喜歡聽音樂?當電視機、音響裡播放出好聽的樂曲時,
Advertisiment
● 性格因素 學琴需要心靜。 相比之下, 那些做事認真、有耐心、情緒平和、專注的孩子, 更適合學琴, 學習效果也更好。 即便是性格好動、比較浮躁的寶寶, 其注意力最短也要能持續集中10分鐘以上, 性格活躍的孩子更善於表現音樂。
權衡實力
● 一次性投入 在寶寶學琴前, 父母要對未來的花費有心理準備。 首先是購買鋼琴的費用。 一般孩子學琴都選用立式鋼琴,
Advertisiment
● 長期投入 不同水準、資歷的老師所收的學費標準差別很大, 一節45分鐘的課, 一般收費100~300元, 高的為1小時500元。 按一週一節課計算, 寶寶一個月的鋼琴學習費用為四五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如果考級,
Advertisiment
每次去上課, 無論是開私家車還是打車, 還需要花一筆不小的交通費。 而且, 每年至少要請調琴師為鋼琴調音兩次, 每次的費用是150~200元。 一般孩子初學彈得不是很多, 一年一次就可以了。
● 物色合適的老師 為寶寶物色一位學琴入門階段的好老師, 就等於為孩子鋪穩了學琴道路上的基石。 老師是否科班出身, 其演奏水準、教齡、教學水準、學生的成績, 老師的耐心、友善、對孩子的要求是否適當等因素, 都應在考慮範圍之內。 同時, 給寶寶請的鋼琴老師要懂一些兒童心理學, 最好能以童話般的語言講解樂理知識、彈奏技巧、音樂術語等, 深入淺出、生動有趣, 寶寶才能容易懂,
Advertisiment
審視自身
● 足夠的耐心和韌性 寶寶學琴的成效和持續性, 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耐心和韌性, 父母能堅持, 孩子才有可能堅持。 所以, 有讓寶寶學琴的打算, 父母就要有“持久戰”的準備, 保持平和的心態。
彈鋼琴屬於“慢工出細活兒”, 需要孩子的悟性, 也需要大量地、不懈地練習, 是一件比較辛苦的事情。 有時克服了一個缺點, 又冒出另一個缺點;新的缺點克服了, 舊的缺點又犯了。 為了一個音、一個指法, 要反復練習多次, 初學的寶寶既難適應又覺得枯燥, 出現情緒不穩定、焦躁、退縮、放棄等現象都是正常的, 這時候爸爸媽媽要有能力說服自己、耐心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 開導、引導寶寶, 比如以講故事的方式幫孩子穩定情緒、建立自信心、克服眼前的困難。
Advertisiment
● 親子同學 寶寶年齡小, 對老師的話領悟不到位, 最好由爸爸或媽媽為主帶寶寶學琴, 並和寶寶“同學”記下每一個要點, 幫孩子理解、掌握老師的授課內容;回家後扮演老師的“助教”, 每天做“陪練”, 比如提示孩子:手指抬高、注意休止符、保持速度均勻……這都需要搭進不少時間和精力, 父母要事先想到。 在此過程中, 還應引導孩子學習總結自己的練習情況,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質。
每個星期, 父母還應該拿出一點時間, 全家一起聽一首名曲, 然後和孩子一起討論從中聽到什麼, 一起認識和理解名曲的內容, 也可以一起玩打樂器、打節奏的遊戲;多聽音樂會, 聽聽名家們的演奏, 這些都是很好的學習。如果父母能把“陪練”和共同欣賞音樂的過程看做是親子學習和溝通的過程,寶寶對音樂的興趣就不難培養起來了。
● 鼓勵優先 練琴是重複性的活動,不免單調、枯燥。當寶寶練琴時,爸爸媽媽所承擔的任務則是仔細聆聽和適時讚美,絕不是挑毛病。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是必須堅持的原則。當孩子有彈得不準確、不細緻的地方,最好別急急忙忙地中斷曲子,而是在孩子彈完之後,用和緩的態度指出錯誤,請他修正。這既不破壞寶寶的情緒,也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尊重,這樣才能使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緒和狀態,並學會尊重。
另外,不同的孩子,其音樂天賦存在差異,父母不可一刀切,看人家的寶寶學得快、彈得好,就逼著自己的寶寶趕進度,攀比的結果很可能是欲速則不達。孩子學琴的最終成功,取決於努力的程度和持之以恆的毅力,而不是眼前的成績。鼓勵是讓孩子努力的最佳方法。
● 給寶寶適度的壓力 4、5歲的寶寶學琴,大多抱著遊戲的心態,自發性、隨意性比較強,因此需要適度的壓力。畢竟,彈琴本身是一項複雜的心智活動,有很強的技術性和技巧性——要識譜、搞准指法、手眼協調、左右手配合,有時還要加上腳踩踏板,即便是音樂天分很高的人,也不會在絕對輕鬆愉快中習得,非經持久地日日磨煉,難以掌握。不過,這個壓力不是體罰和責駡,而是規定具體的任務,比如可以考慮在正式開課以前,和寶寶制定一個學習計畫、規劃出每天固定的練琴時間,並督促孩子持之以恆、形成習慣;而在每天練習之前,確定當天的內容:複習一支曲子、一個音階或一個指法基本練習,循序漸進。由於孩子年齡小,注意力時間短,可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和知識掌握的程度,每天可分兩次練習,每次15分鐘、20分鐘,然後逐漸延長。
學鋼琴最好不小於5歲
彈琴必須練好“童子功”,但這不等於說2、3歲的寶寶就可以“開課”。太小的孩子小肌肉、身體協調性的發育還不夠完善,骨骼、關節還未完全發育成熟,注意力也比較弱,過早練琴,有可能影響其手部骨關節、韌帶生長發育,嚴重者還可能導致骨骼發育畸形。而5歲孩子的這些身體指標基本達標,認知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明顯提高,對音樂也有了一定的分辨和理解能力。
這些都是很好的學習。如果父母能把“陪練”和共同欣賞音樂的過程看做是親子學習和溝通的過程,寶寶對音樂的興趣就不難培養起來了。● 鼓勵優先 練琴是重複性的活動,不免單調、枯燥。當寶寶練琴時,爸爸媽媽所承擔的任務則是仔細聆聽和適時讚美,絕不是挑毛病。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是必須堅持的原則。當孩子有彈得不準確、不細緻的地方,最好別急急忙忙地中斷曲子,而是在孩子彈完之後,用和緩的態度指出錯誤,請他修正。這既不破壞寶寶的情緒,也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尊重,這樣才能使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緒和狀態,並學會尊重。
另外,不同的孩子,其音樂天賦存在差異,父母不可一刀切,看人家的寶寶學得快、彈得好,就逼著自己的寶寶趕進度,攀比的結果很可能是欲速則不達。孩子學琴的最終成功,取決於努力的程度和持之以恆的毅力,而不是眼前的成績。鼓勵是讓孩子努力的最佳方法。
● 給寶寶適度的壓力 4、5歲的寶寶學琴,大多抱著遊戲的心態,自發性、隨意性比較強,因此需要適度的壓力。畢竟,彈琴本身是一項複雜的心智活動,有很強的技術性和技巧性——要識譜、搞准指法、手眼協調、左右手配合,有時還要加上腳踩踏板,即便是音樂天分很高的人,也不會在絕對輕鬆愉快中習得,非經持久地日日磨煉,難以掌握。不過,這個壓力不是體罰和責駡,而是規定具體的任務,比如可以考慮在正式開課以前,和寶寶制定一個學習計畫、規劃出每天固定的練琴時間,並督促孩子持之以恆、形成習慣;而在每天練習之前,確定當天的內容:複習一支曲子、一個音階或一個指法基本練習,循序漸進。由於孩子年齡小,注意力時間短,可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和知識掌握的程度,每天可分兩次練習,每次15分鐘、20分鐘,然後逐漸延長。
學鋼琴最好不小於5歲
彈琴必須練好“童子功”,但這不等於說2、3歲的寶寶就可以“開課”。太小的孩子小肌肉、身體協調性的發育還不夠完善,骨骼、關節還未完全發育成熟,注意力也比較弱,過早練琴,有可能影響其手部骨關節、韌帶生長發育,嚴重者還可能導致骨骼發育畸形。而5歲孩子的這些身體指標基本達標,認知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明顯提高,對音樂也有了一定的分辨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