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鋼琴的興趣是怎麼產生的


孩子對鋼琴興趣的產生, 有兩種。 一種是自發的, 另一種就是後天需要培養的。

“興趣”是一個既簡單但又複雜的問題。 所謂興趣, 是人們積極認識某種事物的傾向, 其基礎是生活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 有物質的, 也有精神的。 學習音樂、學習鋼琴的興趣屬於精神需要。 興趣是大腦皮層興奮性增高的結果。 由於大腦皮層有著較高的興奮性, 因此對於外界刺激的感受和反應就比較強和迅速。 於是, 人們從事有興趣的活動會比較積極, 效果會比較好;反之, 則不然。

兒童對鋼琴興趣的產生, 有兩種。 一種是自發的,

Advertisiment
也就是其自身對某些事物比較感興趣、傾向性較強, 這是一種客觀的行為, 在鋼琴學習中即兒童對鋼琴本身及其所發出的聲響的興趣。 另一種就是後天需要培養的, 只要創造出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與氣氛, 並提供良好的音樂教育及指導, 這種興趣是可以能培養出的, 即兒童對演奏鋼琴的興趣。

興趣的發展又有著不同的程度, 最初的興趣, 尤其對於兒童來說, 屬於有趣。 鋼琴, 對於學前期的初學兒童來說, 是一個新鮮事物, 是比較容易產生自發的興趣的。 開始時, 也許是兒童對眼前的這個龐然大物鋼琴的一種好奇心, 於是乎便又按了幾下琴鍵, 又對其高低不同的奇異聲響產生最直接的興趣, 而這也許只是兒童覺得新奇好玩。

Advertisiment
可是也可能當他第二次在看到鋼琴時, 這種新奇感就沒有了, 覺得不好玩了, 於是也就對鋼琴不感興趣了, 這也正是為什麼有些孩子在學了一段時間後, 就不想學了的原因(當然, 如果是一個有天賦的孩子, 那就另當別論了)。

由此可見, 這種兒童對鋼琴本身的自發產生的直接興趣並不十分專一, 也不是非常穩定, 很可能只是暫時性的。 隨著兒童心理的發展, 興趣從有趣水準發展為樂趣。 這時的興趣已然分化, 即是從兒童對鋼琴本身的興趣發展對演奏鋼琴產生樂趣。 這時的興趣就比較專一和穩定, 把艱苦的學琴過程視為一種樂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