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安全,家長如何保護

怎樣才能更好地保護孩子, 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家長。 比起粗心大意任由孩子瞎玩的家長, 細心照顧孩子起居的家長顯然要更值得肯定;但在肯定的同時, 我也發現, 他們中的有些人走入了另外一個極端:過度保護。

法國兒童精神分析大師多爾多曾經提出兩個觀點, 我很贊同, 在實際中也印證了她的觀點。

第一條:太多的安全會扼殺欲望和冒險

孩子探索的欲望、活力, 會在過度的安全保障下消盡怠絕。 太多的安全會扼殺了欲望和冒險, 人想要感覺自己“富有活力”, 這兩種東西是必不可少的。

我常常跟新爸新媽說,

Advertisiment
把茶几上的四個角安上防撞角, 但沒有必要買安全條(那種很有彈性的長條, 用來粘到茶几的四條邊上)。 因為孩子雖小, 但他的學習能力很強, 他會觀察自己, 或是體驗:被這個地方碰過一次了, 那他就知道這個地方碰著的話, 會疼;下一次, 他自然就會避免碰到, 慢慢就形成了自我保護意識。 但如果我們把家裡所有的地方都弄得很安全, 碰到哪裡都不會疼, 那麼孩子就不會啟動自我保護意識, 到了陌生的環境中, 以為和家裡一樣安全, 不會去考慮、去觀察環境, 有可能就會“橫衝直撞”, 不懂得避開鋒利的邊邊角角, 等到碰疼甚至受傷時, 孩子就會感到不可思議:為什麼在家裡不會碰疼我, 在這裡就會?那麼孩子就會認為這個環境是不安全的,
Advertisiment
有可能就會停止探索, 要求離開。

這樣的情況反復發生, 孩子對外界就會充滿不安全感, 他就會排斥接觸陌生的外界, 只待在他認為有安全感的家裡。

第二條:不存在依賴別人獲得的安全

一個孩子活了下來, 是因為大人在他生命之初給了他安全。 這種對監護的依賴在最初是至關重要的, 可一旦它延續下去, 就會阻止孩子建立自信。

兒子源源會走之後, 就喜歡到處探索, 有一段時間, 他很喜歡倚門。 家裡的一個門不是很緊, 一時半會兒也修不了;一旦倚著, 門就會被他倚開, 他就可能跌倒。 於是每次他去倚這個門的時候, 姥姥就趕緊去抓住這個門的把手, 防止門打開。 我發現之後, 把源源領了過來,

Advertisiment
拿了一個玩具演示給他看:這個玩具一倚這個門, 門就開了, 然後玩具就跌倒在地上了。 我就告訴他:這個門不緊, 如果你來倚著它, 那麼你有可能會跌倒的。 反復演示了幾天之後, 源源就不再倚這個門了, 並且在倚其他門時, 也會先推一下。 他已經啟動了自我保護意識, 他會保護自己了, 那麼這個門也就不是一個危險源了。 但如果一直任由姥姥“保護”他, 相信源源遲早有一天還是會跌倒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