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老愛一個人玩, 怎麼催促他都不願意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怎麼辦?″
一位媽媽無奈地和閨蜜嘮叨, 臉上也顯得有些焦慮。
其實媽媽們擔心孩子害羞, 膽小等問題也不足為奇, 所有父母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能與其他小朋友友好相處。
但要幫助孩子與同伴交往, 首先要瞭解一下孩子同伴交往發展的大致過程。
小小孩就是不愛跟別人玩
0-2 歲左右:
這時, 他們還不太會真正和他人玩。 在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玩的時候, 寶寶可能觀察爸爸媽媽怎麼玩, 或者模仿爸爸媽媽怎麼玩。 當你把兩個孩子放一起,
Advertisiment
1 歲半到 2 歲半:
孩子有可能觀察別的小朋友玩。 但是只是在周圍″徘徊″而並沒有想要加入的意願。
2-3 歲:
這時候的孩子開始關心同伴, 喜歡和別人在一起玩, 也喜歡觀察別的孩子怎麼玩。 這個階段我們叫″平行遊戲″, 因為他們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合作遊戲。 比如, 一個孩子在搭積木, 另一個孩子也在搭積木, 他們會互相觀察, 但是通常不會合作搭一樣東西, 也不會想到用自己的積木去幫助同伴完成一個城堡。
3-4 歲:
開始會互換玩具和工具。 比如, 我缺一個紅色的積木, 你能不能給我這個, 讓我把這個城堡的窗戶搭好?有時候也會互相説明, 共同完成一個目標。 但有時候也往往只專注自己的目標,
Advertisiment
4-5 歲:
孩子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合作遊戲″。 他們可以遵守遊戲的規則, 比如丟手絹這樣的遊戲。 孩子們享受有規則的遊戲所帶來的樂趣, 也知道照顧別人的情緒, 學會適當地禮讓。 在遊戲的互動過程中, 孩子的社會性得到飛躍式發展。
孩子愛上社交, 離不開你的幫忙
瞭解了的認知成長過程, 才能根據孩子的特點, 更好地去幫助孩子學會和別人玩起來。
邀請小朋友來家裡玩
多邀請小朋友來家裡玩, 孩子缺少陌生感, 容易和別的小朋友玩起來。
孩子一兩歲的時候, 可以只請一個小朋友, 他們和一個小朋友一起玩比和多個小朋友一起玩要容易。
當孩子三、四歲的時候, 就可以同時請幾個小朋友一起來玩。
Advertisiment
相同或類似的玩具能推動孩子和別人一起玩。 如果請別的小朋友來家裡玩, 可以安排一些同一個主題的玩具。 這樣兩三個孩子可以就同一主題玩上一段時間, 也有利於他們互動。
做孩子的介紹人
如果感覺孩子不善於和他人交往, 父母可以觀察他們的困難在哪裡?是什麼阻止了他們和別人互動?父母多充當介紹人的角色, 幫助孩子融入別人。
孩子們在玩過家家, 兜兜一時加入不進去。 媽媽就找出來一個工具箱, 她帶著工具箱和兜兜, 假裝敲門:″你好,
Advertisiment
兩個小朋友在玩醫生和病人的遊戲, 媽媽可以教一個沒加入進去的孩子:″你願意做一個新病人嗎?″然後跟醫生說:″你今天很忙啊, 又來了一個新病人。 問問他哪裡不舒服?″這樣, 就把這個孩子介紹到這個遊戲裡了。
做孩子的導演
有的孩子不太會表達自己, 或者話不是很多, 不能和小夥伴你來我往把對話進行下去。 一旦″介紹人″退出遊戲, 很快他們又會回到遊戲外。 那就需要父母在其中當個導演, 鼓勵其他孩子和這個圈外者對話和遊戲。
比如, 幾個孩子在一起談論自己喜歡的電影。
Advertisiment
你還可以給孩子安排一些特別的角色。 在集體活動中, 有些孩子能力強一點, 有些孩子能力稍差一點。 孩子們常常有這樣″先入為主″的印象, 不愛和平時感覺能力差一些的小朋友玩。 在這種情況下, 父母可以組織一些活動, 並且安排孩子一些特別的角色。 如果孩子們在玩開火車的遊戲, 可以安排社交稍差的孩子當司機。 司機有人當了, 怎麼辦?那就讓他當賣票的。 賣票也有人賣了, 那就讓他報站名。
多接觸各種遊戲
別的小朋友都會玩的遊戲,自己孩子卻不懂規則,融入當然就不容易了。
比如過家家的遊戲,爸爸媽媽也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玩,分配角色,理解這些角色都要做什麼事。這樣下次孩子和別人一起玩,會更好的理解規則,理解角色並執行這些角色的任務。這樣孩子會比較自信,而且說不定還可以來擔任分配角色這樣的″領導″角色。
有的遊戲需要孩子具備一些能力,比如跳繩,打乒乓球,如果父母可以和孩子經常玩這些遊戲,讓孩子多加練習,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水準,這樣,孩子在人群裡的受歡迎度也會提高。
結語
孩子各個年齡段有自己的社交特點,小小孩就是愛自己玩自己的。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也有一個發展過程,小朋友的遊戲,爸爸媽媽完全可以參與,甚至必須參與,幫助孩子邁出社交第一步。
別的小朋友都會玩的遊戲,自己孩子卻不懂規則,融入當然就不容易了。
比如過家家的遊戲,爸爸媽媽也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玩,分配角色,理解這些角色都要做什麼事。這樣下次孩子和別人一起玩,會更好的理解規則,理解角色並執行這些角色的任務。這樣孩子會比較自信,而且說不定還可以來擔任分配角色這樣的″領導″角色。
有的遊戲需要孩子具備一些能力,比如跳繩,打乒乓球,如果父母可以和孩子經常玩這些遊戲,讓孩子多加練習,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水準,這樣,孩子在人群裡的受歡迎度也會提高。
結語
孩子各個年齡段有自己的社交特點,小小孩就是愛自己玩自己的。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也有一個發展過程,小朋友的遊戲,爸爸媽媽完全可以參與,甚至必須參與,幫助孩子邁出社交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