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容易過敏家長應該怎麼預防

寶寶在食物上總是容易過敏, 但是一旦寶寶發生過敏了嚴重的甚至會危及到寶寶的生命, 所以寶寶預防很重要, 那麼應該如何預防寶寶過敏呢?

食物過敏症狀

食物過敏也稱為食物變態反應, 是由於某種食物或食品添加劑引起的免疫反應, 進而導致消化系統內或全身性的變態反應。 過敏症狀通常集中在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黏膜方面:

呼吸道症狀流鼻涕、打噴嚏、哮喘、鼻塞、咳嗽、支氣管炎反復發作、鼻炎等。

消化道症狀嘔吐、腹痛、腹瀉、腹脹、消化道出血、體重增加緩慢、肛門附近出現灼熱及紅疹等。

Advertisiment

皮膚黏膜症狀蕁麻疹、濕疹、手腳腫大、皮膚乾燥發癢、過敏性紫癜、嘴唇或眼皮腫脹、眼結膜充血、流淚、喉頭水腫等。

發生了食物過敏怎麼辦

多數過敏症狀是比較容易辨識的, 當寶寶發生過敏時, 媽媽要視情況酌情處理。 對於一般的皮膚出蕁麻疹, 可以在家裡觀察, 給寶寶吃仙特明等抗過敏藥。 如果寶寶有哮喘、呼吸困難、聲音嘶啞, 要迅速送醫院或撥打急救電話。 如果寶寶有較重的腹瀉或嘔吐, 要及時喂補液鹽水, 防止寶寶脫水, 必要時去醫院治療。

過敏食物非常重要

由於食物種類較多, 確定寶寶究竟對哪種或哪些食物過敏, 有時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 這既需要媽媽的仔細觀察, 更需要醫生的説明, 常用的方式是皮膚過敏原點刺試驗和過敏原特異性抗體檢測。

Advertisiment

一旦確定了過敏食物, 寶寶需要短期避食時, 除了不吃這種食物, 還要警惕可能含有這種食物成分的加工食品, 以及與這種食物可能存在交叉過敏反應的食物。 比如寶寶對牛奶蛋白過敏, 除了在醫生指導下更換奶粉外, 還要避食霜淇淋、牛奶餅乾等可能含有牛奶蛋白成分的食物, 也不能給寶寶吃羊奶粉或豆奶粉, 因為羊奶和大豆與牛奶蛋白之間存在交叉過敏反應, 也就是說, 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 可能對羊奶和大豆蛋白也過敏。

母乳餵養

對於有明確過敏家族史的寶寶, 出生後最好堅持母乳餵養。 母乳中大量的活性免疫球蛋白及抗體, 有助於預防過敏。 在哺乳期,

Advertisiment
媽媽不必盲目限制飲食, 但最好不吃不常吃的食物, 且不要大量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如果媽媽母乳不足, 需要給寶寶喂配方奶粉, 建議選擇深度水解蛋白奶粉, 降低過敏風險。

添加輔食

在添加輔食時, 應該從很少的量開始, 逐漸增加, 如寶寶沒有過敏, 經過7~10天后再添另一種新的食物。 一旦出現過敏反應, 應停止這種食物一段時間, 然後再從更少的量開始嘗試。 切忌將多種新食物一起添加, 且建議晚一點兒添加魚、蝦、蟹、貝類, 因為這些食物最易引起過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