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家庭成員開始分享
讓孩子改變小氣的第一步, 就是教會孩子分享, 孩子對於陌生的人不捨得分享, 那就從和孩子最親近的家人開始, 讓孩子將自己喜歡的東西分給家人, 家長一定要注意鼓勵。
2、體會贈與的快樂
將和寶寶最要好的小夥伴約到家長, 讓寶寶試著將自己喜歡的玩具或者食物, 贈與自己的好夥伴, 這樣的話, 孩子之間的關係會更加親密, 孩子在這個過程中, 就會體會到贈與的快樂。
3、講講相關方面的美德故事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 這一點對於小氣的孩子也是比較受用的,
Advertisiment
2 孩子小氣的原因
1、自我意識強烈
進入4歲以後, 寶寶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 有了“我”和“你”的概念。 他非常在意“什麼是你的”和“什麼是我的”, 並以此來保護自己的權利。
2、與父母教養方式有關
如有的父母經常教育孩子:“不要把好吃的分給軍軍吃!”長期如此, 孩子就會變得小氣。
3、與以往的不快經歷有關
如以前自己的玩具被搶過, 讓孩子產生了不安全感, 所以拒絕分享。
3 如何教育小氣的孩子
1、以平等態度對待孩子, 不專寵不溺愛
在日常生活中, 家長們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家庭成員, 孩子是很重要的, 但不應該享受淩架于所有家庭成員的專權,
Advertisiment
2、日常生活中實踐分享
在家裡, 在和別的小朋友交往中, 家長都應該實踐分享的理念。 家裡的好食物, 所有家庭成員都要分享, 與小朋友在一起玩, 玩具和食物都一人一份, 以此讓孩子養成這樣的理念--“食物和玩具不是專屬我一個人的”。
3、用行動證明分享是快樂的
日常生活中要引導孩子將他的食物和玩具分給家人或別的小朋友, 並且要讓他知道, 分享食物或玩具, 會讓大家快樂。 如, 孩子在吃或者在玩玩具, 父母可以要求參與其中, 並且表現得非常高興, 也要向他表示感謝。 長此以往, 孩子們會明白,
Advertisiment
4、不要懲罰寶寶
不要對寶寶期望過高, 認識寶寶的成長必經階段, 並且平靜地接受這樣的事實, 或許對媽媽更有幫助。 當寶寶不肯分享的時候, 如果媽媽加以懲罰或者強迫寶寶去分享, 那麼只會讓寶寶對媽媽和參與分享的夥伴產生怨恨, 進而產生更多的不安全感, 並不會讓他(她)因此變得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