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尿床可能是腎氣不足

小兒尿床並不稀奇, 正常情況下, 小兒1歲後白天已漸漸能控制小便, 隨著小兒經脈漸盛, 氣血漸充, 臟腑漸實, 排尿的控制與表達能力逐步完善。

若3歲以後, 小兒還不能在熟睡時自主控制排尿, 就是遺尿症, 就是俗稱的“尿床”。 到底尿床的背後隱藏了什麼小兒健康的秘密呢?

中醫認為, 遺尿多與膀胱和腎的功能失調有關, 尤其以腎氣不足, 膀胱虛寒為多見。 腎的開闔主要靠腎的氣化功能來調節。 腎氣不足, 就會導致下焦虛寒, 氣化功能失調, 閉藏失司, 不能約束水道而遺尿。 先天腎氣不足, 體質虛寒及有隱性脊柱裂的患兒多屬此證。

Advertisiment
腎氣不足, 膀胱虛寒所致的小兒遺尿症會出現熟睡中多次遺尿, 小便清長的特徵性表現, 同時伴有面白少華、神疲乏力、智力較同齡兒稍差、肢冷畏寒等腎氣虛的症狀。

大家常用“嚇到尿褲子”來誇大某人極度恐懼時的表現, 從中醫角度分析這是有根據的形容, 《素問·舉痛論》中說“恐則氣下”, 尿褲子就是“氣下”的一種表現。 所以孩子在受到驚嚇時會不自主地排尿, 或者當時沒有尿褲子而晚上的時候會尿床。 因此驚恐作為情志因素也是遺尿症的中醫病因之一。 除腎氣不足、驚恐傷腎外, 引起遺尿症的病因病機還有肺脾氣虛、心腎不交、肝經鬱熱等。

長期遺尿不治, 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傷害。 有外國研究表明,

Advertisiment
兒童遺尿症對孩子的主要危害是心理上的。 通常, 患有夜遺尿症的兒童表現為缺乏自信心、處世能力差、焦慮、恐懼集體生活, 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孩子成年後難以與他人溝通、偏執、具有暴力傾向等。 此外, 遺尿還會影響小兒的智力發育, 遺尿兒童比正常兒童智商低15%~20%, 多表現在注意力不集中, 大腦神經發育與精細動作不協調等;遺尿還會導致小兒免疫力低下、消化功能差、挑食、厭食等;更有甚者能夠影響到兒童第二性征的發育, 男孩易出現小陰☆禁☆莖、小睾丸, 女孩易出現小子宮、小卵巢等症狀, 成年後容易患不孕不育症。 所以, 家長們千萬別因“尿床不是病”的錯誤觀念而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造成兒童心理上和身體上的雙重損害。
Advertisiment

中醫辨證遺尿症多為腎氣不足, 膀胱虛寒, 論治方面多以溫補下元、固攝膀胱為主要原則。 服用具有溫補腎陽、固澀膀胱功效的藥物(如桑螵蛸、菟絲子等)、方劑(如縮泉丸、菟絲子散等)。 此外, 家長還應該做好護理, 作為家長還應給予關心、幫助、愛護, 針對他們的思想給予疏導, 使其有一個良好的有愛心的生活環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