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常把別人的東西拿回家怎麼辦?

問:我女兒4歲半。 她聰明活潑, 一直讓我們引以為豪。 但這半年來, 她經常把幼稚園玩具上的零件、小朋友的頭花等帶回家。 告訴她這樣做不對, 她答應得挺好, 可沒過幾天, 老師說她還去小朋友裝衣服的櫃子裡翻, 發現她喜歡的就放到自己櫃子裡。 其實這些東西我們都會給她買, 但她還要拿別人的, 還說別人也拿了。 我和老師共同教育過她, 但沒什麼效果。 怎麼辦才好?

育嬰專家:把別人東西拿回家的行為在四五歲孩子身上是很常見的。 兒童的這種行為與成年人的小偷小摸行為完全不是一回事。

Advertisiment
4歲半的孩子對於東西的歸屬及佔有權問題還不完全懂, 所以不能將她的這種行為視為道德上的問題。

出現這種行為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 她對所拿東西的喜愛程度超過了你給她講過的“道理”。 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 她顧不上想“不能拿”的道理, 況且這些道理對她來說太“深奧”。 第二, 她可能喜歡看你們驚慌失措的樣子。 當你發現她帶東西回家時, 一定既“驚慌”, 又對她“說教”, 表現得很誇張, 她感覺很“逗樂”。 而且你們又是雷聲大、雨點小, 說她一頓, 她認個錯(其實根本就沒認識到錯)就完了。 第三, 可能是受好奇心驅使。 她拿的一定是她感覺新奇, 而自己又沒有的東西。

怎麼辦呢?

*首先在你的意識裡, 不要把孩子拿別人東西的行為和成人的小偷小摸等同起來。

Advertisiment
他們的佔有只是想“擁有”, 並沒意識到這種行為損害了誰, 而成人的偷、拿很顯然是損人利己。 隨著受教育程度和社會經驗的增加, 孩子會改變這種行為的。

*道理要講, 但不是只在發現問題以後講, 平時也要講。 可以通過講故事、看動畫片來講道理, 內容要淺顯, 適合她這個年齡。 關鍵是讓她形成習慣, 而不是事後懲罰。

*在家可以做情景模擬遊戲。 比如你們偷偷地將她最喜歡的東西(如頭花、玩具等)拿起來。 她發現後, 一定會著急要回來。 這時你再對她進行換位教育, 讓她知道拿別人東西的壞處。 不要過分批評, 好像她犯了見不得人的錯誤似的。 如果給她上綱上線, 她會委屈而哭, 但不是哭自己錯了,

Advertisiment
而是哭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麼這樣對待自己。

*如果她衣服上有口袋, 最好暫時把它縫合。 孩子往往把拿的東西放在口袋裡, 以騰出雙手來玩。 沒有口袋, 也可以防止出現“私拿”行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