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常擠眉弄眼也是一種病

 現在孩子非常聰明, 我們在育兒時期, 當她不開心的時候, 我們一般都喜歡用搞怪的表情或者鬼臉去逗她, 孩子不僅能很快的高興起來還能馬上跟著我做同樣的動作, 當有人教的時候沒關係, 如果不是因為這個, 孩子常常擠眉弄眼, 還老做鬼臉, 這樣的話, 父母們就得警覺起來了, 還是帶去醫院看看吧。 經常無緣無故的做這些奇怪的動作, 在醫學上來說也是一種病, 包括孩子擠眉弄眼, 下面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

細心的家長, 有時會發現孩子有時會不自覺地擠眉弄眼, 愛做鬼臉, 自己不能控制,

Advertisiment
如果家長向孩子指出不要這樣做, 孩子可能會症狀更明顯。 對此, 專家提出, 這有可能是抽動——穢語綜合征在作祟, 家長最好能帶孩子到兒科做詳細檢查。

抽動——穢語綜合征是以多發性肌肉抽動和穢褻語言為主要表現的一種原發性中樞神經錐體外系疾病。

其臨床特徵為慢性、波動性、多發性運動肌快速抽搐, 並伴有不自主發聲和言語障礙。 起病在2歲~12歲之間, 病程持續時間長, 可自行緩解或加重。 本病發病無季節性, 男孩發病率較女孩約高3倍。

孩子一旦確診這個病,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合理的教養, 重視兒童的心理狀態, 保證兒童有規律性的生活,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不過食辛辣、生冷食物或有興奮性和刺激性的飲料。

Advertisiment
關懷和愛護患兒, 耐心講清病情, 給予安慰和鼓勵, 不在精神上施加壓力, 不責駡和體罰。 不看緊張、驚險、刺激的影視節目, 不宜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和遊戲機。

在中醫特色治療方面, 可用中藥治療:以調和陰陽為治療原則, 補益心腎、滋腎平肝、補益心脾。 中醫辨證將該病分為氣鬱化火、脾虛痰聚、陰虛風動和脾虛肝熱型, 因此治療的原則應清肝瀉火, 熄風鎮驚;健脾化痰、平肝熄風;滋陰潛陽, 柔肝熄風;健脾清熱, 疏肝平肝。 常用的方藥有:清肝達郁湯、十味溫膽湯、大定風珠加減、丹梔逍遙丸。

而在中醫外治方面:

1.選用推拿療法:推脾土, 揉脾土, 揉五指節, 運內八卦, 分陰陽, 推上三關, 揉湧泉、足三裡;

2.配合針灸療法:針灸太沖、風池、百會等;

Advertisiment

3.耳壓:皮質下、神門、心、肝、腎等;

4.拔罐:大椎、肺俞、腎俞等。

綜合上述, 如果能改掉孩子的哪些不好的習慣當然是最好的, 不過我們還是要注意方法, 不要強制, 儘量對孩子多點兒耐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