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常見的測量方法

1 測體重
方法:在測量前, 寶寶應先排出大小便, 然後脫去鞋襪、帽子和衣褲, 僅穿短衫褲。 嬰兒應臥于秤盤中, 較大的寶寶可蹲在秤台中央測重, 測量時要注意保暖。
正常:出生時平均3千克, 前半年每月增長0.6千克, 後半年每月增長0.5千克, 以後每年增長2千克。
異常:超過10%為體重偏重, 超過20%為肥胖症, 低於5%為營養不良。
2 量身高
方法:家中常用軟尺測量。 軟尺宜用布質的, 不宜用伸縮性較大的純塑膠尺。 3歲以下採用臥位測量。 將寶寶脫去鞋襪, 面部向上, 兩耳在同一水準上。 家長位於寶寶右側, 左手握住兩膝, 由另一家長從頭頂量至足底。

Advertisiment

正常:嬰兒出生時平均身高為50釐米, 前半年每月增長2.5釐米, 後半年每月增長1.2釐米, 第二年增長10釐米, 以後每年增長5釐米。
異常:如果身高低於正常同性別同年齡3個百分位數或兩個標準差, 那麼可能患了侏儒症或呆小症等。
3 測前囟
方法:測前囟斜徑(兩側囟門對邊中點連線)。 在前囟後有較小後囟, 用手輕壓可估計大小。
正常:初生時為2~2.5釐米, 至12~18個月時閉合。 後囟門在2~4個月閉合。
異常:若囟門過大或過晚閉合可能有腦積水。
4 測頭圍
方法:家長立于寶寶的前方, 用左手拇指將軟尺零點固定于寶寶頭部右側齊眉弓上緣處, 軟尺從頭部右側經過後腦勺枕骨最高處, 繞頭一圈。 量時軟尺要緊貼頭皮, 左右對稱, 有長髮的應先將頭髮在軟尺經過處上下分開。
Advertisiment

正常:出生時頭圍34釐米, 6個月42釐米, 1歲為45釐米, 2歲為47釐米。
異常:過小可能腦發育不全, 過大可能腦積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