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們在孩子小的時候, 對他們傾注了所有的愛與呵護、為他們遮風擋雨、讓他們事事如意, 可是, 這種全然理想的童年, 能為孩子的未來提供多少幫助?還是, 狠狠得拉了後腿。 父母善意的包攬, 實則在無形中折斷了孩子的雙翅, 你讓他怎麼獨自飛翔?
不止一次, 當孩子高中畢業的那一刻, 父母們如釋重負得舒了一口氣。 在父母看來, 孩子的成長、求學過程, 也是自己撫養道路上最為坎坷、波折的一段路, 從今往後, 他們可以將孩子看作一名已然成年的小大人, 可以享受辛辛苦苦撫養長大的孩子為自己帶來的幸福。
Advertisiment
如果這聽起來也像為人父母的你的計畫, 那麼, 系好“安全帶”, 也許事實不同於想像, 甚至崎嶇不平。
貝蒂的兒子-一類孩子的代表
來自國外的專家列舉了一個家庭的經歷。 他的客戶貝蒂, 在目睹了自己20歲兒子的變化後, 相當之震驚。 這個兒子, 曾一度是她的“完美小孩”。 “他從大學裡退學, 因為不適應, 搬回家, 住進自己原來的舊臥室, 甚至不願意試著找一份工作。 ”
專家對此進行了客觀、冷靜的分析, 如同很多父母一樣, 貝蒂回憶了兒子曾有一個“平和、歡暢、理想的童年”。 那時的她致力於將兒子送往一個又一個補習班或者運動場, 確定兒子的成績單上全部是A, 各項運動都是冠軍。
在父母們善意的包攬之下, 一些孩子茁壯成長,
Advertisiment
全然理想, 實則恐慌
無所不在的權利意識, 讓孩子很難適應父母與家以外的任何狀況, 包括學校、工作, 甚至是一段人際關係。 承擔義務的基本, 要求孩子擁有足夠的自律和毅力。 但是這些健康成長的標誌, 對於尤其是幼年時期就被享受特權的孩子們來說, 幾乎不存在。
承擔責任與義務、完成學業、開始獨立生活, 對於這類青少年來說,
Advertisiment
父母們別忘了, 這代孩子將成為伴隨著電子郵件、短信、互聯網等一系列高科技成長的第一代。 我們並不確切瞭解這些技術的飽和度, 以及長期影響。 這對於孩子情感處理、包容謙讓、多樣性的接受融合、品質的建立將會存在怎樣的作用?並無一個精准的答案。
因此, 這也向父母提出了“退後一步”的建議-給孩子空間, 讓他們經歷選擇與承擔, 這是孩子成長為健康的成年人必須獨自走過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