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幼升小 家長誤區多

孩子幼升小, 家長走進的誤區多之又多, 如何做一個明智的父母?看一下以下四個家長常犯的錯誤吧!

孩子幼升小, 家長誤區

1、對於好小學言必稱累, 所以不想讓孩子去

分析:這種說法非常非常普遍, 其實普遍的原因非常簡單, 是因為這些學校大部分人進不去, 或者能進去, 但考慮距離接送, 實在沒法去的, 人總要給自己找個 安慰和藉口, 於是這種說法就流行起來。 當然不是所有都這樣, 不少家長也是聽了類似說法就相信了, 並奉為真理。 其實回憶下自己學生時代, 你會發現學習成績好 的學生不等於是學習累的壓力大的學生。

Advertisiment
從心理學來說, 人的壓力, 累, 幸福, 快樂取決於比較值, 如果大家都喝稀飯, 你不會覺得自己窮。 這種方法也用在比賽 中, 如果你跟著跑的快的組跑, 你也跑的快, 而且你也不會感覺比同一個小組的人更累。 所謂好小學累對孩子來說是不存在的, 孩子天天接觸的同學大家都一樣做作 業, 課外班, 他不會覺得自己特殊, 比較值為0。 當然家長接觸的, 比較的就多了, 家長會覺得自己累, 因為家長的拿你孩子和人家普小那些孩子和家長去比。

2、只要孩子優秀哪裡都能發光

沒錯, 這是一個很響亮的口號, 用來教育說服家長孩子一點錯都沒有。 但前提是孩子優秀, 不過優秀的概念不應該是在一個弱的群體裡拔尖的概念,

Advertisiment
而是在跨越 整體裡拔尖才能叫優秀。 你班上第一名, 可能你在區裡市里算差的。 看看各重點中學生來源資料, 會無情的告訴你, 重點中學孩子大部分來自好小學, 資料是冷冰冰 的, 你不信也得信。 是誰在鼓吹都要進重點嗎, 不是的, 根本不用鼓吹, 家長都追著要去, 畢竟大部分人是理智的, 不會為一個口號迷惑。 國家希望教育資源均衡, 那是職責, 所以教育局不會把這些資料都拿來貼出來吧。 這種不均衡有體制原因, 當然要改革, 但也別忘了自然界的規律。 少部分人擁有大部分財富, 少部分人股票 賺錢大部分人股票賠錢, 少部分小學佔據了大部分重點中學生源, 所謂的人類社會2-8現象, 這是規律,
Advertisiment
你再強制扭轉規律, 最終自然規律還是會回到其自身的軌 跡裡去。 國家要做的是不讓2-8變成1-9甚至更多。 還是要說:讓孩子進入到2範圍的小學吧, 別在8範圍裡, 這是理智, 你做不到那是執行力問題, 而不是指 導思想問題。

3、花xxxxx元去某學校到底值不值

不讓擇校和能不能禁止擇校是兩碼事, 一個是願望, 一個是現實, 自有混沌世界以來就有水往低處流, 人往高處走的規律, 這就是擇, 既然學校有好壞區別, 我 住的距離有遠近區別, 那當然要擇, 一擇就有競爭, 一競爭就有成本。 對錢的心疼程度也就是值不值只和你自身的經濟條件有關, 錢的數目只是各種綜合因素競爭的 結果表現。

4、在一堆不分上下的學校裡挑花眼

首先你能挑花眼,

Advertisiment
但你能不能做到又不是同一個概念, 挑半天最後結果還是能進哪個小學就進哪個小學, 對於經歷過幼生小的家長一定有此體會。 回來再說差 別, 假如一個是2%上市重點概率, 20%上區重點概率。 一個是1.5%上市重點概率, 17%上區重點概率。 您可以自己算算, 您孩子在一個每年級幾百人的學 校裡, 最後這個概率落實到你孩子身上又有多大區別。 況且這些個概率相差無幾, 不是每年固定不變的, 可能頭年概率底點的小學今年又比其他的多了點, 你要區分 哪個好實在是缺乏科學依據。 6年之內又會怎麼變化呢。 為這種差別不大的學校甚至付出更多的錢和時間就更不划算了。 因此擇校一定要分檔次的確定主攻方向, 否 則你所有一切都是白忙乎。
Advertisiment

選好孩子的小學, 對孩子的發展有幫助, 也能讓家長安心, 做一個聰明的家長, 少走一些幼升小的誤區吧!

小編的話:家長都希望給孩子選一個好學校, 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 這種想法很正常。 但願以上文章能警惕各位家長, 提防走進孩子幼升小的誤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