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的家長提出這樣的問題。 小孩子膽小、害羞, 其實並不是什麼大的問題, 只是個性格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 年齡的增長, 身體的強壯, 實踐機會的增多, 交際的廣泛, 自信心的增強, 會逐步解決的。
另外, 孩子膽小、害羞, 也不是絕對的缺點。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還是個優點, 比如, 不張揚, 顯得穩重、有涵養, 不會常在外邊招貓逗狗、打架鬥毆、惹是生非, 不易被壞人拐騙等。
有的家長把這個問題看得過重, 主要是覺得孩子不外人面前表現得不夠大方, 畏縮, 怯懦, 讓家長難看、難堪。 這是家長的虛榮。 孩子為什麼就不能有自己的個性?當然,
Advertisiment
這裡不建議家長把這個問題看得過重, 是因為我擔心家長會因此厭煩孩子, 不喜歡孩子, 或採取過激的批評和訓斥。 要是那樣的話, 孩子膽小、害羞的問題就更不好解決了。
孩子膽小、害羞, 恐怕跟家長教養方式也有直接關係。 比如, 有的家長好包辦代替。 有人跟小孩子說話, 家長怕孩子說不好, 說錯話, 常常有家長“搶嘴”, 替孩子說。 無形中這就會加重孩子的膽小、害羞。 孩子不需要“代言人”越俎代庖, 遇到有人跟孩子說話, 家長要鼓勵孩子, 把孩子推到前臺, 讓孩子獨立應對, 進行鍛煉。 小孩子, 說錯了, 或說的不得體也沒關係, “童言無忌”嘛!人們一般都不會計較。
Advertisiment
也有的家長是“完美主義者”, 太好強、好勝, 對孩子要求過高, 不切合孩子的實際。 小孩子太完美了, 就顯得早熟, 不真實了, 不真實就是虛假。 缺乏童心、童趣的孩子, 小小的年紀太早熟, 顯得有點兒世故, 其實並不討人喜歡。 家長對孩子批評、否定過多, 使得孩子無所措手足。 只好膽小、害羞、躲藏、回避, 企圖把自己隱藏起來。
家長要放開手, 創造條件、情境儘量讓孩子自己去做, 自己去說, 去自由地大膽地與人交往, 不要過多的評論。 對膽小、害羞的孩子, 不管說得對不對, 好不好, 得體不得體, 都不要過多地加以評論;而對孩子性格、態度上的積極變化要多鼓勵、多肯定。 這樣也許會漸漸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