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得了厭食 家長怎麼辦

如果父母不去逼孩子吃飯的話, 沒有孩子會在吃飯上發生問題。 當父母對孩子的飲食太過於重視時孩子就會出現飲食問題。 由於孩子的媽媽對孩子的體重、生病以及生病期間體重下降過於擔心, 這樣使孩子很小就會染上這種不良習慣。 父母一開始可能會和風細雨似地勸孩子吃飯, 但最終也許會動用武力來強迫孩子吃飯, 使孩子感到很大的壓力。 這樣既會使孩子極其不願進食, 又會影響孩子胃正常的功能, 使孩子對吃飯有抵觸情緒。 受到壓力的孩子一般會以抗爭來對付這種逼迫的壓力。

Advertisiment
而針對吃飯的這種抗爭, 同樣也會導致父母對孩子施加更大的壓力。 孩子不吃飯會使父母很著急, 但是著急對孩子問題的解決是沒有幫助的, 反而會讓孩子覺得這飯不是為自己吃的, 而是為父母吃的。 這樣的話, 吃飯會成為孩子對付父母的現成武器, 特別當孩子感到自己受到冷落時。 特別是當家裡又添新的成員或孩子病癒後, 父母對其不在呵護有加時, 這種現象會更容易出現。

有一個兩歲的女嬰拒絕進食任何東西, 這讓她的父母和醫生都感到很擔心。 孩子每餐都會鬧情緒不吃飯, 如果讓她自己生存的話肯定會連續幾天不吃飯的。 孩子的這種厭食症狀可以追溯到她很小時, 媽媽因聽從別人的建議而給孩子定時迸食(這本身是個好建議),

Advertisiment
但她用的是什麼樣的方法呢?當到孩子進食時, 而此刻孩子正處於熟睡之中, 她會把孩子弄毫, 讓她起來吃奶, 把奶瓶硬插入孩子的嘴中, 而不是讓孩子睡到下一次吃奶的時間。 孩子不喜歡喝媽媽給的果汁時, 她竟然會捏住孩子的鼻子, 等孩子張嘴呼吸時, 把果汁倒入孩子嘴中。 難怪孩子會得厭食症。

如果父母讓孩子在吃飯上順其自然時, 這種厭食問題會在幾天或幾周之內得到解決。 每個孩子都有吃飯的欲望。 孩子餓到一定時候時, 自然會要求吃飯的。 這時你再給他按時進食, 自然而然地孩子會調整過來。

但是厭食症孩子的家長卻逆其道而行之, 他們一般會首先對孩子進行說服工作,

Advertisiment
這樣餐桌上變成了悲喜劇表演的舞臺。 孩子不吃飯, 母親警告他不吃飯的種種不良後果, 進而勸他哄他吃飯。 她還會給孩子講故事、提建議, 胡蘿蔔和大棒並用。 如果這樣還不奏效, 無奈之下, 孩子的媽媽會動肝火, 輕則責駡孩子, 甚至會強行將飯塞到孩子嘴中。 這位媽媽會由愛而怒, 但卻不能注意到自己的孩子是多麼的不願吃這口飯, 他會讓飯在口裡倒來倒去最終把媽媽好不容易塞進去的飯給吐了出來。 而孩子的媽媽現在會或者屈服于孩子, 或是聽之任之, 或是給他專門再做適合孩子口味的飯菜。 有的媽媽會每天花費大量時間來考慮如何做出適合孩子口味的飯菜。 而有的媽媽則是下定決心一定要讓孩子適應自己做的飯菜,
Advertisiment
把孩子上次拒絕吃的飯菜再端上來, 結果如何呢?同樣又會無功而返。 但是他們卻沒考慮到, 這個問題是如此地容易解決, 本來父母和孩子就無必要為此大傷腦筋的。

首先, 孩子吃飯的問題本來就無需討論, 也不必為此大動肝火。 父母應相信自己孩子的健康本能。 父母不去干涉的話, 孩子不會因此而受餓, 干涉反而會壓抑孩子吃飯的本能。 因為父母對孩子飲食的過度關心, 而使得孩子得到了有機可乘的機會。 想一想孩子從父母身上所得到的關心!他甚至可以以不吃飯為由搞得父母對自己言聽計從, 任憑擺佈。 對孩子來說, 這些當然要比吃飯劃得來。 很少有衣食充足的孩子會像這些因父母擔心其身體發育而逼迫進食的孩子那樣得營養不良症和飲食綜合症。

Advertisiment
糾正孩子飲食不良習慣的第一步是不要干涉他們。 父母不要對孩子的衣食品頭論足。 但僅僅不說話還是不夠的。 對孩子過度擔心的媽媽不需要張嘴, 其表現就會甚至勝於她喋喋不休時;只要你坐在餐桌旁, 用焦急、恐懼、絕望和憤怒的眼神瞪著孩子, 孩子就會因你對他的過度關注而產生了抵觸心理。

其次, 孩子必須承擔其拒絕進食所帶來的後果。 喜歡吃放在面前的食物, 父母就不應該勉強他。 父母不應處於憐憫或是害怕而給孩子去另外找一些特別的食物。 這一頓飯不吃, 父母一定要讓他等到下一頓才允許他吃飯。 在這期間不要給他什麼糖果、麵包和白脫等食物, 甚至是一杯超出日常飲食的牛奶也不要給他喝。並且下一頓飯時,家裡吃什麼就給他吃同樣的飯菜。

溺愛過頭的孩子會僅僅喜歡吃那些口味很好的食物。這樣長期下去的話,不是因為父母不懂得合理飲食的好處,而是他們無法停止對孩子的溺愛心理。我們已經解釋過不偏食的重要性。如果孩子對某種食物的討厭不是基於身體的原因(食物過敏),那麼勸孩子吃這種食物應該是不難的。和全家人一起用餐時,若孩子不願吃,父母可以端走盤子,不再給孩子吃任何東西。父母若想讓孩子吃某種食物,則可以讓他吃完這道菜時給他上他喜歡的甜點。孩子可以知道下一道菜是什麼,但是父母千萬不要對他說這是一種懲罰或是獎勵的方式。威脅他說“要是不吃完菠菜,你就不會吃到霜淇淋”是不應該的。父母要保持隨和的態度,但也要態度堅決,不要被孩子的一些小把戲以及耍脾氣所迷惑。父母可以對其表示同情,但不能對之妥協。即使孩子費勁地吃自己不喜歡的食物但卻難以下嚥時,父母也不應就此妥協。孩子噎住時,把他的盤子撤掉告訴他,他顯然是不餓,不要再勉強自己了;但其他一切還應按部就班、照舊進行。

甚至是一杯超出日常飲食的牛奶也不要給他喝。並且下一頓飯時,家裡吃什麼就給他吃同樣的飯菜。

溺愛過頭的孩子會僅僅喜歡吃那些口味很好的食物。這樣長期下去的話,不是因為父母不懂得合理飲食的好處,而是他們無法停止對孩子的溺愛心理。我們已經解釋過不偏食的重要性。如果孩子對某種食物的討厭不是基於身體的原因(食物過敏),那麼勸孩子吃這種食物應該是不難的。和全家人一起用餐時,若孩子不願吃,父母可以端走盤子,不再給孩子吃任何東西。父母若想讓孩子吃某種食物,則可以讓他吃完這道菜時給他上他喜歡的甜點。孩子可以知道下一道菜是什麼,但是父母千萬不要對他說這是一種懲罰或是獎勵的方式。威脅他說“要是不吃完菠菜,你就不會吃到霜淇淋”是不應該的。父母要保持隨和的態度,但也要態度堅決,不要被孩子的一些小把戲以及耍脾氣所迷惑。父母可以對其表示同情,但不能對之妥協。即使孩子費勁地吃自己不喜歡的食物但卻難以下嚥時,父母也不應就此妥協。孩子噎住時,把他的盤子撤掉告訴他,他顯然是不餓,不要再勉強自己了;但其他一切還應按部就班、照舊進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