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得了痢疾如何進行食療

痢疾是腸傳染病, 以腹痛、發熱、裡急後重、大便膿血為主要症壯。 多發于夏秋季節, 外受暑熱, 內傷生冷積滯或誤食不潔食物, 損傷脾胃, 侵及腸管, 濕熱下注大腸, 氣血凝滯化為膿血而致病。 治療痢疾須清熱燥濕, 理氣導滯。 久痢不止、脾胃氣血虛弱者, 則可用調補脾胃、補益固澀法。 病初隻給清淡稀食物, 如濃米湯、藕粉、豆漿、淡果汁等。 大便次數較多時, 可多喝些淡鹽開水;大便次數減少後, 可吃無渣少油的面片、稀飯、爛糊面、蛋花湯、菜水、番茄湯等;腹瀉停止後, 漸增加少油、少渣的軟飯, 如蛋羹、魚片、碎嫩瘦肉、菜泥等。

Advertisiment
可少量多餐, 禁食油膩、生冷、辛辣、堅硬、黏膩和多渣的蔬菜、水果等;多食生蒜、多飲茶對此病有益。 總之, 飲食應以稀食、軟食、素食為主。

馬齒莧檳榔飲

[原料]鮮馬齒莧120克或幹品10克, 檳榔10克。

[制法]將鮮馬齒莧洗淨、切碎(或用幹馬齒莧水泡後切碎), 與檳榔一同放入鍋內, 加水適量, 煎汁去渣即可。

[吃法]代茶飲用。

[功效]清熱消炎, 和胃止瀉。

苦瓜汁

[原料]苦瓜1條, 白糖60克,

[制法]將生苦瓜洗乾淨, 搗爛如泥, 加入白糖, 2小時後將水濾出即可。

[吃法]每天1次, 冷服。

[功效]清熱消炎, 和胃止瀉。

蒜泥馬齒莧

[原料]鮮馬齒莧500克, 獨頭大蒜30克, 芝麻適量。

[制法]將馬齒莧摘去雜質和老根, 洗淨, 切成5釐米長的段, 用沸水燙透, 撈出瀝水。 獨頭大蒜搗成蒜泥。 芝麻洗淨泥沙,

Advertisiment
炒香搗碎。 蔥白切成馬耳形。 將馬齒莧用精鹽、味精拌勻, 加入蒜泥、蔥白, 撒上芝麻, 抖勻即可。

[吃法]佐餐食用。

[功效]清熱止瀉, 補脾生血。

酸石榴皮飲

[原料]酸石榴皮30克, 紅糖適量。

[制法]將酸石榴皮洗淨, 放入鍋內, 加清水適量, 煎20分鐘後加入紅糖。

[吃法]每次15毫升, 每天3次, 連服7天為1個療程。

[功效]清熱除濕, 補脾和胃。

鱔魚紅糖散

[原料]黃鱔魚1條, 紅糖6克。

[制法]將鱔魚宰殺, 去腮及腸雜, 放在瓦片上焙乾, 加入紅糖研末即可。

[吃法]以溫開水調服。

[功效]清熱除濕, 補脾和胃。

烏梅飲

[原料]烏梅30克。

[制法]將烏梅去核, 焙燒成末備用。

[吃法]每次6克, 米湯送服。

[功效]清熱除濕, 補脾和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