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右上腹痛、肝腫大, 肝功能不正常, 幼蟲帶入細菌可引起多發性肝膿腫, 肝壓痛;
白細胞總數升高, 嗜酸細胞增高等。 個別孩子由於幼蟲到腦子中遊行可引起抽風或腦膜炎。
2.蛔蟲成蟲在小腸中階段可刺激腸壁, 分泌毒素, 排泄廢物並吸取小兒的營養。
常見的症狀是在臍周圍陣發性肚子疼, 腹部柔軟, 喜歡揉、不拒按;食欲不好,
有的喜歡吃不該入口的東西, 如爐渣、土塊、塑膠袋等, 我們叫這種現象為“異食癖”。
Advertisiment
由於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響, 可引起營養不良、貧血等。 也可以引起精神不振、易怒、夜間咬牙。
3.平時成蟲在小腸定居, 當環境不適合便亂竄起來, 由此而引起一系列嚴重症狀甚至危及生命。
如小兒在發燒時, 蛔蟲就可以亂竄引起嚴重腹痛、嘔吐、吐出蛔蟲, 蟲子多糾纏成團時,
堵住腸子上下不通, 發生蛔蟲性梗阻;蛔蟲見孔就鑽, 可以鑽到膽道引起膽道蛔蟲症,
病情嚴重, 患兒因腹痛打滾哭鬧、出冷汗;如蛔蟲鑽到闌尾就可引起蛔蟲性闌尾炎,
右下腹劇烈疼痛。 從闌尾再鑽出可引起腹膜炎等危險病症。
1、經常出現原因不明的腹瀉、便秘或腹痛(多為肚臍周圍痛)。
2、胃口不好, 不想吃飯而常想吃香甜的零食,
Advertisiment
3、有時頭痛、興奮和精神不佳, 注意力不集中, 反應遲鈍。
4、晚上睡覺常流口水或磨牙齒。
5、脾氣急燥。
6、在小兒身上會出現“蟲斑“, 一般有5種:
(1)舌面出現紅斑, 其特徵是邊緣整齊, 圓形, 常突出舌面, 紅斑位置不定, 數量不一。
(2)下唇粘膜出現顆粒, 多為灰白色針頭大小的小丘疹, 數量不等。
(3)鞏膜出現藍斑, 呈三角形、圓形或半月形。
(4)面部出現白斑, 多為圓形, 邊緣整齊, 中間淡白。
(5)指甲上出現“絮狀白雲”。 這些蟲斑可單獨出現, 也可幾種相兼出現。
7、喜歡挖鼻孔。 有蛔蟲的孩子, 不一定出現上述全部症狀, 但至少有2-3種以上。
發現孩子有上述症狀應懷疑是否患上了本病, 需去醫院做糞便檢查。
如果家長並不確定, 只是為了日常保健,
Advertisiment
南瓜子煎服或炒熟吃, 兒童一般用30-60g(1-3歲每日30克, 3歲以上每日60克), 于早晨空腹時服, 約5-7天。
另法是以南瓜子(去殼留仁)30-60g, 研碎, 加開水、蜜或糖調成糊狀, 空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