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從磨蹭到自覺,家長只需這樣做,你會嗎?

很多家長們看到孩子很喜歡磨蹭, 不知道該怎麼教孩子改掉這個習慣, 那麼孩子從磨蹭到自覺, 家長只需這樣做, 你會嗎?

前幾天看到一個有趣的視頻《媽媽之歌》, 女歌手激情高昂地唱著“起床、起床、快起來, 去洗臉、去刷牙、記得梳頭······”

整首歌都是一個媽媽急切、不間斷的催促聲, 可以說是生動還原了絕大多數媽媽的日常了。

原來天下的媽媽都一樣, 不論自己做事多麼雷厲風行, 都得在孩子的磨蹭面前敗下陣來。

孩子磨磨蹭蹭、做事慢慢悠悠的壞習慣讓很多父母都煩惱不已。 起床催、作業催、睡覺還是得催。

Advertisiment

究其根本, 不外乎這三種原因:

? 缺乏時間觀念

? 注意力不集中

? 對要做的事沒興趣或不知道怎麼做

父母可以這樣做, 讓孩子從磨蹭轉變為自覺:

1.戒掉嘮叨、催促

最近有位家長在後臺留言:讓孩子關掉電視去睡覺, 說一聲當沒聽見;耐著性子催第二遍時孩子嘴上答應一聲, 身體還是一動不動;等到終於忍不住脾氣了, 吼著催孩子, 他才終於不情願地關掉電視睡覺。

很多家長不知道, 越是嘮叨、催促得多, 孩子越愛磨蹭。

時間長了, 孩子做事的標準不是“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 而是“媽媽有沒有催”。 媽媽催的才是緊急的, 媽媽不催的一概不去主動做。

漸漸地, 孩子的內驅力在這樣日復一日不停的催促聲中被消磨殆盡, 就變得越來越不自覺。

Advertisiment

孩子有他自己的做事節奏, 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 大人們不要總是以成人的節奏去要求孩子, 給他一些慢慢成長的空間。

在確實需要提高速度的事情上, 與其催促責駡, 不如正向引導, 例如“反話正說”, 看到孩子在某件事上提高了速度, 就及時表揚鼓勵他, 激發孩子信心。 孩子受到正向激勵, 就會越做越好。

2.改掉包辦、替代

很多家長看不慣孩子做事慢吞吞或者做的不好, 為了圖一時省事乾脆自己替孩子做, 然而只會給後面帶來無窮的煩惱。

心理學上有個“100%理論”, 如果我們有20%不做, 那麼孩子就會做20%;如果我們有80%的事不做, 那麼孩子自己就會做80%。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家長為孩子做的越多, 孩子越喜歡磨蹭。

Advertisiment
因為他對父母的幫助產生了依賴心理。

想讓孩子做事自覺高效, 還需孩子自己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家長的幫助和替代解決得了一時的事情, 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會讓孩子產生這樣的想法:我就慢慢磨蹭也沒關係, 反正還有爸媽會給我收拾“爛攤子”。

“自然教育法”宣導:一個人應當承受他的行為引起的後果, 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

日常生活中, 孩子能做的事情讓他自己做, 並且承擔自己行為帶來的後果, 這樣他才會產生思考, 不自覺就會調整自己的方式, 漸入佳境。

3. 加強孩子時間觀念

有時候孩子磨蹭是因為對時間沒有確切的概念, 例如家長說:5分鐘洗漱好。 孩子還以為5分鐘很長, 在這件事上的注意力沒那麼集中,

Advertisiment
動作就變慢了。

改掉孩子的磨蹭, 父母很有必要教孩子認識時間、體會到時間的重要性。

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專屬鬧鐘, 常常讓孩子體驗1分鐘、5分鐘、30分鐘等時長, 讓他對時間有一個具體的認知。

家長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訂生活日程表, 記錄每天早晨穿衣、洗漱、吃飯等所用的時間, 一段時間後看有沒有進步。

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給予適當表揚或小獎勵, 孩子能直觀看到自己的進步, 為自己的進步而高興, 自然會主動加快自己的做事速度, 時間觀念也會加強。

4. 多給孩子自我管理的機會

有時候孩子拖拉磨蹭是因為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亂了分寸, 所以就只能拖延, 這往往是因為缺少獨立做事的經驗。

生活中家長不妨多給孩子獨立完成事情的機會,

Advertisiment
在不斷的嘗試和嘗試所帶來的後果中, 孩子會逐漸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做事方法, 懂得輕重緩急, 學會有規劃有條理地去解決問題。

比如今天穿什麼衣服, 週末去爬山還是去好朋友家, 放學回家先寫作業還是先練琴, 在這些小事中培養孩子自己判斷、自己選擇、自己做決定、獨立做事的能力。

孩子在這些小事中可以不斷積累經驗, 學會自我管理, 漸漸懂得什麼時間做什麼事, 自主掌握每一件事所用的時間。

像這樣依靠孩子內心的力量, 讓他從磨蹭轉變為自覺, 才是一勞永逸的好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