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從討厭吃飯到搶著吃飯,只因爸爸在家修了條鐵軌......

趁娃在睡覺, 工程開始了……

老爸盤腿大坐, 一邊不那麼嫺熟地組裝著玩具火車軌道。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 火車軌道終於初見雛形。

看著這橫跨客廳和餐廳兩大平原的大型工程, 老爸不禁陷入了灰色回憶之中, 往日餵飯時的種種艱難歷歷在目……

今時不同往日, 有了超特級配送早餐專線助陣, 老爸心裡可踏實多了哦。

他一屁股從地板上坐起來, 起身去臥室迎接兩個娃兒入場。

一聽說要吃飯, 看二娃書俊一臉生無可戀。

老爸索性和兩個娃兒玩起了餐廳遊戲。

將大娃書言和二娃書俊引導到座位上。

Advertisiment

兩個娃兒看著眼前的大工程, 有點懵, 忙問老爸:這是什麼?

老爸保持神秘。

他蹲下身來, 裝上了第一個運送食物——飯團!

首先出發的是書言快線, 看著小火車朝自己駛來, 書言臉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

這時老爸親切地招呼著要孩子們好好抓住。

在裝著美味飯團的小火車從書言身邊開過去的瞬間, 書言起身, 一把抓住, 然後往嘴裡塞!

爸爸看到這一幕高興的不得了, 連忙去給等待已久的二娃開啟美食配送快線。

二娃書俊激動地狂點頭, 想著終於輪到自己了。

小火車彎來彎去, 經過了有挑戰的路。

在小火車從面前開過去的那一刻, 書俊把握好時機, 起身快速地從火車上卸貨。

和哥哥一樣, 吃的很開心呢!

兩個小傢伙開始了暴風點菜。

Advertisiment
接下來是飯團和蟹肉棒的組合。

孩子們吃得很開心, 二娃書俊開心地坐在座位上晃來晃去。

最後登場的是飯團蟹肉棒和香腸套餐。 小火車滿載著食物而來, 心急的書言甚至因為快點拿到吃的, 提前好幾步來到小火車前面候著, 還沒等小火車到站就激動地把車上的食物“劫持”了。

老爸忙不迭地往列車上裝早餐, 孩子們則吃得兩腮鼓鼓的, 像兩隻小松鼠。

吃飽喝足, 來一杯優酪乳消消食。 老爸雖然很辛苦, 可看著孩子們吃得那麼香, 那叫一個欣慰!早餐作戰計畫, 大成功!

上面的案例是週末丹媽看韓國親子節目《超人回來了》發現的。

用心良苦的老爸, 為了孩子吃飯問題, 隔著螢幕都能感覺到他操碎的心啊。

我覺得我們可能做不到像他這樣腦洞大開,

Advertisiment
但至少得多想想辦法, 變著花樣增加孩子吃飯的興趣。

小叮噹快七個月了, 因為他食欲一向很好, 五個半月就開始喂輔食了。 昨天丟了些軟麵條給他玩。


那麼專注, 為娘也不知道他在想些啥

因為曾經有給倆個侄子坐下的錯誤示範, 現在他的吃飯問題是我最上心的一件事。

那時候經常陪侄子們看書玩耍, 餵飯的事我也光榮承包了。

那時候家人都特佩服我, 因為我隨邊瞎編故事, 就能給他們每人喂一大碗飯, 看到倆熊孩子被我喂得白白胖胖, 我心裡那個美啊。

但直到去年, 我懷孕開始研究科學餵養, 才知道自己追著餵飯錯的有多離譜。

孩子不用喂, 他們天生就會吃飯的!

孩子3個月學會抓握開始,

Advertisiment
會把身邊一切能夠拿到的東西往嘴裡塞, 像嘗味兒似的嘗個遍。

既然面對非食物之外的東西, 孩子都這麼有興趣去探索, 那麼當真正好吃的食物送到他嘴邊時, 他為什麼不吃呢?又或者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吃得很開心, 到後來又不怎麼感興趣了呢?

回想一下, 當你的孩子吃的太慢;吃得滿身滿臉滿地, 太髒;或者吃得時候探索食物的形狀, 把食物捏在手裡玩……

你是不是覺得孩子不好好吃飯, 還得喂著吃!

但其實孩子用手去拿東西捏東西, 是他在感受食物的大小、軟硬、形狀, 同時也是在發展手指的精細動作, 這些都是手的敏感期裡要發展和學習的, 從幾個月大一直持續到1歲多。

孩子在剛開始學會自己用勺子、叉子、筷子等工具時,

Advertisiment
因為家長忍受不了孩子吃東西又髒又慢又愛玩食物, 而剝奪他自主嘗試的機會, 那麼孩子的手部敏感期可能會因家長的干預和打斷而延長。

也就是說, 當同齡的孩子已經可以自己吃飯的時候, 你的孩子可能還停留在吃飯時三心二意、玩食物的階段。

如果你一但準備好了讓孩子自己吃飯, 那麼就一定要有充分的忍耐力和耐心, 能夠保證不管看到孩子的小餐桌如何邋遢狼狽、孩子握勺的姿勢如何笨拙, 也不會不耐煩地拿過碗來喂。

沒有孩子天生就是會用勺子、叉子的, 只要你給他充足的時間來鍛煉手臂肌肉的靈活性和配合度, 當他能夠准去地把食物送到嘴裡時, 就邁出了自主吃飯的一大步。

寧可收拾三個月殘局,也不要喂三年飯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養成自主吃飯好習慣,繪本有奇招!

丹媽推薦6本引導孩子好好吃飯的繪本。

《開飯啦!》

午飯時間到了,小女孩還是不想吃飯,只是對著盤中的食物發呆。

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神奇的事,一條饑餓的鱷魚,一頭餓壞了的熊和一隻饑腸轆轆的狼,一個接一個地來到了飯桌旁,有滋有味地吃起了媽媽准的午飯……

據說很多厭食的小孩兒在讀了這本繪本後,突然都變得願意吃飯了。大概可能是擔心好吃的也被這幾位神秘來客吃光光了吧。

該書榮獲了英國水磨石童書獎,併入圍了國際繪本界著名大獎——凱特?格林納威獎。

讓人眼前一亮的奇思妙想,說不定會讓你的孩子改掉厭食的毛病噢!

《法蘭西斯和麵包抹果醬》

光是聽名字就讓人垂涎欲滴,想像一下,烤得金黃的麵包片上抹上顏色鮮亮的果醬,那滋味該是多誘人啊!

故事裡的法蘭西斯是個挑食的小男孩,只愛吃麵包抹果醬。為什麼不吃其他東西呢,法蘭西斯給出的回答真是讓人哭笑不得。至於到底是怎樣的回答呢?看了故事就知道啦!

《法蘭西斯和麵包抹果醬》是法蘭西斯系列中的其中一本。恬淡寧靜、充滿田園韻味的畫風讓孩子能夠沉下心來,懷著一顆純淨的童心體驗故事的美好。

《肚子裡有個火車站》

有個叫茱莉婭的小姑娘,吃起東西來總是吃得太多太快,大團大團的飯菜全都掉到了肚子火車站裡,這可害慘了肚子裡的小精靈們……

作為暢銷德國二十年的超人氣繪本故事,《肚子裡有個火車站》以詼諧幽默又生動形象的方式向孩子們展示了食物進到我們的肚子之後,胃腸等器官是怎樣進行消化過程的。

以孩子聽得懂、感興趣的方式教會孩子們在吃飯時要細嚼慢嚥。

像霜淇淋、雪糕還有甜點這類食物雖然很美味,但是如果吃多了,可是會在肚子裡引起一場不小的騷亂哦!


《不吃糖,不許吃蔬菜》

這是一本可以把吃飯變得有趣的書!作者使用了逆向思維,講述了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

在豆子家族裡,有一顆快樂的小豌豆。小豆子最愛吃菠菜,可是爸爸說它得吃完糖果才能吃蔬菜,只有這樣長大之後才能長成一顆強壯的豆子。

讀到這裡,孩子們一定會說,我們可真羡慕小豆子啊,每天能吃那麼多糖果。

但其實,正如孩子們得吃下蔬菜才能吃糖果一樣,針對孩子挑食的問題,家長在餐桌上要建立同樣的規則:孩子得吃下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後,才能吃自己喜歡的。

規則的建立十分重要!

《吃掉你的豌豆》

晚餐時間到了,小女孩黛西看著盤子裡討厭的豌豆,癟著嘴直搖頭。

為了讓黛西把豌豆吃下去,媽媽開出了一連串誘人的條件。從吃完豌豆就能吃布丁,到可以晚點再上床休息,再到不用洗澡,可以買新的腳踏車等。

獎勵條件逐步升級,變得越來越豪華,可是這似乎絲毫不能打動小黛西的心。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呢?

對於挑食的孩子來說,無論家長用什麼糖衣炮彈的攻勢,也撬不開他們緊緊閉住的小嘴。

如果你的孩子挑食得非常厲害,讀了這本書會給家長一些反思,也許問題正出在你身上!

《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

關於孩子挑食的那些事,這本書可以給出解決方法。

妹妹羅拉,是個非常挑食難伺候的傢伙。為了對付她,哥哥查理想了個好辦法,用豐富的想像力喚起了蘿拉妹妹的好奇心:

他把羅拉不愛吃的胡蘿蔔稱作“木星來的橘樹枝”、 把土豆泥稱作“富士山山頂的鬆軟白雲”……最後,羅拉竟然要求吃“噴水月光”,就是她之前絕對絕對不吃的番茄囉!

寧可收拾三個月殘局,也不要喂三年飯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養成自主吃飯好習慣,繪本有奇招!

丹媽推薦6本引導孩子好好吃飯的繪本。

《開飯啦!》

午飯時間到了,小女孩還是不想吃飯,只是對著盤中的食物發呆。

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神奇的事,一條饑餓的鱷魚,一頭餓壞了的熊和一隻饑腸轆轆的狼,一個接一個地來到了飯桌旁,有滋有味地吃起了媽媽准的午飯……

據說很多厭食的小孩兒在讀了這本繪本後,突然都變得願意吃飯了。大概可能是擔心好吃的也被這幾位神秘來客吃光光了吧。

該書榮獲了英國水磨石童書獎,併入圍了國際繪本界著名大獎——凱特?格林納威獎。

讓人眼前一亮的奇思妙想,說不定會讓你的孩子改掉厭食的毛病噢!

《法蘭西斯和麵包抹果醬》

光是聽名字就讓人垂涎欲滴,想像一下,烤得金黃的麵包片上抹上顏色鮮亮的果醬,那滋味該是多誘人啊!

故事裡的法蘭西斯是個挑食的小男孩,只愛吃麵包抹果醬。為什麼不吃其他東西呢,法蘭西斯給出的回答真是讓人哭笑不得。至於到底是怎樣的回答呢?看了故事就知道啦!

《法蘭西斯和麵包抹果醬》是法蘭西斯系列中的其中一本。恬淡寧靜、充滿田園韻味的畫風讓孩子能夠沉下心來,懷著一顆純淨的童心體驗故事的美好。

《肚子裡有個火車站》

有個叫茱莉婭的小姑娘,吃起東西來總是吃得太多太快,大團大團的飯菜全都掉到了肚子火車站裡,這可害慘了肚子裡的小精靈們……

作為暢銷德國二十年的超人氣繪本故事,《肚子裡有個火車站》以詼諧幽默又生動形象的方式向孩子們展示了食物進到我們的肚子之後,胃腸等器官是怎樣進行消化過程的。

以孩子聽得懂、感興趣的方式教會孩子們在吃飯時要細嚼慢嚥。

像霜淇淋、雪糕還有甜點這類食物雖然很美味,但是如果吃多了,可是會在肚子裡引起一場不小的騷亂哦!


《不吃糖,不許吃蔬菜》

這是一本可以把吃飯變得有趣的書!作者使用了逆向思維,講述了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

在豆子家族裡,有一顆快樂的小豌豆。小豆子最愛吃菠菜,可是爸爸說它得吃完糖果才能吃蔬菜,只有這樣長大之後才能長成一顆強壯的豆子。

讀到這裡,孩子們一定會說,我們可真羡慕小豆子啊,每天能吃那麼多糖果。

但其實,正如孩子們得吃下蔬菜才能吃糖果一樣,針對孩子挑食的問題,家長在餐桌上要建立同樣的規則:孩子得吃下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後,才能吃自己喜歡的。

規則的建立十分重要!

《吃掉你的豌豆》

晚餐時間到了,小女孩黛西看著盤子裡討厭的豌豆,癟著嘴直搖頭。

為了讓黛西把豌豆吃下去,媽媽開出了一連串誘人的條件。從吃完豌豆就能吃布丁,到可以晚點再上床休息,再到不用洗澡,可以買新的腳踏車等。

獎勵條件逐步升級,變得越來越豪華,可是這似乎絲毫不能打動小黛西的心。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呢?

對於挑食的孩子來說,無論家長用什麼糖衣炮彈的攻勢,也撬不開他們緊緊閉住的小嘴。

如果你的孩子挑食得非常厲害,讀了這本書會給家長一些反思,也許問題正出在你身上!

《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

關於孩子挑食的那些事,這本書可以給出解決方法。

妹妹羅拉,是個非常挑食難伺候的傢伙。為了對付她,哥哥查理想了個好辦法,用豐富的想像力喚起了蘿拉妹妹的好奇心:

他把羅拉不愛吃的胡蘿蔔稱作“木星來的橘樹枝”、 把土豆泥稱作“富士山山頂的鬆軟白雲”……最後,羅拉竟然要求吃“噴水月光”,就是她之前絕對絕對不吃的番茄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