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新學期開始, 班裡來了個新小朋友:霖霖。 我和小朋友都十分熱情地歡迎她, 但是她的表現卻像籠中小鳥, 怯怯的, 不願張開臂膀接受我們, 也拒絕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 我想可能是孩子初來乍到, 有些膽怯。 但是接下來幾個星期, 霖霖做什麼事情都是小心翼翼的, 很少能積極投入到集體活動中。
後來我從霖霖家長那裡瞭解到。 霖霖生下後就由老家的姥姥照顧, 姥姥沒有什麼文化, 也不太和霖霖語言交流, 更多的只是照顧她的生活起居、飲食溫飽, 直到了爸爸媽媽把她帶回身邊上幼稚園。
由於長期在老家,
Advertisiment
找准了原由, 我開始一系列的“轉變計畫”。
我覺得如何幫助霖霖找回自信是當務之急。 可能在平時她所呈現出來的更多的是缺點和無助, 所以我用更加細緻的心去發現她的特長和優點。
Advertisiment
晨間韻律操時, 我請霖霖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有節奏地做操;音樂活動時, 我也給霖霖提供展現自我的舞臺……一次次的成功體驗讓霖霖信心倍增。 “霖霖, 瞧, 你做的真好, 大家都覺得你很了不起, 別的事情我們也可以試試!”在做別的事情退縮時,
Advertisiment
由於長時間的自我放棄, 霖霖在語言表述和動手能力上, 和別的孩子比確實相差一定的距離。 對於霖霖的短板, 我們採用的方法是運用分級評價, 同樣的內容要求降低。 比如:在手工活動中, 孩子們根據步驟圖自己完成操作, 我就手把手去教霖霖;語言活動中, 孩子們運用手偶講述故事, 我就和霖霖每人戴個手偶提示性地進行對話練習……降低難度的內容, 讓霖霖能夠跳一跳, 夠得著, 增加了她再次嘗試的信心, 也給予她完成更大難度任務的基礎和能力。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覺, 如果一件事情嘗試了很多次都沒有成功, 心中難免有挫敗感,
Advertisiment
霖霖心中有兩扇門, 一扇是“我不行”, 她一直靜靜守護著自己的自尊, 不願意走出。 而我所做的就是了解孩子“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特點, 採取有效的措施和方式, 為她打開另外一扇“我能行”的門。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要經歷許多挫折, 我們教師就是要做孩子成長的守護者, 陪伴他們勇敢地面對人生路上的無數挑戰, 走向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