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孩子怎樣學走路及注意事項

寶寶由不會動到能翻身, 再到能爬行, 隨著寶寶漸漸的茁壯成長, 他的活動範圍也隨之增大, 不再僅僅滿足於或躺或臥。 到了8、9個月的孩子已經可以扶著 牆壁或者傢俱站立起來, 到了10個月以後的寶寶, 已經基本能夠站穩。 當孩子扶著牆壁或者傢俱可以開始獨立邁腿時, 可以說他已跨入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 達到 這一點, 說明孩子已經具備了學習走路的身體條件, 該讓寶寶學習怎麼保持身體重心, 怎樣雙腿交替走路了。

當寶寶學走路的時候, 該做哪些準備工作呢?

1、首先要把寶寶練習走路的地方“清理乾淨”,

Advertisiment
把帶棱、帶角及、瑣碎雜物清理掉, 因為怕孩子摔倒後碰傷。 另外, 寶寶練習走路時, 最好在地毯或者木地板上, 因為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寶寶在摔倒後, 腦袋及手, 腿摔傷。

2、寶寶剛開始學走路時, 不要給他穿襪子, 這樣會使腳踩在地面上的感覺不明顯, 使身體的平衡性差, 更易摔跤, 不利於寶寶儘快找到行走感覺。

3、孩子學步期間, 父母要多鼓勵寶寶, 提高他的學步興趣和信心, 引導孩子由被動行走到主動行走。 另外要注意勞逸結合, 一次不要練習時間太長, 以免孩子產生 了害怕的心理, 以後不願意再練習了。

4、孩子在練習走路前, 最好讓孩子先解完大、小便, 不要給孩子穿尿不濕, 帶尿布等, 這樣孩子在行走路過程中負擔小,

Advertisiment
也方便寶寶更容易的站立和坐下。

孩子從坐位到立位, 已有一些轉變重心的嘗試。 當孩子爬行熟練時, 他將會爬到傢俱的邊沿以便扶著站立, 這時家長可以拿著玩具或者零食在寶寶的頭頂上方, 引導 寶寶自己站起來拿。 由坐到站立, 一天反復練習幾次, 一次練習的時間不要太長, 以不超過30分鐘為宜, 等孩子扶著傢俱已經很輕鬆的站立起來, 就可以教寶寶由 站立到自己坐下。 最好是先教他如何學會低頭彎腰, 然後坐下, 方法是:把玩具安放在腳側的地面上引誘他, 讓他低頭彎腰去抓, 即使是一手抓住傢俱的扶手後蹲 下, 另一手伸出去抓玩具也是進步。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 接下來訓練寶寶不依靠傢俱的扶持,

Advertisiment
讓孩子靠自己的力量站立和坐下。

寶寶在學習走路的過程中, 是需要家長有一定耐心和需要付出一段時間的努力才可以儘快讓寶寶掌握的, 家長要在前面扶著寶寶的雙手, 一邊引導和鼓勵寶寶邁腿, 保持平衡, 一邊跟著寶寶的腳步, 慢慢走。 也可以用學步帶, 固定在寶寶的腋下, 帶著孩子學走路, 但最好不要用學步車, 因為學步車的高度和角度不一定適合自己 的寶寶, 寶寶在車裡面腿伸不直, 而且孩子在學步車裡會很習慣坐在上面, 沒有用腿部的力量支撐身體行走, 不利於孩子儘快掌握行走的技能。 另外, 孩子摔倒後家 長不要立刻伸手攙扶, 容易讓寶寶產生依賴心理, 應鼓勵寶寶自己站或者扶著依靠物站起來。

Advertisiment

有些孩子在玩中就很自然學會站立行走了, 10個月的時候就走的不錯了, 但絕大多數的孩子要12個月左右, 才能蹣跚走路, 搖搖擺擺, 重心不穩, 只要多讓寶寶 自己走, 多加練習, 在孩子能夠掌握重心後, 就都能走的不錯了。 一般來說只要不超過18個月就都屬於正常範圍, 家長平時也要注意不要經常抱著孩子或讓孩子躺 著, 缺乏身體鍛煉和行動練習的機會, 也會導致孩子行走慢, 協調性差, 從而影響孩子學走路的時間。 18個月後, 如果孩子還不能站立行走, 那家長就要帶孩子到 醫院先進行化驗再檢查一下身體狀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