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怎樣才能學會獨立思考

很多父母都聽老師告誡說要讓孩子獨立思考, 學會動腦子。 下面就是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的6點建議:

(1)父母可經常圍著一物多用、一事多因來為孩子編些情節, 讓孩子回答。 如問孩子:“水有什麼用?”“磚頭除了蓋房還有什麼用?”“紙有哪些用處?”不論遇到什麼情況, 都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學會分析原因。

(2)父母可在實際生活中, 提出一些問題讓孩子解決。 比如, 在牆的高處掛一頂帽子, 然後給孩子幾根短竹竿和繩子, 讓他們想辦法取下帽子, 可以啟發他們想到用拼竹竿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又如, 給孩子買了件新文具後,

Advertisiment
可因勢利導地讓孩子找缺點, 並啟發和引導孩子提出些改進的意見。

(3)經常與孩子展開爭辯。 因為爭辯可引發孩子進行認真細緻的思考, 且能培養其思維的敏捷性。 家長可與孩子爭辯看電視、打遊戲機時間長了好不好, 觀看某一電視後, 與孩子討論對某一人物或問題的看法。 這樣, 不僅鍛煉了孩子的思維能力, 還提高了他們對許多問題的認識水準。

(4)父母應注意訓練孩子從不同的角度想問題, 以培養其創造性。 比如, 讓孩子對任何一個解決方案, 都要考慮有利和有弊的一面;對同一個問題, 不僅會正向思考, 也會逆向思考, 還會橫向思考。 父母可以問孩子這樣的問題:“把每月所有的錢都給你買好吃的和好玩的,

Advertisiment
好嗎?”孩子聽後剛開始可能會贊同, 此時可要求孩子再從正、反幾個方面重新考慮, 孩子經過認真思考後, 往往會改變開始的想法。

(5)父母要訓練孩子掌握解決問題的程式。 比如, 孩子和別的小朋友鬧矛盾了, 父母可借機啟發他思考:“別的小朋友為什麼不和你好了?”等孩子找出正確的原因後, 父母可進一步啟發他, 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案, 並要求他逐一分析各種方案的優劣, 經過比較後做出最佳抉擇。

(6)讓孩子學會提出問題。 提問題的水準與思維的水準是緊密相關的。 問題提得好, 不僅決定著思維水準處於一個較高的層次, 使人想得深、想得遠, 而且還極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所以, 父母要鼓勵孩子提問, 促使他們敢於“標新立異”而不落俗套,

Advertisiment
特別是家長應鼓勵孩子對一些司空見慣的事物進行質疑, 即使孩子有時回答得很幼稚或錯了, 父母也不可給以簡單的否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