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性教育分為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五期,
叫五期性教育。
嬰兒期性教育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家長,
主要是母親對孩子的撫育餵養。
母親與兒童身體的接觸,
可增加孩子神經系統的敏感性,
促進孩子大腦的分化發育。
與成人身體接觸不足的兒童,
其智力、性敏感性都將受到程度不等的損害。
美國動物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若讓離開母親的兩隻幼猴由不同的母親餵養,
一個是“棉布毛巾媽媽”(外包毛巾被的人工雌猴,
胸前有奶瓶),
另一個是“金屬刺媽媽”(渾身長滿金屬刺的有奶瓶的人工做的假雌性猴子)。
Advertisiment
幼兒期性教育為開始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性別, 並初步進入性別角色。 例如鼓勵男孩子的勇敢堅強, 鼓勵女孩子的溫柔甜美、愛清潔等等。 還有, 男孩子應該穿男孩子的衣服, 女孩子應該有女孩子的服飾。 那種從自己的好惡出發, 男孩女養或女孩男育的做法是極為有害的, 因為這或許正是孩子日後發生同性戀的原因之一, 或許會成為孩子未來的家庭不和的誘因。
Advertisiment
兒童期性教育從六歲起到十歲以前。 這時兒童已經進入學校學習, 社會知識和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大。 一切有條件的家庭均應與孩子分房而居。 此時的孩子性意識進一步增強, 出現了不願意和異性同桌、同行, 為自己的性別而驕傲、自豪。 此時不應該粗暴干涉孩子的這一心理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