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性格懶散怎麼辦 這些方法可以補救

1 懶散原因:父母對孩子過分的關懷和包辦代替 父母對孩子過分的關懷和萬事都包辦代替是形成孩子懶惰行為的主要原因。 有些父母將孩子自己能做的事, 不分大小難易, 一律都不需要孩子動手, 經常如此、當孩子能動手自己做的時候, 也會故意撒嬌, 對自己做事失去信心而懶得去做。
補救方法:讓孩子獨立起來, 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平時在家裡多注意給孩子佈置些家務, 孩子剛開始可能表現得特別不愉快, 但你可以向提供一些建議。 例如, 孩子說不喜歡倒垃圾, 那麼就換一種家務,
Advertisiment
或者和兄弟姐妹交換家務, 慢慢培養孩子勞動的習慣;

2 懶散原因:家長的溺愛, 不讓孩子勞動 有的孩子懶于做體力活, 有的則懶於動腦筋思考, 這也是受家長溺愛而形成的。 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 擔心孩子做體力活累壞身體或本身輕視體力勞動, 不讓孩子有從事體力勞動的機會;而有的家長則替孩子想得太過局全。 害怕孩子過分用腦影響成長, 不讓孩子有自己思考問題的機會。 這樣下去, 孩子就會慢慢變很懶惰起來, 什麼事都不願意動手做。
補救方法:給孩子一個目標, 讓孩子忙起來
研究證明忙著的人比懶著的人更快樂, 但是沒有目標的瞎忙所帶來的罪惡感, 會扼殺了這種快樂。 所以家長要注意讓孩子忙起來首先要給孩子一個有建設性的目標。
Advertisiment
比如想早起的孩子, 孩子制定“6點鐘起來晨讀”的目標, 家長可以適當地幫助孩子明確自己做事的目標, 將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 第一周先克服賴床的習慣, 第二周在平時起床的時間上早起5分鐘, 第三周在第二周基礎上再早起5分鐘, 依此類推。 孩子雖然性格懶散, 但是只要有一個理由, 他們還是願意忙起來的。

3 懶散原因:孩子獨立做事時常受到責備 孩子總有自己想獨立的時候, 不論多麼依賴的孩子都是如此。 但是, 當他在獨立做事情時, 如果因做得不能令父母滿意, 經常受到強制或責備, 就會失去做事的興趣, 從而心灰意懶, 這也是造成孩子懶惰的原因。
補救方法:家長注意保持孩子情緒上和體力上的活力
有的孩子懶散和家長要求太高有關,
Advertisiment
孩子認為怎麼做都不能讓家長滿意, 就什麼也不想做了。 家長應儘量克制自己對孩子求全責備, 讓孩子按計劃做事, 不要時時督促, 這樣孩子客觀上就能找到主動的感覺, 可以消除孩子的精神疲憊。 為保證孩子的保持做事活力, 家長可以採取“分段學習”的方式, 學習半小時休息十分鐘, 背英文課文也一樣, 背兩段休息一下, 學習的時候就採用問答的方式整理資料, 避免孩子一個人學習的時候打瞌睡, 做完作業後就讓孩子下樓和家長參加一些體育活動, 孩子在嘗到甜頭後, 情緒會很高, 有助於克服懶散。

4 懶散原因:父母的懶惰行為給了孩子一個壞榜樣 父母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Advertisiment
而父母或其他家人的懶惰行為, 也是形成孩子懶惰習性的又一原因。 有的成人在家中動扔使喚別人代他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有的成人一從事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時就叫苦連天或半途而廢, 等等, 孩子親眼看見這些後就會加以模仿, 這也就滋長了懶惰的心理和習性。
補救方法:家長給孩子一個好榜樣
父母不僅是一種權威, 而且是孩子言行舉止標準的提供者, 家長的表現在很多情況下成為孩子的參照。 父母要使孩子的言行有所遵循, 切不可言行不一。 言行相悖比對孩子放任自流效果更壞。 父母制定的"家庭規則", 自己首先應帶頭遵守, 否則不但不能使孩子聽從命令,
Advertisiment
更會使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導致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力衰減甚至走向反面。 要求在孩子身上形成的品質和良好習慣, 父母都應具備。 父母榜樣作為一種具體的形象具有強烈的暗示和感染力量。

5 教育方法:給孩子賦予責任 治療懶散, 積極而有效的方法是賦予責任。 每個人都是有責任的, 只不過有時意識到了, 有時還沒有意識到而已, 所以平時生活中家長可以給予孩子可以擔當的起的一定的任務, 孩子一旦肩上有了責任, 就會覺得肩頭有了壓力, 自然產生一種動力。 比如可以利用孩子好表現的心理, 讓孩子做個小老師, 幫低年級的孩子輔導功課, 在享受助人為樂的成功感, 同時也激發孩子動腦筋去思考問題;還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理讓孩子照顧一盆花草, 每天定時澆水,並記錄植物的成長,仔細觀察。或者照料家裡的一隻寵物狗/貓,遛狗散步給狗狗餵食物,讓孩子體會通過自己的勤快換來結果的喜悅。

6 教育方法:幫孩子制定學習計畫並嚴格執行 根據孩子實際能力,與孩子協商共同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學習計畫安排時間。嚴格按照計畫來執行每一項,務必做到“今日事,今日畢,言必行,行必果”,改掉“明日複明日”的思想。每個星期讓孩子把自己做的事情統計一下,寫出一個列表,然後每個星期把做得事情進行對比,慢慢的孩子能把有效的時間利用起來。如果沒有按照計畫做事,家長可以採用小小的懲戒,讓孩子明白懶惰會受到怎樣的懲罰,目的是促使孩子在心理上認識到自己應為懶散承擔責任,心態還應主動積極,孩子不會產生逆反心理,否則,懲戒只會適得其反。

7 教育方法:讓孩子承擔懶散的後果 孩子的懶散和家人的嬌慣有一定關係,所以孩子事事求助於家長時候,家長對於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應該有心不幫孩子做事,這樣就能強迫孩子自己做。懶惰會誤事,當孩子因為惰性出現了如起床晚了,吃不上飯了、上學遲到了,被老師批評了等後果時,家長一定不要幫助孩子找藉口,要讓孩子自己承擔懶惰的後果,記住教訓之後,孩子自己會反省,再懶,他就要想一想了。

8 教育方法:提供具體的表揚和獎勵

當孩子獨立做事,獨立完成事情不再拖遝,不再懶散的時候,父母要實質性地獎勵孩子,而不是給孩子一個放之四海皆准的恭維。例如,不要說,“你做得很好”!你可以考慮說:“沒有我的提醒,你能主動澆花,真的很棒哦!”

每天定時澆水,並記錄植物的成長,仔細觀察。或者照料家裡的一隻寵物狗/貓,遛狗散步給狗狗餵食物,讓孩子體會通過自己的勤快換來結果的喜悅。

6 教育方法:幫孩子制定學習計畫並嚴格執行 根據孩子實際能力,與孩子協商共同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學習計畫安排時間。嚴格按照計畫來執行每一項,務必做到“今日事,今日畢,言必行,行必果”,改掉“明日複明日”的思想。每個星期讓孩子把自己做的事情統計一下,寫出一個列表,然後每個星期把做得事情進行對比,慢慢的孩子能把有效的時間利用起來。如果沒有按照計畫做事,家長可以採用小小的懲戒,讓孩子明白懶惰會受到怎樣的懲罰,目的是促使孩子在心理上認識到自己應為懶散承擔責任,心態還應主動積極,孩子不會產生逆反心理,否則,懲戒只會適得其反。

7 教育方法:讓孩子承擔懶散的後果 孩子的懶散和家人的嬌慣有一定關係,所以孩子事事求助於家長時候,家長對於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應該有心不幫孩子做事,這樣就能強迫孩子自己做。懶惰會誤事,當孩子因為惰性出現了如起床晚了,吃不上飯了、上學遲到了,被老師批評了等後果時,家長一定不要幫助孩子找藉口,要讓孩子自己承擔懶惰的後果,記住教訓之後,孩子自己會反省,再懶,他就要想一想了。

8 教育方法:提供具體的表揚和獎勵

當孩子獨立做事,獨立完成事情不再拖遝,不再懶散的時候,父母要實質性地獎勵孩子,而不是給孩子一個放之四海皆准的恭維。例如,不要說,“你做得很好”!你可以考慮說:“沒有我的提醒,你能主動澆花,真的很棒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