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患上多動症,家長怎麼辦?

兒童多動症是一個並不年輕的病症, 早在1845年, 德國的神經科學家Heinrich Hoffmann在他寫的一本兒童書中就有描述。 在書中, 他描寫了兩個男孩子在家裡的“坐立不安”的種種表現。 兒童多動症的基本特徵就是注意力難以集中在目標行為上, 動個不停、做事衝動而不考慮後果。 您的孩子是這樣嗎?

兒童多動症簡易評定量表

兒童多動症, 這是在兒童精神科或兒童心理諮詢門診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兒童心理障礙。 請父母和教師按以下每個項目的表現程度進行評分。

“只一點”計1分 輕度, 即症狀少和輕微, 僅有細小行為異常,

Advertisiment
或不經常出現。

“多”計2分 等於中度, 行為改變位於輕度與重度之間。

“很多”計3分 行為改變顯而易見, 在家庭和學校的任何場所都出現, 並且已影響家庭的安寧和學校的秩序。

使用這個測試之前, 家長或教師必須與兒童相處密切, 並就近6個月行為表現進行評分。

1.動個不停

2.容易興奮和衝動

3.干擾其他小孩

4.做事有頭無尾

5.坐不住

6.注意集中時間短暫, 容易隨境轉移

7.要求必須立即滿足

8.好大聲叫喊

9.情緒改變快

10.脾氣爆發(爆發性和有可預料的行為)

如總分得15分就有多動症可疑, 分數越高, 可疑性就越大, 嚴重的需要到醫院進行診斷。

兒童多動症的診斷標準

診斷要點如下:

1.注意力不集中(至少具備下列6條)

①常常不能仔細地注意細節或在做功課、工作或其他活動中出現漫不經心的錯誤;

Advertisiment

②在完成任務或做遊戲時常常無法保持注意力, 往往有始無終;

③別人對他講話時常常顯得心不在焉;

④常常無法始終遵守指令, 無法按時完成功課;

⑤常常遺失生活必需品, 如作業本、書、筆、玩具等;

⑥常回避或極其厭惡家庭作業;

⑦易被外界刺激吸引過去;

⑧組織任務和活動的能力常常受損。

2.活動過度(至少具備下列3條)

①雙手或雙足常常不安穩或坐著時蠕動;

②不能靜坐於自己的座位上;

③常在不適當的場合奔跑或登高爬梯;

④難於安靜地參與娛樂活動;

⑤表現出持久的運動過分, 社會環境或別人的要求無法使其顯著改觀。

3.衝動任性(至少具備下列1條)

①常在提問未完時其答案即脫口而出;

Advertisiment

②在遊戲或有組織的場合不能排隊或按順序等候;

③經常打擾或干涉他人;

④常說話過多, 不能對社會規則做恰當的反應。

4.7歲前起病。

5.排除其他精神發育障礙性疾病, 如孤獨症等。

孩子好動Q&A

Q:孩子太鬧騰, 不遵守紀律, 故意搗亂, 就得嚴加管教、嚴厲批評?

A:多動症孩子看上去“明知故犯”, 非常不聽話, 惹人煩惱, 儘管受到了很多批評也難以改變。 所以, 給人以故意的感覺而招致老師、家長更多的批評、指責和懲罰。 因此家長們容易更加限制孩子的活動, 不讓出去玩, 或者用體罰的方式來教訓。

但實際上, 他們內心也想改善, 但是由於自控力的原因而自己無法控制, 並非故意。 而他們也經常會感受到挫折和失望, 渴望獲得關注、認可和友誼。

Advertisiment
因此, 家長和老師需要對這些孩子付出更多的耐心, 認可他們一些行為, 接納的態度會讓他們躁動不安的心變得平靜, 而且, 在給孩子安排的活動上, 要注意儘量多一些戶外的遊戲玩耍, 讓他們的能量釋放在規律的運動上, 而如果長時間待在有限空間裡, 孩子的能量精力就會轉化成不安的衝動。 另外, 戶外運動可以對他們的感知覺和運動的統合有幫助。

Q:聽老人們說孩子多動不是問題, 長大一些就好了, 是這樣的嗎?

A: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多動容易被理解為淘氣, 而這樣的理解會耽誤孩子的診治, 並錯過心理干預的最佳時機。 由於患有多動症孩子的注意力、情緒控制和衝動控制多方面比較弱, 而需要多方面的干預,

Advertisiment
比如較為嚴重的就需要藥物的介入, 而輕度的不太嚴重的就需要更多的心理輔導、家庭干預、家長與學校配合。

此外, 家長也需要進行一定的培訓, 比如如何應對孩子的情緒困難、包容孩子的問題, 使其不再惡化, 避免問題對其他家庭成員的消極影響, 父母自我的情緒管理。

對於過度“淘氣”的孩子, 家長和老師需要提高這方面的意識, 及早發現、及早干預, 防止孩子行為和情緒上的問題惡化。 而不要只單單認為是淘氣, 等待時間來解決問題。 時間並不會改善孩子的問題。

研究表明, 小時候患有多動症的孩子, 青少年期會遇到更多的情緒衝動、焦慮或者人際關係上的問題。

Q:孩子太過於活躍、做事沒有條理性、急躁易怒又不聽話, 父母被折磨得精疲力盡,該怎麼辦?

A:對待孩子的這些情況,父母們通常使用講道理、警告或者責駡等方法,可惜的是並不好使。這樣會使父母也經常感覺到挫敗,為了走出這種挫敗感,父母們可能就經常是用體罰、呵斥甚至嘲笑挖苦的方式,而這些方法對孩子的心理是更大的傷害,親子之間就會產生對抗,根本無法讓孩子安靜下來。

父母在過於淘氣的孩子面前要保持冷靜和理智,尤其不能對孩子嘲笑挖苦,特別是當著很多人的面。批評孩子要做到“對事不對人”,不論獎勵和懲罰都要非常具體,要具體到確定的某個行為。父母要經常記錄孩子的良好行為,對優勢和成績給予誇獎。懲罰而非體罰,比如由於某個錯誤的行動,剝奪一次他看電視或者玩遊戲的機會。

父母被折磨得精疲力盡,該怎麼辦?

A:對待孩子的這些情況,父母們通常使用講道理、警告或者責駡等方法,可惜的是並不好使。這樣會使父母也經常感覺到挫敗,為了走出這種挫敗感,父母們可能就經常是用體罰、呵斥甚至嘲笑挖苦的方式,而這些方法對孩子的心理是更大的傷害,親子之間就會產生對抗,根本無法讓孩子安靜下來。

父母在過於淘氣的孩子面前要保持冷靜和理智,尤其不能對孩子嘲笑挖苦,特別是當著很多人的面。批評孩子要做到“對事不對人”,不論獎勵和懲罰都要非常具體,要具體到確定的某個行為。父母要經常記錄孩子的良好行為,對優勢和成績給予誇獎。懲罰而非體罰,比如由於某個錯誤的行動,剝奪一次他看電視或者玩遊戲的機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