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寶寶發生耳痛的一種常見病因, 寶寶通常會感覺到耳朵跳痛或刺痛, 在吸吮、吞咽及咳嗽時耳痛就會加劇。 較大的寶寶會說耳痛, 但不會說話的寶寶由於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 常表現為煩躁、哭鬧、夜眠不安、搖頭或用手揉耳等。 由於吸吮和吞咽時耳痛會加劇, 所以患中耳炎的寶寶往往不肯吃奶。
預防:
No.1 母乳餵養
吃母乳的寶寶, 由於母乳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A(lgG)和免疫球蛋白M(lgM)足以抵禦由□腔吸入至咽喉部及咽鼓管有害菌的侵染, 故能有效地預防或減少嬰幼兒中耳炎的發生。 而用牛奶、奶粉等食品進行人工餵養的嬰幼兒,
Advertisiment
No.2 正確餵奶
寶寶患中耳炎往往和餵奶姿勢不正確也有關。 有的媽媽或保姆在喂乳時圖省事, 讓寶寶平臥餵奶, 或人工餵養時餵奶過多、過急, 使寶寶來不及吞咽而嗆咳, 均可以使乳計逆流入鼻咽部, 從咽鼓管進入中耳而致急性中耳炎。 因此, 預防中耳炎, 需注意喂乳姿勢, 應該抱起寶寶來喂乳, 人工餵奶時不要太多、太急。
No.3 少擤鼻涕
當寶寶鼻塞特別厲害時最好不要擤鼻涕, 以防鼻涕和細菌經咽鼓管進入中耳, 引致急性中耳炎。
No.4 6個月大寶寶不宜用安慰奶嘴
育兒專家提醒, 半歲以上的寶寶使用安慰奶嘴容易患中耳炎。
Advertisiment
居家護理:
No.1 勿信偏方
有的父母聽信謠言, 採用所謂的偏方, 將某些中藥或藥片磨成粉吹進耳朵裡, 這是很危險的。 如果藥末堵塞鼓膜的穿孔處, 內耳鼓室內的膿液引流不暢, 長期刺激、腐蝕鼓膜, 可使炎症向周圍組織擴散。 嚴重時膿液可向顱內蔓延, 引起硬腦膜外膿腫、化膿性腦膜炎、腦膿腫等併發症甚至面癱等, 嚴重的併發症將會有生命危險。
No.2 物理退燒
當確診為中耳炎並用藥治療後, 寶寶仍然有發燒的現象, 需要父母隨時測量體溫並進行物理退燒, 如果發燒超過38.5°C, 仍需及時就醫。
No.3 給寶寶剪指甲
寶寶會出現耳痛和耳朵不舒服的現象, 年齡太小的寶寶不會表達, 可能表現出躁動不安, 或去拉扯受感染的耳朵,
Advertisiment
No.4 隨時看護
寶寶得了中耳炎後, 應該保證身邊隨時有家長看護, 因為寶寶有可能會出現噁心和嘔吐。 若耳膜穿孔, 會有分泌物流出。 若已經是慢性中耳炎, 耳膜會增厚且結疤, 耳膜活動性下降甚至中耳腔產生膽脂瘤, 這時就要家長及時帶寶寶再次就醫, 看是否需要手術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