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緒不佳時就是有壓力

育兒專家介紹說, 孩子有壓力和家長有很大的關係, 因為孩子的情緒總是會受家長的影響, 而情緒不好的時候, 就會有壓力, 作為家長, 這個時候要鼓勵孩子把壓力說出來, 幫助孩子建立管理壓力的能力。

Advertisiment

家庭故事:情緒不佳時就是有壓力

有一次, 快過感恩節了, 幼稚園的老師和孩子都在緊張籌備。 這天中午, 牛牛媽媽來找老師告狀, 說牛牛在家非要拔空調插頭, 還跟爺爺奶奶嚷嚷。 爸爸從書房出來說他, 他也不聽, 正在做飯的媽媽來跟牛牛說, 他卻更來勁了, 一下就把空調插座拽下來。 媽媽去抱他, 他卻叫著壞媽媽。

老師分析, 去年感恩節牛牛媽因為臨時有事沒有來參加, 其他孩子都有家長陪同, 唯獨牛牛孤零零的, 不說話。 這次牛牛鬧情緒可能與即將到來的感恩節有關。

放學的時候, 牛牛媽問兒子, “你是不是怕媽媽感恩節又不來?”牛牛點點頭。

Advertisiment
媽媽說, “這回媽媽請了一天假, 一定陪你。 ”牛牛終於笑了, 說“媽媽, 我現在不怕了。 ”

解讀:鼓勵孩子把壓力說出來

孩子面臨壓力, 哭鬧是最常見的解決方法。 基本上, 當孩子情緒不佳時, 就是他有壓力的時候, 這些壓力基本都是孩子的正常需要得不到滿足。 家長要儘量滿足孩子的需要, 實在滿足不了, 要學會撫慰孩子。 理解孩子的情緒, 允許孩子的情緒, 很多壓力、挫折和傷害, 就過去了, 不會停留在孩子的心裡。

我兒子快四歲時, 我們全家搬到了蘇格蘭, 兒子開始進入蘇格蘭的幼稚園就讀。 環境的改變, 語言的障礙, 讓兒子起初很害怕。 因此, 我先帶他看了幾家幼稚園, 觀察他, 讓他自己選擇覺得最放鬆、最有安全感的那一家。 蘇格蘭的幼稚園很人性化。

Advertisiment
第一天上學, 我將兒子送進幼稚園, 老師讓我暫時別回家, 在另一個兒子看不到的房間裡等待一小時(讓他以為我已經回家了), 讓他先適應老師、同學和環境。 如果沒問題, 第二天我就可以真的回家, 中午再來接他。 如果三天后孩子沒有太大的排斥反應, 就可以入園了。 幼稚園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把孩子感受到的壓力減輕到最低。

從孩子很小的時候, 我就開始和他聊天, 從孩子的言語和表達中去瞭解他可能有的壓力, 幫助他解決。 多數孩子有壓力時表現出的症狀都是生理的而非心理的, 典型的是頭痛和胃痛;最常見的情緒反應是退縮、易怒、挑剔等。 當孩子有壓力時, 父母要鼓勵他們說出來, 不要一味地責備或忽視。

Advertisiment

榜樣:幫孩子建立管理壓力的能力

父母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接納和愛。 有多少父母以“控制”為愛, 不斷減少孩子的選擇, 削弱孩子的力量, 增加孩子的壓力。 孩子壓力最大的來源其實是缺少安全感和自信心, 怕被父母遺棄。 因為孩子常常感受到父母愛的其實不是他本人, 而是他的表現;不是現實中的他, 而是期待中的他。

父母要做好榜樣。 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面對和管理自己的壓力, 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都是給孩子的示範。

父母要用心去學習孩子生長發育規律方面的共性知識, 用心觀察孩子天賦秉性方面的個性差異。 我們常抱怨孩子無理取鬧, 其實, 很多時候是我們不夠用心或沒有能力去解讀並及時回應孩子真實的需求。

Advertisiment

孩子因受自身年齡、生活經驗、認知和思維能力等的限制, 管理壓力的能力還非常有限。 因此, 父母不僅要做好榜樣, 還要通過演示、遊戲、繪本、故事等形式, 逐步教會孩子識別各種壓力, 理性表達自己情緒情感的方式, 比如讓孩子想哭就哭會兒吧, 用塗鴉的方式畫出心中的不滿, 甚至摔打枕頭釋放體能等。

上面介紹的就是是育兒專家給出家長的一些建議, 因為作為家長平時生活中更要學會很好的和孩子溝通, 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長大成人, 當然該嚴厲的時候也得嚴厲, 但是要講究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