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情緒爆發,我該怎麼辦?

情緒是敵人or主人?

提及育兒問題, 在米來未來所有家長中做過調研問卷, 負面情緒相關的問題一直排在前三。

發脾氣、哭鬧、發怒、歇斯底里等這些讓家長每天面臨的情緒問題, 如何解決?

那就是不得不提我們人類對待負面情緒兩種態度。

第一種:把情緒當敵人, 壓抑逃避情緒。

能躲就躲, 能打壓就打壓。 情緒是頑固的彈簧, 向下按的越用力, 反彈力就越大。

第二種, 把情緒當主人, 在情緒中崩潰。

情緒在那一刻主宰了人的身體和心靈, 歇斯底里的奔潰, 就像電腦死機, 無法運轉, 要花很長時間才能重啟。

回顧我的童年,

Advertisiment
幾乎80%的負面情緒, 都是用壓抑逃避的方式來對待, 而20%的負面情緒, 讓我在情緒中奔潰、歇斯底里。

當我為人母后, 才發現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 我根本沒有能力應對。

她只是哼唧幾下, 我就火冒三丈。

她稍微不聽話, 我便勃然大怒。

她的大哭不止, 我怒斥她憋回去。

我跟著她, 一起深陷在歇斯底里和壓抑逃避的泥潭。

所以, 面對孩子, 與其說我不會處理孩子的情緒, 不如說, 我沒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

原來, 我的情緒是被孩子拴著繩子牽著鼻子走的毛驢。

被牽制的痛苦, 和把繩子拿下來的痛苦讓我決定改變。

這二者痛苦的癥結就在我的童年沒有學過除了壓抑逃避和奔潰歇斯底里以外的情緒處理方式。

那麼是否有第三種情緒處理的方式呢?

Advertisiment
情緒像三歲的小孩

好友俞禾是精通情緒的大陸第一位情緒教練, 她常說的一句話, 道出了情緒處理的第三種新方式。

情緒像三歲的小孩, 一旦被看見, 就立刻被轉化。

情緒, 只需要被我們看見, 不是用肉眼, 而是用心智力量。

允許它在那裡, 允許它的存在, 它才可以被轉化。

負面情緒既不是可怕的敵人, 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主人, 只是在那裡, 我們可以聊聊天的朋友。

躲的很遠, 壓抑逃避, 我沒有機會面對這份困擾我的情緒。

而靠的很近, 捲入情緒旋渦, 歇斯底里, 我沒有能力處理我的情緒。

能找到和負面情緒不遠不近的位置, 不帶任何批判, 靜靜看著情緒, 不再急迫讓它轉化的那一刻, 它往往是煙消雲散的那一刻。

Advertisiment

高中物理定律, 能量不能憑空消失, 只能從一種形式轉換成另外一種形式。

如果情緒是能量, 那麼情緒這種能量可以轉換成什麼呢?

我為什麼敬佩全職媽媽

懷孕二寶後選擇辭職, 安心在老公的期望下, 做一名光榮的全職媽媽。

不上班的第一個週一, 雖然可以帶著老大做一切平時上班沒法做的事情, 但我像一個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突然停止奔跑的小鹿, 警覺中有一絲惶恐。

接下來的幾個月, 一句話就可以引起我的勃然大怒, 一件小事就可以上綱上線, 在自我價值全面淪陷的同時, 我本應該放在工作上的能量不自覺變成了負面情緒, 全面爆發。

遭殃的是最親近的家人。

後來我在做全職媽媽的第三個月,

Advertisiment
遇見了志同道合, 我們一起開始做米來未來蒙特梭利學校和家長課。

我的負面情緒能量絕大部分投入到工作中, 開始了創業生涯。

從此, 我對甘心成為並且享受全職媽媽的女性, 充滿了敬佩。

同樣是能量, 如果用在工作上或有自己喜歡的事情上, 可能要比負面情緒上的爆發更有意義。

蒙特梭利說, 兒童自主有目的的活動, 叫工作。 這賦予了兒童與成人一樣的地位。

孩子也是一樣。

孩子在一個有準備的環境中, 基於興趣, 自由選擇, 專注工作, 情緒就會很穩定。

孩子的情緒大爆發, 一般都是在無所事事或生活出現不可預期的變化。

那麼, 除了讓孩子暫時冷靜下來的各種方法以外, 重要的是, 能讓孩子投入到和我們一樣的工作中,

Advertisiment
孩子自然就會開始把能量轉化成工作, 那裡面是孩子小小的歸屬感和價值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