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長到5歲以後, 總有那麼幾年是“混沌期”的時候, 特別是男孩子, 常有“惡作劇”的行為發生。 愛搞惡作劇的孩子大多富有創造性和想像力, 但日後成才是否成長, 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你的態度。 雖然孩子們的惡作劇會接連不斷地給父母製造麻煩, 但在玩的過程中、抑或在成人眼裡的“搗亂”的過程中, 孩子們卻可不斷地認識、思考和探索世界的。
惡作劇行為並非從天而降, 要設計出一個有新奇感的方案來, 動腦筋的強度相當高, 這對孩子的創造力發育無疑是一次催化。 同時, 孩子以惡作劇來超越父母為其所規範的界限,
Advertisiment
1。 深究原因 孩子搞“惡作劇”, 多是在煩躁、孤獨無聊時;也有的是對家長的一種報復行為, 在被家長誤解、冷落、打罵之後所進行的。 對於這種原因的惡作劇, 家長就不該就事論事了,
Advertisiment
2。 不可動手 無論是誰, 看到孩子在“惹禍”, 總要火冒三丈的, 當然可以立即制止孩子的危險或破壞行為, 指出可能出現的嚴重後果, 但你不必用痛打的方式, 因為這樣可能會使孩子與你結下怨恨或產生報復心理。
3。 正面肯定 如家長發現孩子用毛筆在精美的電視牆上“塗鴉”時, 可先肯定他的想像力和繪畫水準, 然後再引導他:“你這‘作品’如果畫在紙上, 說不定什麼時候還可以拿去參賽、展覽, 讓更多的人欣賞呢!”如此等等。 合謀“喜劇” 偶爾也可以把也扮成一個頑皮的孩子, 與孩子“合謀”一件“喜劇”, 比如媽媽正在廚房裡忙碌, 你可和孩子一起悄悄地把飯後水果清洗乾淨,
Advertisiment
4。 變為“實驗劇” “惡作劇”中往往包含著孩子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性, 對於愛搞此項活動的孩子, 你可要求他先把要搞的“惡作劇”內容用文字或口頭表達出來, 必須在家長的審批同意下方可“變通”執行。 如孩子要往魚缸中放煙頭, 那就把一隻小魚單獨放入一隻碗中進行好了, 看看魚對煙絲的承受力究竟有多大, 從而把惡作劇引導演變為“科學小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