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意外燙傷的應急處理5方案

孩子們到了學齡前的時候大都是愛跑愛跳愛玩, 十分活潑可愛。 有時候, 小孩子不免會有磕磕碰碰的小傷口。 如果這個時候, 家庭環境不安全的話, 小朋友則會被類似開水的東西燙傷, 這可著實嚇壞了我們的爸爸媽媽。 那麼, 小孩子在被燙傷之後, 家長要如何處理呢?別急, 先來看看到底有哪幾種類型的燙傷, 好對症下藥。

類型一 熱液燙傷

潛在危險

小孩子對熱水壺使用不恰當, 或是大人打了熱水之後沒有蓋緊小朋友碰倒打翻了就容易被燙傷。

處理方法

1、以流動的自來水沖洗或浸泡在冷水中,

Advertisiment
以達到皮膚快速降溫的目的, 不可把冰塊直接放在傷口上, 以免使皮膚組織受傷。

2、充分泡濕傷口後小心除去衣物, 可用剪刀幫忙剪開衣物, 並保留有沾黏的部分。 有水泡時千萬不要弄破。

3、繼續浸泡於冷水中至少30分鐘, 可減輕疼痛。 但燒傷面積大或年齡較小的孩子, 則不要浸泡太久, 以免體溫下降過度造成休克, 而延誤治療時機。 但當孩子意識不清或叫不醒時, 就該停止浸泡趕快送醫院。

4、用乾淨的床單、布單或紗布覆蓋, 不要任意塗上外用藥或偏方, 以免傷口感染。

5、即使小孩只是受到輕微的燙傷, 最好也要到設置有整型外科的醫院求診。

類型二 化學性灼傷

潛在危險

家中的化學物質沒有收好, 讓好奇心很重的寶寶發現之後他們就要“研究研究”,

Advertisiment
這個時候特別容易出事。

處理方法

1、無論酸鹼度如何, 受傷後要立刻用流動的自來水沖洗受傷部位, 至少60分鐘。

2、絕對不要把寶寶的受傷部位泡在水裡, 因為化學物質擴散, 容易造成更嚴重的受傷。

3、若眼睛被波及到, 應撐開寶寶的眼睛並以大量的水來沖洗2小時, 之後再送醫治療。

類型三 接觸性燙傷

潛在危險

剛用過的熱水壺、電磁爐沒有遠離小孩, 或者其他發熱體隨意放, 這就大大增加了小朋友接觸性燙傷的機會。 受傷深度與溫度及接觸的時間均有關係, 溫度低但接觸的時間久, 也會造成深度傷口。

處理方法

1、若皮膚為紅色或有水泡時, 則需經過沖水、泡水的過程, 再送醫治療。

2、若皮膚為焦黑或變白如蠟狀時,

Advertisiment
為深度燒傷的徵兆, 可不必經過沖水、泡水的過程, 而直接送醫治療。

類型四 火焰燒傷

潛在危險

爸爸吸煙後喜歡隨手扔掉煙頭, 或者把打火機亂扔。 而媽媽在做飯期間不關閉燃氣, 部分地區仍繼續使用的火爐, 這些都很容易造成寶寶被火焰燒傷。

處理辦法

1、寶寶身上著火時, 可用棉被或大布單包住, 此時切勿讓寶寶奔跑, 以免助長火勢。 如果寶寶能聽懂話, 爸爸媽媽可立即讓寶寶雙手掩住臉部就地臥倒。 臥倒後讓寶寶不斷地滾動或者爸爸媽媽用大塊濕布巾包住滅火。

2、等火熄滅後, 寶寶如果穿著衣服, 可按前述的方法, 讓寶寶先泡到浴缸裡再把衣物脫掉, 接著再用洗臉盆、舀水盆或浴缸中的水浸泡燒傷的部位,

Advertisiment
用自來水大量沖淋, 替傷口降溫。 15分鐘左右的降溫時間即可。

3、燒傷面積大或年齡較小的寶寶, 不要浸泡太久, 以免體溫下降過度造成休克, 而延誤治療時機。 尤其是當寶寶意識不清或叫不醒時, 要趕快送醫院。

提示

1、千萬不要揉搓、按摩、擠壓燙傷的皮膚, 也不要急著用毛巾擦拭, 傷處的衣褲應剪開取下, 以免表皮剝脫使皮膚的燙傷變重。

2、創面不要用紅藥水、紫藥水等有色藥液塗抹, 以免影響醫生對燙傷深度的判斷, 也不要用堿面、醬油、牙膏等亂塗, 以免造成感染或使創面加深。

類型五 電灼傷

潛在危險

家中出現電線老化造成金屬線裸☆禁☆露、電線接頭沒有進行及時的處理等, 這個時候加上爸爸媽媽在看護時稍有疏忽,

Advertisiment
寶寶好奇心強、自我保護的意識還較弱, 如果很可能就會被電灼傷。

處理辦法

1、切斷電源和心肺復蘇

要先切斷電源或用絕緣體將寶寶與帶電物分離開。 當寶寶失去知覺時, 要先檢查呼吸、心跳, 若心跳停止, 應就地立即施行人工心肺復蘇術, 同時儘快通知醫院派醫護人員參加搶救, 待心跳呼吸初步恢復再送醫院繼續搶救。

2、浸泡或直接送醫院

電灼傷後受傷程度較深, 且傷害多在體內, 可不必經過沖水、泡水直接送醫治療。 但若衣服著火燒傷則仍然需以火焰燒傷的方式先處理。

提示

1、對於嚴重的各種燙傷, 特別是頭面、頸部, 因隨時會引起寶寶休克, 應儘快送醫院救治。

2、頭、面、頸部的輕度燙傷, 經過清潔創面塗藥後, 不必包紮,以使創面裸☆禁☆露,與空氣接觸,可使創面保持乾燥,並能加快創面復原。

3、如寶寶有發燒的情況,局部疼痛加劇、流膿,說明創面已感染發炎,應請醫生處理。 4、寶寶燙傷超過體表總面積的5%(每1%體表面積相當於一個手掌大),經過正確的早期急救處理後,都應該去正規燒傷專科治療,以免延誤治療,造成不良後果。

看了以上那麼多種情況,只要對照一下那些潛在危險就會發現其實很多小孩的燙傷都是可以避免的。危險發熱源是否收好?爸爸媽媽是否對小孩進行了充分的教育?爸爸媽媽都小朋友的看護是否有漏洞?各位爸爸媽媽不妨想想這些問題,防範于未然,再考慮如何避免小孩子燙傷

在這裡,給各位爸爸媽媽提供一些預防措施:

1、爸爸媽媽在平時就要對寶寶進行安全意識的培養。如:教會寶寶在使用飲水機時先接涼水再接熱水;洗澡時一定先用手試一試水溫等。

2、爸媽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有心人,注意家中的開水壺不要放在寶寶可以夠到的地方;過燙的用具和食物也一定不要讓寶寶接觸到;電熨斗用完後,要放到安全處等。

3、寶寶可能出現各種燙傷的情況,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如冬季取暖設備的燙傷、暖水袋、開水壺、電熨斗、焰火、生日蠟燭、吃燒烤、火鍋、吸管喝熱飲、飲水機等。

不必包紮,以使創面裸☆禁☆露,與空氣接觸,可使創面保持乾燥,並能加快創面復原。

3、如寶寶有發燒的情況,局部疼痛加劇、流膿,說明創面已感染發炎,應請醫生處理。 4、寶寶燙傷超過體表總面積的5%(每1%體表面積相當於一個手掌大),經過正確的早期急救處理後,都應該去正規燒傷專科治療,以免延誤治療,造成不良後果。

看了以上那麼多種情況,只要對照一下那些潛在危險就會發現其實很多小孩的燙傷都是可以避免的。危險發熱源是否收好?爸爸媽媽是否對小孩進行了充分的教育?爸爸媽媽都小朋友的看護是否有漏洞?各位爸爸媽媽不妨想想這些問題,防範于未然,再考慮如何避免小孩子燙傷。

在這裡,給各位爸爸媽媽提供一些預防措施:

1、爸爸媽媽在平時就要對寶寶進行安全意識的培養。如:教會寶寶在使用飲水機時先接涼水再接熱水;洗澡時一定先用手試一試水溫等。

2、爸媽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有心人,注意家中的開水壺不要放在寶寶可以夠到的地方;過燙的用具和食物也一定不要讓寶寶接觸到;電熨斗用完後,要放到安全處等。

3、寶寶可能出現各種燙傷的情況,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如冬季取暖設備的燙傷、暖水袋、開水壺、電熨斗、焰火、生日蠟燭、吃燒烤、火鍋、吸管喝熱飲、飲水機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