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除造成孩子緊張的一切因素是預防和治療的關鍵
家長發現孩子有咬指甲現象時, 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愛的缺少:是否嘮叨過度?要求是否符合孩子水準?是否過於關注孩子行為順從而忽略孩子內心?等引起孩子產生過大壓力的根源, 以積極的態度尋找引起孩子緊張和憂慮的因素, 並及時改善兒童的生活環境。 平時多給孩子心理上的關注和軀體的接觸, 消除造成孩子緊張焦慮的因素。
2、營造寬鬆的學習生活環境是預防和治療的保障
孩子咬指甲改變需要一個很長過程。
Advertisiment
3、科學的態度與人性化的方法是預防與治療的根本
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 不可採用體罰或大聲訓斥等方式, 更嚴禁粗暴地強行將孩子的手指從嘴里拉出來, 這些行為都會讓孩子產生緊張的情緒, 加重啃咬指甲的習慣。 家長要多觀察, 發現孩子發生啃食牙齒的具體情境,
Advertisiment
2 孩子咬指甲的危害
1、細菌感染
小寶寶在戶外玩耍的時候, 免不了摸這摸那。 沙土、廢棄物等髒東西會夾在寶寶的指甲縫中, 而指甲縫又是有利於細菌滋生的地方。 如果寶寶經常咬指甲, 就會將細菌帶入體內, 引發口腔、消化道、腸道的疾病。 如果寶寶常無故肚子疼, 就要考慮是否是咬指甲引起的。
2、牙齒不齊
寶寶經常咬指甲, 對寶寶牙齒的生長發育也有很大影響。 因為牙齒和嘴唇總是在不正常的閉合狀態,
Advertisiment
3、指甲畸形
咬指甲會造成指甲損傷, 有的寶寶咬得比較深會損傷指甲的甲溝, 使指甲邊緣參差不齊, 引起指甲畸形。 有些還會起肉刺、流血, 造成甲溝炎。
4、鉛超標
如果寶寶接觸了含鉛的物品或玩具, 咬指甲時將鉛帶入體內, 將會引起鉛超標。
3 糾正孩子愛咬指甲的方法
1、一般療法
家長首先應認識到這是一種病症, 單純地採取打罵或懲罰非但無益, 反而會使病情加重。 其次, 要積極尋找引起緊張和憂慮的因素, 並及時改善兒童的生活環境, 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 此外, 應給孩子定期修剪指甲, 防止指甲感染和表皮損傷。
2、心理療法
Advertisiment
主要採用行為限制和正面引導。 所謂行為限制, 即當幼兒咬指甲時, 父母應耐心地教他把手指慢慢地從嘴裡移開, 並用微笑、點頭或誇獎的口吻表示贊允, 通過一件有意義的事或玩具, 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正面引導, 則是對合作的年長兒講清道理, 使其意識到咬指甲是一種行為偏離和咬指甲的危害性, 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是完全可以糾正的。 同時鼓勵患兒多參加集體活動和戶外鍛煉, 發揮自己的潛能, 促進身心健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