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的兒子, 特別喜歡住在農村老家。 每次走在老家的土路上, 他總是開心地跑著跳著, 摸摸路邊的小草, 看看草間翻飛的蝴蝶, 似乎他能從這平常的物件裡發現勝景。 最讓他留戀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養的動物:雞、狗、豬……他仿佛能跟它們對話似的, 每次總能跟這些動物呆上很長一段時間, 或者用小草、小樹枝逗弄它們, 或者輕輕地摸摸它們的身體, 甚至只是簡單地對視。 也許孩子天生跟自然是一體的, 未被社會化的他們總能從自然中獲得快樂。
為了給孩子增加營養, 也為了讓孩子更親近自然,
Advertisiment
剛買來的幾天, 兒子每天都能歡天喜地地撿到雞蛋。 可是好景不長, 其中有一隻雞“紮窩”了。 我想, 這是讓孩子知道小雞是怎麼來的最好機會了。 於是, 我買來種雞蛋, 讓“紮窩”的老母雞孵小雞。 兒子看到這種情形不知道怎麼回事, 好奇地問:“老母雞怎麼了?”我告訴他, 老母雞要孵小雞了, 孩子高興地拍手說:“太好了, 太好了, 我可以看到小雞了。 ”
每天從幼稚園回到家, 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沖到雞窩邊, 把老母雞推開看小雞出來了沒有, 嚇得老母雞渾身的羽毛全都豎了起來, 沖著他“咯咯”地叫個不停, 而他卻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 他對著一堆雞蛋說:“小雞, 小雞你快出來呀!我想死你們了。 ”看到這種情形,
Advertisiment
過了一會, 我發現兒子端著一碗水和一些雞食小心翼翼地向雞窩走去。 他輕輕地推開門, 慢慢地把水和食物放在母雞眼前, 小聲說:“母雞, 你很辛苦, 我給你拿水和吃的來了, 你不用出來找食了……”看到這裡,
Advertisiment
隨後的日子裡, 孩子回到家不再是沖向雞窩推開母雞看小雞了, 而是先拿水和食物悄悄地給母雞端去, 還要和母雞小聲地說幾句悄悄話。 我想:當母雞孵出小雞的那天, 兒子的愛心也被“孵”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