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了該怎麼做

養生之道網導讀:

孩子感冒了該怎麼做?孩子自身抵抗力弱, 如果再加上餵養不當, 外在受涼, 或者缺乏鍛煉等情況, 孩子就很容易感冒。 那麼, 孩子感冒了該怎麼做?

Advertisiment

一、孩子感冒了該怎麼做

對待幼兒感冒發熱不能不重視也不要過度反應。 不要自行給2歲以下嬰幼兒使用非處方感冒藥。 預防為主, 注意病情變化, 特別是體溫變化。

感冒發熱, 首選物理降溫法, 可以採用溫水擦浴等方法。 小月齡寶寶還要注意一點, 發熱時要馬上鬆開包被, 衣服穿得多的要脫一點。 如果物理降溫效果不明顯, 體溫升到38.5℃以上時, 再考慮用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等化學方法退熱。

二、感冒用藥誤區

誤區1:抗生素是感冒良方?

小兒感冒以副流感病毒, 呼吸道融合病毒引起為主, 而抗生素的作用是抑制或殺滅細菌, 多數情況下使用抗生素並不對症, 有些家長把抗生素和感冒藥一同給孩子使用,

Advertisiment
認為這樣雙管齊下, 比較安全。 恰恰相反, 這種做法不但不能提高療效, 濫用抗生素反而造成病情延誤、惡化、體內菌群失調, 增加細菌的耐藥性, 使病毒感染加劇。 但嬰幼兒患者如3天不愈或咽炎、扁桃體炎、體溫和白細胞增高不退, 則可考慮選用適當的抗菌素治療。

誤區2:治感冒, 多管齊下才療效好?

兒童感冒後常見的症狀有發熱、咳嗽、鼻塞、流涕等。 多數兒童感冒藥物均是複方製劑, 各種成份在療效方面會有協同增效的作用, 相互消減不良反應。 如只片面看到某種藥物的側重點, 不合理疊加用藥則會造成劑量過重, 引起藥物間相互不良反應, 減緩或者增加藥物排泄, 損傷肝臟。

誤區3:口服藥的療效沒有注射好?

Advertisiment

衛計委2013年發佈合理用藥十原則中也指出:能口服藥物儘量不要打針。 其實打針或靜脈輸液的療效與口服藥相比無顯著差異, 本著安全用藥的原則, 只要給孩子選用安全對症的小兒感冒產品即可。

誤區4:含有抗病毒成分的感冒藥更好?

市面所售感冒藥一般很少專門針對某種病毒對症製劑, 而且由於引起感冒的病毒有許多種類, 很難確定引起單次感冒的病毒是什麼, 濫用抗病毒藥物, 不僅無助於疾病治療, 相反還可能發生藥物不良反應。 藥監局日前發佈通知指出金剛烷胺類小兒感冒藥因缺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資料, 新生兒和1歲以下嬰兒禁用, 並修訂了成人用藥中兒童的禁忌說明, 一些抗病毒成分對小兒來講弊大於利。

Advertisiment

誤區5:配方基本相同, 治感冒無須買品牌藥?

市售感冒藥往往配方相似。 但是, 由於工藝、設備不同, 各個藥廠出來的感冒藥在純度、安全性和穩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 非品牌藥物很可能增加兒童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 所以家長應該為兒童選擇專為兒童研製的值得信賴的安全品牌, 例如小快克、999小兒感冒藥等大品牌製藥。

誤區6:中藥無不良反應, 可以隨意服用?

一部分人認為中藥歷史悠久, 性情平和, 沒有不良反應, 可隨意服用。 但是科學證明是藥三分毒, 中藥和西藥都有不良反應, 過度的誇大西藥的毒副作用是不正確的。 中藥辨證相對西藥複雜, 感冒有風寒、風熱之分;咳嗽有熱咳、寒咳、外感咳嗽、內傷咳嗽之分,

Advertisiment
用藥時也有寒、熱、溫、涼之分, 若不對症下藥, 反而會加重兒童病情。

誤區7:濫用成人藥?

有些家長發現孩子感冒後, 盲目給孩子服用成人感冒藥或根據自己主觀臆想將成人藥減量給小兒服用。 殊不知, 兒童不是縮小的成人, 成人與兒童服用感冒藥應該劃清界限, 區別對待。 因為小兒體質特殊, 器官發育不完全, 一些成人用藥配方會對小兒造成嚴重毒副作用。

三、預防感冒的方法

1、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調查結果表明, 經常堅持戶外活動的兒童患感冒的機會顯著少於戶外活動少的孩子。

2、衣著要適當:衣服切勿驟增或驟減。 有些父母擔心孩子凍著, 給孩子穿戴過厚過多, 結果常適得其反, 更容易感冒。

3、要吃好早餐:吃好早餐, 體內產生足夠的熱量可增加禦寒能力。

4、飯前、吃東西前一定要洗手:孩子吃食物之前,一定要先把手洗乾淨。大人給孩子食物吃,也不要赤手拿,嚴防經食物傳播感冒。

5、儘量保持室溫相對恒定:室內溫度變化大,可增加兒童患感冒的機會。

6、著涼之後,採取措施:孩子著涼受寒之後,應該馬上到暖室或炕上暖和一會兒,同時喝些熱茶或熱湯或牛奶,如能喝些姜湯則更好。

7、家裡有人感冒,立即隔離:家裡有人感冒,應不准病人與孩子直接接觸,特別是不能面對面坐著,也不可同床睡覺。

8、托兒所有人感冒時,也應隔離:發現有孩子感冒,不能繼續入託、入園。如發生較多的兒童感冒,應對孩子活動場所,進行必要的空氣消毒,開窗換氣、曬被褥。

9、感冒多發或流行時少外出:不要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去,也不要到別人家串門,以防止傳染。

10、積極治療上呼吸道慢性疾病:據研究,患有扁桃體炎、支氣管炎、鼻炎等慢性上呼吸道炎症的兒童,比一般兒童更容易患感冒。

體內產生足夠的熱量可增加禦寒能力。

4、飯前、吃東西前一定要洗手:孩子吃食物之前,一定要先把手洗乾淨。大人給孩子食物吃,也不要赤手拿,嚴防經食物傳播感冒。

5、儘量保持室溫相對恒定:室內溫度變化大,可增加兒童患感冒的機會。

6、著涼之後,採取措施:孩子著涼受寒之後,應該馬上到暖室或炕上暖和一會兒,同時喝些熱茶或熱湯或牛奶,如能喝些姜湯則更好。

7、家裡有人感冒,立即隔離:家裡有人感冒,應不准病人與孩子直接接觸,特別是不能面對面坐著,也不可同床睡覺。

8、托兒所有人感冒時,也應隔離:發現有孩子感冒,不能繼續入託、入園。如發生較多的兒童感冒,應對孩子活動場所,進行必要的空氣消毒,開窗換氣、曬被褥。

9、感冒多發或流行時少外出:不要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去,也不要到別人家串門,以防止傳染。

10、積極治療上呼吸道慢性疾病:據研究,患有扁桃體炎、支氣管炎、鼻炎等慢性上呼吸道炎症的兒童,比一般兒童更容易患感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