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感冒後吃什麼好?

發燒是指任何原因引起體溫升高超過37.5℃0都稱為發燒。 引起發燒的原因包括感染、藥物、腫瘤、自體免疫性疾病、內分泌疾病等。 膳食營養因素(不包括食品安全問題)不是引起發燒的原因, 但合理膳食對於恢復病人的體力, 促進疾病康復有積極作用。

特別注明:本文所講"發燒"主要是針對感冒引起的短期發燒, 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發燒還需就醫遵醫囑。

膳食指導原則

感冒引起的發燒是機體的防禦反應。 發燒時機體處於一種高代謝狀態, 體溫增加, 心跳和呼吸加快, 對營養的需求增加:

能量:發燒時, 為了維持較高的基礎代謝率,

Advertisiment
能量需求增加。

蛋白質:機體在與病菌和毒素搏鬥的過程中, 損失大量白血病和免疫球蛋白, 同時由於機體處於應激狀態, 動員體內儲存的蛋白質分解產生能量, 蛋白質需求量增加。

水:發燒時由於大量出汗, 加上呼吸加快, 呼出的水分增加, 機體對水的需要量大大增加。

維生素C: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抗氧化作用, 發燒時機體對維生素C的需求量增加。

維生素A:發燒時, 多數病人納差、厭油, 易發生維生素A缺乏。 不恰當的飲食禁忌可以加重維生素A缺乏, 甚至導致失明。 如:有些地方至今保留者兒童患麻疹時忌油、忌雞蛋、忌肉的風俗, 引起維生素A缺乏, 造成角軟化、角膜穿孔而引起失明。

鉀、鈉:發燒時大量出汗,

Advertisiment
鉀和鈉的丟失增加。

但發燒病人在疾病期食欲不佳、胃腸功能減退, 所以在調整飲食時應充分考慮到病人的口味, 在不干擾治療的前提下根據病人喜好安排食物。 注意提供清淡、易消化、蛋白質含量高、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少食多餐, 補充足夠的水分。 發燒病人康復期應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 增加肉、蛋、魚、奶的攝入, 補充疾病期造成的虧空, 恢復機體抵抗力。

食譜舉例

早餐:牛奶250克、雞蛋60克、白糖8克, 製成蛋花。 饅頭片50克, 榨菜15克。

加餐:橘汁250克, 餅乾50克。

午餐:雞湯(雞肉100克, 海帶50克, 粉條25克, 湯500克), 米飯100克, 素炒油菜100克。

加餐:桃汁250克, 桃酥50克。

晚餐:酸辣面(麵條100克, 泡薑、泡辣椒、泡蘿蔔各5克, 空心菜葉50克, 香菜、蔥花、醬油、醋、味精適量), 鹹鴨蛋60克。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