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感冒打針還是吃藥?

家長不良習慣成致病因

為什麼進入12月以來, 感冒小患者會出現發病高峰? 這與小孩身體較弱, 難以適應秋冬劇烈天氣變化有關。 特別是像現在忽冷忽熱忽晴忽雨的時節, 溫度、濕度差異非常大, 孩子身體抵抗力差了, 各種外來物質容易入侵。 而呼吸道包括鼻子、嘴巴是暴露在外的, 外來物質最容易入侵, 所以呼吸道疾病往往首當其衝。

現在家長對於孩子穿衣過分講究, 導致孩子冷了熱了不會主動增減衣物, 加之學齡前的孩子運動量大, 容易出汗, 家長又喜歡幫孩子脫掉外衣, 導致孩子感冒高發。

Advertisiment

家長糾結打針還是吃藥

目前家長在小兒流感防治上主要有兩大認識誤區, 即濫用藥物、輸液。 根據統計, 有半數以上小患者就診前, 家長就已自行給孩子服用過1-2種抗生素。 但流感的治療主要為對症處理, 一般病人選用銀翹散、荊防敗毒散、桑菊飲等即可, 抗生素應在醫師指導下合理使用。 另外, 小兒流感如有高熱不退、嘔吐腹瀉、脫水酸中毒, 需經靜脈途徑給藥, 當然可以輸液, 但大多輕型病例多飲水或進半流飲食即可, 切不可隨意輸液。

有些家長在孩子感冒後仍然讓其堅持上學或考試, 以至個別患兒在流感症狀消失後留下心臟損害, 這也是不可取的。 流感不僅僅是一個上呼吸道的局限性炎症, 而是一個全身性疾病,

Advertisiment
完全恢復需要1-2周時間, 而臥床休息可減輕體力消耗, 避免繼發感染, 同時也可隔離患兒, 避免病原擴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