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感冒發燒 藥究竟吃還是不吃?

感冒發燒是一種常見疾病, 不僅成人如此, 對於年齡尚過幼小的嬰幼兒寶寶來說更是如此。 孩子抵抗能力較差, 很多家長都覺得, 感冒發燒對於孩子來說就像是家常便飯, 時時都在發生。

不管是單獨性的感冒, 還是病毒性的感冒引起發燒, 總之家長的第一反應不是上醫院去打點滴就是自行在家裡買感冒退燒藥解決。 但是, 家長朋友們, 你們是否想過, 這些藥物對孩子將會帶來的影響呢?

孩子感冒就一定要吃藥嗎, 發燒一定要在退燒藥的幫助下才能解決嗎?是藥三分毒這個道理誰都懂, 但是面對生病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很多家長又覺得無可耐何, 別無選擇。

感冒是病毒引起, 引起感冒的病毒很多,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稱為流行性☆禁☆感冒(流感), 由其他病毒引起的稱為普通感冒, 小兒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兩者症狀相似, 卻是兩種不同的疾病。

普通感冒是自限性疾病, 只要注意多喝水和休息, 一般五到七天就會慢慢緩解而自愈,沒必要用藥, 只有在發熱很高, 症狀較重的可吃點緩解症狀的感冒藥即可。 但, 這樣作有時很難說服家長。

目前沒有能針對感冒病毒的抗病毒藥物, 抗生素治不了感冒, 也不能有效地預防肺炎等併發症的發生。 感冒藥雖多, 但都只是“治標”, 其有效成分都不出這幾種:退燒和緩解頭痛的藥是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製劑,

Advertisiment
減少鼻粘液分泌和緩解鼻塞用抗組胺藥如馬來酸氯苯那敏(也叫撲爾敏), 減輕鼻粘膜充血用偽麻黃堿, 止咳用右美沙芬。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老少皆宜、經濟實惠、合理使用安全性高的退燒藥是兩個經典口服老藥:“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 但這兩種成分對小孩也並非絕對安全的, 尤其是對小孩

感冒藥雖多, 其有效成分都不外乎這幾種:退燒和緩解頭痛的藥是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製劑, 減少鼻粘液分泌和緩解鼻塞用抗組胺藥如馬來酸氯苯那敏(也叫撲爾敏), 減輕鼻粘膜充血用偽麻黃堿, 止咳用右美沙芬。

下面曬曬其用法和副作用。

●對乙醯氨基酚:退燒藥首選, 適用於3月齡以上的兒童和成人。

Advertisiment
常用製劑有撲熱息痛、必理通或泰諾林等, 都是含單一有效成分“對乙醯氨基酚”的退燒藥。 對乙醯氨基酚兒童的日常最大用量為每4小時一次, 每次15mg/kg, 一日最多四次。 成人劑量為每次500mg, 每4—6小時一次, 一日最多4次, 一日最多3000mg。 對乙醯氨基酚孕期和哺乳期的婦女都可以使用, 不會傷害胎兒。


此外, “對乙醯氨基酚”也常與其它藥物混合製成一些感冒複方製劑, 如兒童用的氨酚烷胺顆粒、氨酚黃那敏顆粒、氨酚麻美糖漿、成人用的百服甯、白加黑感冒片等。 對乙醯氨基酚合理劑量下使用是安全性的, 但過量會造成肝損傷。 如果服用單一成分的對乙醯氨基酚退燒, 如同時也服用複方的感冒藥, 就很容易藥品疊加導致對乙醯氨基酚過量,
Advertisiment
因此服藥前要仔細核對成分。

●布洛芬:適用於6月齡以上的兒童和成人, 蠶豆病患者應避免使用“對乙醯氨基酚”, 可以使用“布洛芬”。 對乙醯氨基退燒無效的患者, 也可以考慮換成布洛芬退燒。 以布洛芬為單一有效成分的藥有美林、芬必得等。 布洛芬兒童的日常最大用量為每6小時一次, 每次10mg/kg, 一日最多4次。 成人常規用量為每次200mg-400mg, 每6-8小時一次, 一日最多4次, 一日最大劑量2400mg。

布洛芬退燒作用比較強, 退燒會伴大量出汗, 應用時注意防止脫水。 同時, 布洛芬通過腎臟排泄, 按推薦劑量使用安全, 但過量容易造成腎損傷, 腎功能不好者要慎用。 美林布洛芬還可能誘發哮喘, 對於有哮喘的寶寶應慎用。

怎麼處理兒童感冒發熱等症狀呢?

一般發熱首先物理降溫,

Advertisiment
如鬆開衣服散熱、頭部冷敷、溫水擦拭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表淺處, 尤其是2個月以內的小兒單純散包即可降溫, 不要用酒精擦拭, 尤其是兒童, 酒精容易透過兒童稚嫩的皮膚吸收導致酒精中毒。 如發熱較高或物理降溫不能奏效的再用藥物降溫。

小兒常用退燒藥有三種製劑是美林口服液, 其成分是布洛芬, 第二是百服甯, 其成分是對乙醯氨基酚, 第三是泰諾林, 它是非那西丁在體內的代謝產物, 主要成分同百服寧。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 即使這三種藥在2歲以下孩子還是慎重應用為宜。

另外用前要閱讀說明書, 瞭解其成分構成, 記住:能用一種退燒藥就不要用兩種, 或是一日只需服用兩、三次退燒藥就能退燒時, 就不用另一種藥,因每增加一種藥品,就使治療的風險增加一倍,同時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很難鑒別是哪種藥物導致的。

吃藥退燒時要多喝水,加快排泄有利於帶走體內熱量。同時,吃藥降溫的同時最好也配合物理降溫的手段。

不適於孩子用的退熱藥有:

1)複方氨基比林又叫安痛定,該藥可導致外周血中白細胞減少,還會使孩子出汗過多,體溫驟降而發生虛脫。

2)撲熱息痛,可損害肝臟,2個月以內嬰兒禁用。

3)水楊酸鹽(例如阿司匹林)有導致胃腸道出血、促發哮喘等,小兒禁用。

多喝水也可減輕鼻塞並防止脫水。多休息可以增加抵抗力、縮短病程。如果發現持續高燒、呼吸困難或感冒一周後還沒好轉,就要去醫院了。

感冒雖然有時能併發肺炎,但這和吃不吃感冒藥沒有關係,和感冒的發熱高低也沒關,並沒有哪種感冒藥能夠預防肺炎。現在一有感冒就又用抗生素、又輸液草木皆兵,實屬過度治療,感冒看醫生主要的目的是判斷是不是感冒?感冒有沒有併發症?小兒感冒雖發熱,但只要不抽風,沒有併發症,就不必擔心。

中藥治療感冒效果不錯,要根據風寒、風熱、傷暑等病因的不同進行辨證治療,風寒感冒選用風寒感冒沖劑;風熱感冒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顆粒等;暑濕感冒可用藿香正氣口服液。

附:這是2013年05月31日美國的研究的報告擇錄,只供參考。

為什麼不該給寶寶吃感冒藥?美國兒科專家研究調查的資訊稱:儘管專家警告稱給幼兒服用止咳和感冒藥不安全,但仍有近半數的美國家長在使用這些非處方產品。

即使知道感冒藥有副作用,很多父母還是會在寶寶感冒時給他們吃這些藥。這樣做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研究人員上月發佈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42%的家長給四歲以下的孩子服用止咳藥,44%的家長稱,他們使用止咳和抗感冒的多療效藥,四分之一的家長稱他們使用解充血藥。此項調查是在這類藥品的包裝上開始標注低齡兒童慎用說明的五年之後展開的。

這些藥品在美國2008年開始受到嚴格審視,當時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簡稱FDA)建議,兩歲以下兒童不應該服用這些藥物。在此之前一年,該機構一個顧問委員會稱,六歲以下兒童不應該服用這些藥物。

該委員會認為,沒有證據顯示這些藥對幼兒有效,而FDA藥品安全官員曾表示,其中一些藥物可能有副作用,並與部分死亡事故存在關聯,這些情況主要發生在年紀很小的患者身上,而且通常是過量服用。

製藥公司同意在藥品包裝盒上標注四歲以下兒童禁用的警告。如今,鎮咳藥右美沙芬、解充血藥苯福林和偽麻黃鹼的包裝盒上就標注了警告。含有抗組織胺的藥物對六歲以下兒童禁用。

“鼓勵所有家長閱讀每一種兒童藥品的標籤,並遵照標籤說明確定合適的用法和劑量”。

醫生們表示,有時候(這樣提倡)他們很難說服家長。

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藥品委員會主席弗拉塔雷利(Daniel Frattarelli)稱:“家長用這些藥是因為他們的孩子病了,他們想(為孩子)做點什麼。”他建議不要用藥。

就不用另一種藥,因每增加一種藥品,就使治療的風險增加一倍,同時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很難鑒別是哪種藥物導致的。

吃藥退燒時要多喝水,加快排泄有利於帶走體內熱量。同時,吃藥降溫的同時最好也配合物理降溫的手段。

不適於孩子用的退熱藥有:

1)複方氨基比林又叫安痛定,該藥可導致外周血中白細胞減少,還會使孩子出汗過多,體溫驟降而發生虛脫。

2)撲熱息痛,可損害肝臟,2個月以內嬰兒禁用。

3)水楊酸鹽(例如阿司匹林)有導致胃腸道出血、促發哮喘等,小兒禁用。

多喝水也可減輕鼻塞並防止脫水。多休息可以增加抵抗力、縮短病程。如果發現持續高燒、呼吸困難或感冒一周後還沒好轉,就要去醫院了。

感冒雖然有時能併發肺炎,但這和吃不吃感冒藥沒有關係,和感冒的發熱高低也沒關,並沒有哪種感冒藥能夠預防肺炎。現在一有感冒就又用抗生素、又輸液草木皆兵,實屬過度治療,感冒看醫生主要的目的是判斷是不是感冒?感冒有沒有併發症?小兒感冒雖發熱,但只要不抽風,沒有併發症,就不必擔心。

中藥治療感冒效果不錯,要根據風寒、風熱、傷暑等病因的不同進行辨證治療,風寒感冒選用風寒感冒沖劑;風熱感冒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顆粒等;暑濕感冒可用藿香正氣口服液。

附:這是2013年05月31日美國的研究的報告擇錄,只供參考。

為什麼不該給寶寶吃感冒藥?美國兒科專家研究調查的資訊稱:儘管專家警告稱給幼兒服用止咳和感冒藥不安全,但仍有近半數的美國家長在使用這些非處方產品。

即使知道感冒藥有副作用,很多父母還是會在寶寶感冒時給他們吃這些藥。這樣做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研究人員上月發佈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42%的家長給四歲以下的孩子服用止咳藥,44%的家長稱,他們使用止咳和抗感冒的多療效藥,四分之一的家長稱他們使用解充血藥。此項調查是在這類藥品的包裝上開始標注低齡兒童慎用說明的五年之後展開的。

這些藥品在美國2008年開始受到嚴格審視,當時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簡稱FDA)建議,兩歲以下兒童不應該服用這些藥物。在此之前一年,該機構一個顧問委員會稱,六歲以下兒童不應該服用這些藥物。

該委員會認為,沒有證據顯示這些藥對幼兒有效,而FDA藥品安全官員曾表示,其中一些藥物可能有副作用,並與部分死亡事故存在關聯,這些情況主要發生在年紀很小的患者身上,而且通常是過量服用。

製藥公司同意在藥品包裝盒上標注四歲以下兒童禁用的警告。如今,鎮咳藥右美沙芬、解充血藥苯福林和偽麻黃鹼的包裝盒上就標注了警告。含有抗組織胺的藥物對六歲以下兒童禁用。

“鼓勵所有家長閱讀每一種兒童藥品的標籤,並遵照標籤說明確定合適的用法和劑量”。

醫生們表示,有時候(這樣提倡)他們很難說服家長。

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藥品委員會主席弗拉塔雷利(Daniel Frattarelli)稱:“家長用這些藥是因為他們的孩子病了,他們想(為孩子)做點什麼。”他建議不要用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