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 天氣變化多端忽冷忽熱, 很多市民出現了感冒、發燒症狀, 尤其是孩子, 更容易“中招”, 正因為如此, 最近醫院輸液室人滿為患。 不過, 專家提醒, 孩子發燒, 家長不要患上“恐熱症”, 否則很容易讓孩子多掛不必要的水。
孩子發燒家長怕燒壞腦子
小兒由於免疫功能較弱, 容易發生感冒進而出現發燒症狀。 因為嬰幼兒的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不穩定, 所以發燒是小兒感冒最常見的體表症狀。 “很多家長擔心發燒會燒壞腦子, 這是一種主觀想像, 對兒童發燒的過分擔心其實是一種‘恐熱症’。 ”專家表示, 感冒發燒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
Advertisiment
不主張多用打針退燒
對於小兒感冒發燒, 如果在38.5℃以下, 屬於低燒, 可以採用退熱貼、涼袋、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溫方法。 也可以選用一些中藥退燒藥, 如瓜霜退熱靈、羚羊角口服液等。 如果超過39℃, 則可選擇西藥退燒藥, 如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等, 近年來已不主張多用臀肌打針退燒。 退燒藥往往只能使孩子短期內退燒, 藥效週期一過, 又會出現反復,
Advertisiment
專家還表示, 這個季節小兒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 病毒感冒其實沒有特效藥, 而且, 患感冒其實是自身免疫能力的鍛煉過程, 感冒是一種自限性疾病, 要靠自身免疫系統防禦的調節, 一般感冒的病程需要3-7天, 所以家長在感冒發燒用藥上不必過於著急, 一般建議家長在家對症治療觀察兩三天, 如果還不退燒或發燒較頑固, 再上醫院進行系統的檢查診治。
掛水不應該成治療首選
孩子一感冒發燒家長就用上抗生素, 專家指出, 這是很不可取的。 普通感冒千萬不要濫用抗生素, 因為抗生素對病毒感冒不但無效, 用多了反而會干擾機體免疫或者帶來一定的副作用。
Advertisiment
有部分患兒存在細菌感染, 醫生會根據病情給予口服或靜脈抗生素治療。 專家表示, 現在有不少患兒家長對濫用注射劑的危害性認識不足, 習慣將靜脈給藥作為首選, 患兒家長往往主動要求“吊針”, 甚至錯誤地把葡萄糖當作“補藥”, 其實, 十瓶點滴液, 不如一碗熱稀飯加生薑、冰糖的營養。 而且, 專家提醒, 不管何種疾病, 治療時肯定是能吃藥不打針, 能打針不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