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感冒發燒要輸液嗎?

近來兒科醫生反對感冒輸液的呼聲越來越高, 家長們雖然逐漸意識到這一問題, 但當孩子感冒發燒的時候, 有些家長還是會寄希望於輸液快速退燒。 小編今天就來告訴大家, 為什麼醫生反對一感冒就輸液。

先來看看感冒的分類及表現

病毒性☆禁☆感冒

發病率:90%以上

傳染性:較強, 經由飛沫傳播

臨床表現:體溫38.0攝氏度以下, 頭痛、咽痛、全身不適, 噴嚏、流清涕、眼結膜出血、咽後壁出血等卡他症狀。

化驗檢查:白細胞總數正常, 中性粒細胞正常, 淋巴細胞升高, 大於30%;

細菌性☆禁☆感冒

發病率:占極少數

傳染性:較弱

臨床表現:體溫39.0攝氏度以上,

Advertisiment
全身症狀重, 扁桃體紅腫、嚴重時有膿性分泌物;咳嗽、咯黃痰或"白豆豆"痰;

化驗檢查:白細胞總數高、中性粒細胞升高、淋巴細胞在30%以下;使用同樣的退熱劑, 退熱效果差, 全身症狀無明顯改善。

為什麼輸液感冒沒有用?

1、感冒病程一般約5-7天, 吃藥或輸液只可緩解症狀, 並不能縮短病程。

2、90%以上的感冒為病毒性的, 目前沒有靜脈注射的抗病毒藥。 輸液治療感冒, 是在葡萄糖溶液中添加抗生素, 對病毒性☆禁☆感冒沒用。

認為"輸液療效好"的原因

1、輸入靜脈中的成分絕大部分為生理鹽水, 可使機體補充大量水分, 所以, 每次輸液以後人會感到"舒服"。

2、輸液是藥液直接輸入到血管內, 隨血液迴圈被人體吸收, 減少了胃酸對藥物的破壞,

Advertisiment
效果比較直接, 但這只是表面現象, 並不會縮短病程。

寶寶一生病就輸液的3大危害:

1、加重肺部負擔

人體最窄處的毛細血管不超過10毫微米, 一旦輸液藥品微粒過大, 就會在血管內造成堵塞。 藥品進入血液後, 直徑大於毛細血管最窄處的顆粒都會被肺過濾出來, 停留在肺裡, 致使肺形成纖維化, 呼吸能力就會下降, 同時可能影響全身氧的供應。

2、產生耐藥性

常輸液還有可能成為一種"輸液病", 與口服藥物相比, 輸液的過敏反應概率更高、更易產生耐藥性, 導致以後再得同樣的病, 若不輸液就不易治癒。

3、不良反應速度快

口服藥物通過消化系統進入血液, 過程比較緩慢, 造成的不良反應較輕, 一些可能引起不良反應的雜質在消化道裡就被分解或過濾掉了。

Advertisiment
當靜脈注射給藥時, 藥物直接進入血液迴圈, "又快又猛"地造成發燒、皮炎、皮疹等不良反應, 嚴重的甚至會導致休克或者死亡。

"能吃藥就別打針, 能打針就別輸液"

若孩子出現中低度發熱, 精神狀態比較好, 可以在家裡觀察;

可使用溫水洗澡、溫水拭浴等物理降溫法説明降溫;

當物理降溫效果不好, 孩子體溫超過38.5度時, 可給孩子服用退燒藥, 或根據症狀選擇相應的兒童感冒藥。

如何給寶寶選擇兒童感冒藥?

1、咽痛、發熱、肌肉酸痛, 選用解熱鎮痛藥撲熱息痛------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衛生部急性呼吸道感染(ART)委員會推薦首選。

2、咳嗽可選擇氫溴酸右美沙酚, 被WHO和美國FDA推崇使用。

3、鼻塞、流涕、打噴嚏等卡他症狀,

Advertisiment
常用藥物有偽麻黃堿和撲爾敏。

4、退燒:泰諾林、美林、臣功再欣、小兒退熱貼、布洛芬混懸液

5、如果孩子感冒具有以上一種或幾種組合症狀, 則具有通鼻、止咳、鎮痛、退熱作用的兒童感冒藥是正確的選擇。

注意事項

(1)緩解感冒症狀要儘量只吃一種藥, 針對症狀選擇含有相應治療成分的藥品。

(2)多個症狀同時出現時, 要針對症狀選擇含有相應治療成分的複方感冒藥。

(3)含有同類成分的不同感冒藥不要同時服用, 比如"艾暢"和"惠菲寧", 同時服用可致鼻粘膜減充血成分偽麻黃堿過量中毒, 同時止咳成分右美沙芬也有過量可能。

(4)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嚴格把握藥量。

孩子感冒後, 出現哪些症狀應去醫院就診?

1、出現發熱症狀,

Advertisiment
伴隨精神狀態不好, 或咳嗽比較厲害;

2、高熱(體溫在39 攝氏度以上), 甚至是持續的高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