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感冒護理四個誤區

誤區一:感冒發燒後要多穿衣服捂著。

很多家長認為, 把孩子的汗捂出來, 感冒就好了。 其實, 3歲以下的孩子自身體溫調節能力很弱, 特別是在感冒發燒時, 體表溫度更高。 這時家長要做的, 是幫孩子散熱, 保證溫度降下來才是關鍵。 反之, 如果此時捂得過嚴, 孩子很容易虛脫。 因此, 入秋降溫後要及時給孩子增添衣物, 一旦感冒特別是發燒後, 反而不要再給孩子加衣服了。

誤區二:一咳嗽就要吃止咳藥。

咳嗽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 如果孩子平時咳嗽兩聲, 不影響吃飯和睡覺, 多喝點水即可。 如果咳嗽影響了正常入睡、飯後咳嗽會引發嘔吐時,

Advertisiment
才應考慮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止咳藥。

誤區三:孩子可以減量服用成人感冒中成藥。

常能見到一些家長, 給寶寶服用成人的感冒沖劑、清熱膠囊等中成藥, 家長認為只要減少一點劑量就行了。 殊不知, 由於孩子肝腎等代謝器官尚未發育完全, 成人能用的藥物, 對兒童未必安全, 中藥也一樣。 不僅影響療效, 弄不好還會損傷孩子的健康。

誤區四:有沉重鼻音就是感冒了。

3歲以下的幼兒, 喘氣時常能聽到鼻子裡發出呼嚕聲, 與成人感冒後的症狀相似, 不少媽媽就以為寶寶感冒了。 其實, 這只是寶寶鼻腔內的分泌物積累過多, 影響呼吸的一種表現。 寶寶自理能力差, 不會隨時清理鼻腔分泌物,

Advertisiment
因此家長應養成每天幫寶寶清潔鼻腔的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