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寶寶在某個時期對某樣物品產生依戀, 比如玩具, 小手帕, 枕頭之類的, 如果寶寶一時看不到自己心愛的物品就會煩躁不安, 甚至是大哭大鬧。 其實, 這就是典型的戀物表現。
不同年齡不同依戀2歲之前 寶寶在媽媽的乳☆禁☆房上體驗到了身體的溫暖和媽媽的愛, 從而獲得了對環境的基本信任, 建立了對這個世界的安全感。 因此, 乳☆禁☆房成了媽媽的象徵, 這是寶寶依戀媽媽乳☆禁☆房的重要原因。
3~4歲 長時間咬奶嘴會影響寶寶上下齶的咬合度、牙齒發展以及語言學習,
Advertisiment
5~8歲 如果家長發現寶寶沒有攜帶玩偶, 就會拒絕出門或上學, 甚至為此在學校與同學爭吵, 阻礙了人際關係發展時, 家長就要及時介入, 幫助寶寶改掉這個習慣。
5大物品, 寶寶最依戀奶嘴 當寶寶對外界環境缺少安全感時, 媽媽的乳☆禁☆房會給他帶來一種溫暖又安全的感覺, 而同乳☆禁☆房一樣, 安撫奶嘴也一樣讓寶寶產生陪伴感和安全感。
毛毯 毛毯是僅次於奶嘴, 最容易讓寶寶迷戀的物品, 特別是長期使用的舊毛毯, 因為摩擦毛毯能給寶寶帶來溫暖的觸覺聯想, 還能讓寶寶聯想到媽媽的輕柔細語。
手指頭、玩具 當寶寶能夠自己掌控物品時,
Advertisiment
柔軟物品 寶寶對某些物品的觸感非常在意, 例如毛巾、被子、手套和玩偶等, 柔軟的觸感會讓寶寶感到非常舒服, 讓寶寶身心愉悅輕鬆。
照顧者的身體 主要照顧者身體的某個部位也會成為成為寶寶依戀的地方, 例如有些寶寶會玩著媽媽的頭髮或者摸著媽媽的耳垂才會安心睡覺。
寶寶戀物, 如何看待CASE1 晨晨5歲了, 不管到哪裡都會帶著自己的玩具, 比如外出時, 如果忘記了帶, 他一整天都會煩躁不安, 但如果帶著玩具, 他就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不與外面接觸。
分析:這是一種比較消極的情況,
Advertisiment
Tips:一般來說, 如果孩子對物品的依戀只要不影響生活作息, 家長無需太擔心。 但如果孩子依戀物品的行為比較極端時, 家長就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深入瞭解孩子的內心想法。
CASE2 雯雯今年4歲了, 前段時間因為生病需要住院, 但雯雯在醫院一直鬧彆扭, 感到煩躁不安, 直到家裡人將她的日常用品, 如被褥、枕頭、玩具之類的物品帶去醫院, 她才平靜下來。
分析:這是一種非常積極的情況, 對雯雯來說, 生病住院不僅要承受生理上的痛楚, 還要與親人分離, 她需要通過熟悉的物品尋求心理上的安慰。
Advertisiment
Tips:當孩子面對生活環境的巨大變化, 或者遭遇重大創傷時, 依戀物品會給孩子帶來一種積極的作用, 這時家長不應該干涉孩子的行為, 要讓她通過物品消除內心的恐懼不安。
如何戒除戀物行為多擁抱孩子 無條件的擁抱能夠給孩子積極的暗示。 經常與父母擁抱的孩子, 通常不會將玩具等物品視作他的精神寄託。
睡前安撫 所有的孩子都會害怕黑暗和噩夢, 很多孩子都是在入睡前的害怕中染上戀物癖, 所以, 即使和孩子分床睡, 家長在孩子睡覺前應該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
多準備遷移載體 當孩子對某個物品(如枕頭或玩偶)產生依戀時,
Advertisiment
分散戀物情結 家長要多為孩子提供與外界接觸的機會, 讓孩子認識更多的事物, 以此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用不同的興趣愛好代替孩子的戀物情結。
媽媽注意 有些媽媽害怕寶寶總是黏著她, 於是想通過玩具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而有些媽媽則覺得寶寶整天抱著玩偶, 顯得寶寶太嬌氣, 甚至會導致孩子忽略自己。
其實, 不論寶寶戀人還是戀物, 都體現出孩子內心的想法需要關注, 需要安全感。 因此, 在寶寶的依戀期, 媽媽要恰當處理, 萬萬不可強制性去干涉孩子, 這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