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成了“小結巴”未必是病

兒童口吃, 未必是病

口吃, 俗稱結巴。 成人口吃是病, 有時還遭人恥笑。 幼兒口吃常見, 卻未必是病。 幼兒時期出現的口吃現象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口吃, 一般稱為“發育性不流利”。 這種口吃常發生於5歲前, 是暫時性的言語不流利, 主要是與這一時期語言發育的特點有關。

兒童的口吃很少發生在單詞階段, 也就是說, 當一個孩子只會用單詞表達的時候是不會出現口吃現象的, 他們可以說得很流利。 當兒童語言發展到要將單詞組合成詞組或句子的時候, 才會出現口吃現象。 所以, 兒童學習語法的階段是“發育性不流利”的主要發生時期。

Advertisiment

口吃現象最早可在18個月出現, 即語法開始發展的時候。 當兒童已經熟練掌握了句法規則, 口吃現象就自然消失。 大約80%的發育性不流利能自然消失。 當然, 孩子成大以後, 會不會口吃, 這與環境因素有關, 也與遺傳因素有關。

與孩子說話, 聽他慢慢說完

如何更好地幫助兒童順利渡過這一階段, 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庭成員的配合, 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1.不要隨便給孩子戴上口吃的帽子

孩子在語言學習過程中, 往往有不成熟不流利的語言表達, 家長應仔細觀察, 冷靜判斷孩子是否屬於“口吃”。 即使是也不要著急, 更不要讓孩子知道。 如果僅僅是語言流暢度障礙, 您只需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輕鬆的環境,

Advertisiment
就會自然消除。

2.耐心傾聽孩子講話的內容, 而不是聽他講得是否流利;對他的講話內容做出反應, 而不是對他的口吃做出反應。

3.讓孩子將所想的表達出來, 不要打斷、催促他, 讓他使用自己的詞彙。 在孩子表達不出恰當詞彙的時候給予一些提示。 一定要避免對孩子說:“跟我這樣說”, “不要這樣說”(模仿孩子的口吃發音), 這樣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壓力, 有可能使口吃更嚴重。

4.慢慢地、平靜地重複孩子所講的內容, 並隨之作出應答。

5.在對孩子的話作出應答前等待1~2秒, 以幫助他穩定情緒。

6.每天至少花5分鐘時間與孩子談話, 做到語速緩慢、語言簡單、輕鬆愉快, 這既是示範慢速、流利言語的好方式, 有可説明兒童掌握句法規則。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