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成長別期望“種瓜得瓜”

我們的孩子在生活上嬌氣十足, 在性格上我行我素, 在人際交往上以自我為中心, 在面對挫折時不知所措。

我們看到, 一個12歲的孩子竟然不知道怎樣剝皮吃熟雞蛋, 因為剝雞蛋皮的工作從來都是父母代勞的。 一個十七歲的孩子, 打死自己的親生父親, 只是 因為父親沒有及時給他一百元壓歲錢。 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 整日遊手好閒靠“啃老”度日, 因為父母在他心目中就是取款機。 既然有了提款機, 還需要工作嗎?父 母變成了孝順的父母, 孩子變成了忤逆孩子。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有一次, 一對父母帶著孩子來我這裡諮詢,

Advertisiment
孩子成績很差, 父母擔心孩子不能考上高中, 所以想讓我跟孩子談談讓他有點緊迫感, 努努力至少要能考上高中。

孩子是隨著父母一起進來的, 有一個大書包由爸爸拿著。 坐了一會兒, 媽媽想起來孩子沒有吃早飯, 於是忙不迭地去附近的肯德基給他買吃的。 孩子很內 向, 問一句答幾個字, 有時候乾脆就是沉默, 只有爸爸在一旁替他回答。 早飯買來了, 孩子有了點笑臉, 問媽媽有沒有買烤雞翅。 媽媽臉色一變, 口裡連說:“對不 起, 我忘記了, 對不起!”孩子一臉怒氣, 推門而出, 媽媽也緊跟著出去了。

爸爸很尷尬地看著我, 跟我說:“這個孩子讓我們操了很多心, 只是希望他能好好讀書, 其他什麼都不需要他做,

Advertisiment
不誇張地說, 冬天的衣服我們都是要捂 暖和了才給他穿, 起床後洗臉水打好, 牙膏都是擠好的。 我們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為什麼他就是不理解?”這位爸爸的疑惑也是很多家長的疑惑。

為什麼孩子不能理解我們的一番苦心?為什麼父母做得越多, 錯得也越多呢?我想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要轉變一個觀念:孩子是你生的, 但是孩子不是你的 私有財產。 父母常常把孩子當成私有財產, 把孩子當成是生命的下一段延續。 孩子是要繼承我們的意願, 彌補我們生命中的遺憾的。 於是我們對孩子有非常多不合理 的期望, 於是我們管得太多, 安排太多, 甚至開始安排他的終身。

曾經有這樣一個極端的案例:美國兒童塞達斯的母親是哈佛大學心理學的榮譽教授,

Advertisiment
在小塞達斯出生之前, 她就準備在兒子身上進行一系列的試驗計畫, 傾盡權力來培養他成為天才。 小塞達斯剛出生, 母親就在小床周圍掛滿了英文字母, 並且在兒子身邊不斷發出字母的聲音。 接著又用多類教科書代替了兒童玩具, 于 是塞達斯從小就被幾何、地理和外語所包圍, 整個嬰幼兒時期成了他獨自苦讀的過程。

塞達斯6個月會認英文字母, 兩歲能看懂中學課本, 4歲已經發表了3篇500字的文章。 13歲, 他被哈佛大學破格錄取, 儘管他早慧聰明, 但過分加 壓使得他的神經系統開始失常, 他經常在不該笑的時候咯咯發笑。 14歲被作為精神病患者送進醫院。 雖然痊癒後, 他以優異的成績從哈佛畢業,

Advertisiment
但他對母親的實驗 和整個世界懷有強烈的反感, 他突然離家出走, 在商店當了一名普通的營業員, 和他母親的期望南轅北轍。

由於父母覺得孩子是自己的, 所以事事都要大包大攬, 對孩子的關懷無微不至, 怕他經歷父母的曲折, 怕他吃了父母的苦, 怕他承受不起風雨, 也讓他肩負父母過多的期望。 最後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不能擔負責任、事事依靠父母、不快樂、不幸福的人。

教育家蒙台梭利說:“每一個獨立了的兒童, 他們懂得自己照顧自己, 他們不用幫助就知道怎樣穿鞋子, 怎樣穿衣服, 怎樣脫衣服, 在他的歡樂中, 映照 出人類的尊嚴;因為人類的尊嚴, 是從一個人的獨立自主的情操中產生的。 ”雖然孩子是母親懷胎十月生下來的,

Advertisiment
靠父母辛勤養育才能長大成人, 但是孩子作為獨立 的人, 他應該是擁有獨立人格, 將能承擔自己責任的人。

如果我們真的愛我們的孩子, 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不要去“霸佔”他, 我們只是有機會照顧他而已。 我們經常需要成為一個旁觀者, 我們需要的是為他們 的成長鼓掌, 我們需要的是扮演好一個陪伴孩子長大的父母。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 他不屬於任何人, 他屬於整個世界。 他不能依靠任何人, 他只能依靠他自己。 他 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 他也只能和我們一樣, 一步一步、曲曲折折地走向成熟。

陳禾, 退休教授, 親子教育專家

“心智成長”是嬰幼兒綜合素質的發展。 也許不少家長一路來都接受著一種“種瓜得瓜”的論調, 所以認為要孩子記憶力好,從會說話開始就讓他背誦古 代經典;要數學好,就去上奧數班;要考試成績好,就反復不停地寫作業做同步練習。這種做法,就像我小時候爸媽認為讓我多吃豬腦就腦力好,多吃大蒜,算術就 能頂呱呱一樣可笑。

我說的“心智成長”就不可能種瓜得瓜,甚至經過一番努力,表面上看似乎一無所得。為什麼?心智成長包括了兩個層次:它的內核是腦力開發,包括透 過五感刺激與動作鍛煉,加速、加強大腦神經回路的發展,優化感覺統合,直接散發出來的成就就是“能力”。所以才有了第二個層面的“學習”,通過循序漸進的 訓練手段,在體驗中獲得觀察力、辨析力、思考力、想像力和解決難題能力的逐步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越來越強,這些能力積累起來,就是孩子具備的 “能量”。

這個分析過程,我一直沒有說出口的其實只有一個詞:“Feeling”。用漢語說,勉強可用“感覺”來表達。“Feeling”就是促進成長的“驅動器”,也可以說是“能量”的嗅吸器。

讓孩子鑄就足夠的能量——這個心智成長的過程非常複雜,但也可以說是很簡單。所以複雜,是因為家長的教育理念過時或不正確,教育手段粗暴或不適 用,以至於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家長都是新爸新媽,育兒經驗全是來自兒時的記憶或對朋友、鄰居的觀摩借鑒,這些脫離孩子的生活環境及不同社會價值的教 養方式方法,經常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以致最後變得不可收拾。

從“教育”的目標來設計教育過程,而且當你能夠站在一個相對客觀的高度來進行思考,你就會發現:要求教育手段的可行和有效,這個過程就必須用上 一些謀略。謀略可以有兩類:一是不怕對方知道我的目的,但要求對方按照我的思路走,這是“陽謀”;另一是不能讓對方知道我的目的,這樣我才能成功地將對方 引導到我要他走的路向,這是“陰謀”。一個體驗式教學方案的設計是否成功,就在於“陽謀”及“陰謀”的有效應用。

親子教育採用的就是體驗式教學,推行的“不教而教”的教育理念。在“心智成長”這麼大的一個課題上,一開始就需要用上“陽謀”,雖然可以堂堂正 正地公開說,但很難說得明白,就索性不說,做就是了。教育的意義在改變人的氣質,目標既在提高素質,那麼實施的過程就需要可行有效的手段。只有理念正確, 鬆緊有度、進退有據,一以貫之走下去,讓受教育者走得順,欣然朝向目標前進,能夠完成整個學習過程,建立早期經驗,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以前的社會經濟結構和人文環境沒現在的複雜,教育、學習,可以一賣一買,把古聖先賢的典籍背誦下來,之後或進入官場,或當個私塾教師,勉強養家 糊口。而絕大多數的人只憑著家庭教育及家傳技藝直接上崗,在社會上從事適合自己能力的職業。這樣的生活,能夠出類拔萃的人,或因機緣巧合,或憑鍥而不捨的 努力,其實全憑造化。

現代社會就不同了。腦筋不好使,又沒有“能力”的孩子,就沒有辦法在國家的教育機制中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成不了人才。除非出身官宦富豪之家或 由於機緣巧合,否則長大後勢必將受苦受累。因此,父母們都自覺責無旁貸,扛起培育子女成才的責任。但是,培養孩子成才可不像過去的師傅帶徒弟那麼簡單,其 中枝節繁雜,而且必須針對孩子不同成長階段採取不同的手段。而對於嬰幼兒,教育與被教育者之間的因果關係,已經不是種瓜得瓜那麼簡單。

有家長質疑我的這個“種瓜不得瓜”的嬰幼稚教育理論。我說:“比如你,想做個書法家,於是從臨帖練字開始,一年、兩年,資質再差,不成家也能夠 勝於常人,這才叫種瓜得瓜。但孩子的心智成長不是這樣,畫畫、彈鋼琴、學圍棋,都不是為了成為畫家、鋼琴大師或棋聖。如果你的孩子不是超級天才,你讓他學 習什麼的唯一目的就是成家成聖,那肯定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所以認為要孩子記憶力好,從會說話開始就讓他背誦古 代經典;要數學好,就去上奧數班;要考試成績好,就反復不停地寫作業做同步練習。這種做法,就像我小時候爸媽認為讓我多吃豬腦就腦力好,多吃大蒜,算術就 能頂呱呱一樣可笑。

我說的“心智成長”就不可能種瓜得瓜,甚至經過一番努力,表面上看似乎一無所得。為什麼?心智成長包括了兩個層次:它的內核是腦力開發,包括透 過五感刺激與動作鍛煉,加速、加強大腦神經回路的發展,優化感覺統合,直接散發出來的成就就是“能力”。所以才有了第二個層面的“學習”,通過循序漸進的 訓練手段,在體驗中獲得觀察力、辨析力、思考力、想像力和解決難題能力的逐步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越來越強,這些能力積累起來,就是孩子具備的 “能量”。

這個分析過程,我一直沒有說出口的其實只有一個詞:“Feeling”。用漢語說,勉強可用“感覺”來表達。“Feeling”就是促進成長的“驅動器”,也可以說是“能量”的嗅吸器。

讓孩子鑄就足夠的能量——這個心智成長的過程非常複雜,但也可以說是很簡單。所以複雜,是因為家長的教育理念過時或不正確,教育手段粗暴或不適 用,以至於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家長都是新爸新媽,育兒經驗全是來自兒時的記憶或對朋友、鄰居的觀摩借鑒,這些脫離孩子的生活環境及不同社會價值的教 養方式方法,經常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以致最後變得不可收拾。

從“教育”的目標來設計教育過程,而且當你能夠站在一個相對客觀的高度來進行思考,你就會發現:要求教育手段的可行和有效,這個過程就必須用上 一些謀略。謀略可以有兩類:一是不怕對方知道我的目的,但要求對方按照我的思路走,這是“陽謀”;另一是不能讓對方知道我的目的,這樣我才能成功地將對方 引導到我要他走的路向,這是“陰謀”。一個體驗式教學方案的設計是否成功,就在於“陽謀”及“陰謀”的有效應用。

親子教育採用的就是體驗式教學,推行的“不教而教”的教育理念。在“心智成長”這麼大的一個課題上,一開始就需要用上“陽謀”,雖然可以堂堂正 正地公開說,但很難說得明白,就索性不說,做就是了。教育的意義在改變人的氣質,目標既在提高素質,那麼實施的過程就需要可行有效的手段。只有理念正確, 鬆緊有度、進退有據,一以貫之走下去,讓受教育者走得順,欣然朝向目標前進,能夠完成整個學習過程,建立早期經驗,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以前的社會經濟結構和人文環境沒現在的複雜,教育、學習,可以一賣一買,把古聖先賢的典籍背誦下來,之後或進入官場,或當個私塾教師,勉強養家 糊口。而絕大多數的人只憑著家庭教育及家傳技藝直接上崗,在社會上從事適合自己能力的職業。這樣的生活,能夠出類拔萃的人,或因機緣巧合,或憑鍥而不捨的 努力,其實全憑造化。

現代社會就不同了。腦筋不好使,又沒有“能力”的孩子,就沒有辦法在國家的教育機制中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成不了人才。除非出身官宦富豪之家或 由於機緣巧合,否則長大後勢必將受苦受累。因此,父母們都自覺責無旁貸,扛起培育子女成才的責任。但是,培養孩子成才可不像過去的師傅帶徒弟那麼簡單,其 中枝節繁雜,而且必須針對孩子不同成長階段採取不同的手段。而對於嬰幼兒,教育與被教育者之間的因果關係,已經不是種瓜得瓜那麼簡單。

有家長質疑我的這個“種瓜不得瓜”的嬰幼稚教育理論。我說:“比如你,想做個書法家,於是從臨帖練字開始,一年、兩年,資質再差,不成家也能夠 勝於常人,這才叫種瓜得瓜。但孩子的心智成長不是這樣,畫畫、彈鋼琴、學圍棋,都不是為了成為畫家、鋼琴大師或棋聖。如果你的孩子不是超級天才,你讓他學 習什麼的唯一目的就是成家成聖,那肯定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