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稚園學到了一些本領想在家長面前施展, 但是家長擔心孩子會因此受傷而拒絕孩子, 這樣的做法是否是妥當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案例以及專家分析。
挑上一片厚厚的桂樹葉子, 在藥水中“咕咚咕咚”煮上十分鐘;用鑷子輕輕夾出, 平鋪在紗布上瀝幹;拿一把小牙刷, 三下五除二就把多餘的葉肉剔去, 剩下紋路清晰的葉脈;用喜歡的墨水染上顏色。 一片美麗的葉脈書簽就誕生啦!
幼稚園老師正在教做葉脈書簽, 小朋友們個個看得心癢癢, 老師可知道他們的心思, 放學後給每個小朋友都發了兩片經藥水浸泡的葉子,
Advertisiment
華華無比興奮, 一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問媽媽要來工具, “像模像樣”地準備開工。 媽媽好奇地探過頭來:寶貝兒子一向笨手笨腳, 這次要搗鼓什麼?
華華胖乎乎的小手笨拙地把樹葉固定在紗布上, 拿起牙刷, 無比神聖地朝著被揉得皺巴巴的樹葉“輕輕”一刷, 葉肉居然沒和葉脈分離。 再刷, 葉片還是紋絲不動。 “怎麼和老師講的不一樣?”華華頭上冒出了細細的汗珠, 小臉憋得通紅。 只見他深吸一口氣, 使出吃奶的勁頭用力一刮, 葉片立即破了一個大洞。 “啊--”華華這下可傻了眼, 急得直跺腳。
讓孩子自己動手
一旁的媽媽再也看不下去了:“走開走開,
Advertisiment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 每個成人都或多或少想要為孩子掃清障礙, 讓他們的成長少受挫折。 但精心營造的“無憂無慮”的環境, 反而會讓孩子體驗到像華華一樣的無能感。
其實, 挫折並不可怕, 只要讓它成為“最佳挫折”--一種家長可控的挫折, 它就能成為孩子成長的契機。
或許你會說, 孩子遇到的挫折是無法預測的, 但是, 家長看待孩子受挫的態度卻是可以控制的。 如果你的態度是過度保護,
Advertisiment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是如何將各式普通挫折轉化成“最佳挫折”的
低估型的奶奶
作為家裡唯一的孫子, 小明被奶奶寶貝得不行。 每天放學時, 奶奶總是早早在幼稚園門口翹首以盼, 見到小明就遞上各種零食, 然後熟練地接過小書包背在自己肩上。 在奶奶的看護下, 小明從沒有自己背過書包、提過東西。 雖然家離幼稚園只有幾步之遙, 但是奶奶怕書包把他“壓壞了”。
Advertisiment
見到小明的班主任, 奶奶還不忘湊上去, 說:“老師, 我家小明不行的, 你講課慢一點, 否則他聽不懂哦。 ”此時的小明恨不得找個洞鑽進去, 心想:“我哪有聽不懂, 都是你, 老師總是對我'另眼相看',我才不要這種特權呢。 ”
怕煩型的媽媽
幼稚園老師讓小朋友們嘗試洗洗自己的小手帕, 第一次做事的星星難免生疏。 不知該抹多少肥皂, 由於用力過大, 一整塊肥皂被攔腰截斷;不知洗衣服的正確動作, 手掌搓得生疼, 污漬還是沒洗掉??不管怎樣, 這對於星星都是一次有益的嘗試, 誰不是在錯誤中一點點長大呢?可這時, 媽媽不耐煩了:“你洗一次衣服家裡就像發了水災, 還不如我自己洗來得省心呢。 ”
星星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小臉盆被媽媽奪去,
Advertisiment
專家分析:挫折原因需分析恰當
當孩子對挫敗原因產生誤讀時, 可能會給他留下一絲陰影。 所以, 與孩子一同正確分析原因顯得尤為重要。
挫折教育的很重要
小明背兒歌比別的小朋友慢, 奶奶簡單將其歸因為“能力不行”, 這恰恰犯了大忌。 其實, 影響記憶的因素有很多, 有些孩子擅長聽覺記憶, 朗誦幾遍就能熟記;有些孩子擅長視覺記憶, 畫出兒歌中的人或物, 看著畫面就能依次複述。 如果能抓住這個契機分析出小明的記憶類型, 對提高小明的背誦、理解能力都大有好處呢。
另外, 低估型家長凡事都不讓孩子參與, 看似是在減輕孩子負擔, 實則孩子他有一種被排斥的感覺,長此以往,孩子會產生挫折感,認為是自己能力不行,所以沒有資格參與,今後遇事容易變得畏首畏尾。
專家分析:擺脫挫折需有方可循
媽媽覺得自己親自動手會提高效率,星星做事只會添亂,等孩子大了再讓他自己做這些事也不遲。殊不知,鼓勵孩子堅持完成整個過程,對於他的自信提升比洗乾淨衣服來得更為重要。怕煩型的家長往往扼殺了孩子的嘗試,把美好的第一次變成了失敗經歷的開端。
那麼當孩子“摔了跟頭”,我們僅僅是“扶他起來、拍拍塵土”夠不夠呢?不夠。啟發孩子“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然後將情景再現,和孩子演示一遍成功的方法,那樣才能幫孩子更好地度過那道坎兒。
當星星洗衣服像發水災一樣時,媽媽要儘量耐心地傳授洗衣要點,並鼓勵星星自己多
動腦筋完成任務。最後,別忘記將功勞歸為星星的勇於嘗試和不怕困難哦。
顯能型的爸爸
在家中,小丁最怕的是爸爸插手管自己的事情。無論是做手工,還是做算術,一旦自己陷入僵局,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爸爸總會說:“你們現在做的東西怎麼這麼簡單,爸爸在你這麼大的時候,自己做的彈弓都能把鳥打下來!”“哎呀,你太粗心啦。爸爸在你這個年紀,門門都是一百分呢!”??而爸爸的結尾更是千百年不變:“你這樣不行的,看爸爸給你露兩手。”
果然,爸爸一出手,問題就沒有。一旁呆呆站著的小丁真希望自己能變成爸爸啊。可是,每一次幻想的背後,都發現自己的動手能力越來越差,算術也越算越慢。
專家分析:挫折期間需情感支持
顯能型的家長本意是想給孩子樹立學習榜樣,不斷督促孩子進步。可是孩子的心智還無法體會家長的這種意圖,過於強大的成人榜樣,只能讓他覺得高不可攀,愈發產生挫敗感。
家長的身份始終是孩子成長的陪伴者,而不能將孩子作為證明自己能力的附屬品。當小丁遇到困難時,爸爸要做的是安慰他沮喪、焦躁的情緒。“爸爸小時候也像你一樣,不過後來啊,爸爸終於想出了辦法……”和孩子分享一些自己成長的故事,反而更加有利於增強孩子的信心,激發他內在成長的力量。“哦,原來小孩子都會遇到困難,那我長大了也可以像爸爸一樣偉大!”
小編總結:孩子成長中還會遇到很多困難,也會犯不少錯誤,爸爸媽媽,運用你們的智慧,幫助孩子將挫折轉化成“最佳挫折”吧,當他們終於能逐漸依靠自己的力量獲得成功時,你會發現,成長,源自於“最佳挫折”!
實則孩子他有一種被排斥的感覺,長此以往,孩子會產生挫折感,認為是自己能力不行,所以沒有資格參與,今後遇事容易變得畏首畏尾。專家分析:擺脫挫折需有方可循
媽媽覺得自己親自動手會提高效率,星星做事只會添亂,等孩子大了再讓他自己做這些事也不遲。殊不知,鼓勵孩子堅持完成整個過程,對於他的自信提升比洗乾淨衣服來得更為重要。怕煩型的家長往往扼殺了孩子的嘗試,把美好的第一次變成了失敗經歷的開端。
那麼當孩子“摔了跟頭”,我們僅僅是“扶他起來、拍拍塵土”夠不夠呢?不夠。啟發孩子“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然後將情景再現,和孩子演示一遍成功的方法,那樣才能幫孩子更好地度過那道坎兒。
當星星洗衣服像發水災一樣時,媽媽要儘量耐心地傳授洗衣要點,並鼓勵星星自己多
動腦筋完成任務。最後,別忘記將功勞歸為星星的勇於嘗試和不怕困難哦。
顯能型的爸爸
在家中,小丁最怕的是爸爸插手管自己的事情。無論是做手工,還是做算術,一旦自己陷入僵局,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爸爸總會說:“你們現在做的東西怎麼這麼簡單,爸爸在你這麼大的時候,自己做的彈弓都能把鳥打下來!”“哎呀,你太粗心啦。爸爸在你這個年紀,門門都是一百分呢!”??而爸爸的結尾更是千百年不變:“你這樣不行的,看爸爸給你露兩手。”
果然,爸爸一出手,問題就沒有。一旁呆呆站著的小丁真希望自己能變成爸爸啊。可是,每一次幻想的背後,都發現自己的動手能力越來越差,算術也越算越慢。
專家分析:挫折期間需情感支持
顯能型的家長本意是想給孩子樹立學習榜樣,不斷督促孩子進步。可是孩子的心智還無法體會家長的這種意圖,過於強大的成人榜樣,只能讓他覺得高不可攀,愈發產生挫敗感。
家長的身份始終是孩子成長的陪伴者,而不能將孩子作為證明自己能力的附屬品。當小丁遇到困難時,爸爸要做的是安慰他沮喪、焦躁的情緒。“爸爸小時候也像你一樣,不過後來啊,爸爸終於想出了辦法……”和孩子分享一些自己成長的故事,反而更加有利於增強孩子的信心,激發他內在成長的力量。“哦,原來小孩子都會遇到困難,那我長大了也可以像爸爸一樣偉大!”
小編總結:孩子成長中還會遇到很多困難,也會犯不少錯誤,爸爸媽媽,運用你們的智慧,幫助孩子將挫折轉化成“最佳挫折”吧,當他們終於能逐漸依靠自己的力量獲得成功時,你會發現,成長,源自於“最佳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