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成長的“黃金”8年,錯過後悔一生!

養生之道網導讀:

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對此進行了40餘年的研究, 跟蹤了數千位孩子的真實成長, 發現人類行為的發展完全是有章可循的。

Advertisiment

孩子的成長, 是否有可預測的規律?

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對此進行了40餘年的研究, 跟蹤了數千位孩子的真實成長, 發現人類行為的發展完全是有章可循的, 孩子在成長的不同階段中, 在動作、語言、社會行為和情緒發展各個方面的表現和特點, 是完全可以準確預測的。

孩子成長中每一年都是獨一無二的, 下面摘選了其中對於1—8歲孩子最不可錯過的、最重要且美好的時刻, 以此讓我們來瞭解孩子的成長規律, 做出合理又合時宜的預期, 特別是當孩子遇到困難和麻煩的時候, 瞭解了這些規律, 父母心理就會踏實很多, 更少一些焦慮。

一歲:培養安全感不可錯過的一年

很多父母在孩子一歲時就抱著很高的期望,

Advertisiment
甚至開始對他進行各種技能和思維的訓練, 其實, 科學實驗證明, 孩子在一歲半前行為和智力水準基本上和猩猩一樣, 太早訓練並沒有益處。

而父母該做的, 其實是多陪孩子玩就好。 這勝過任何生硬的知識, 因為他在這裡已經學到了更寶貴的東西, 他知道自己有人疼愛, 知道自己是父母最珍貴的寶貝, 知道有人會幫助他, 還知道這個世界的一切都那麼美好。

嬰幼兒時期的孩子, 每天都經歷著挫折和困難, 小小年紀, 要千方百計的做自己力量所不能達到的事情。 他們特別喜歡有人在他們身邊, 注意他們的舉動, 逗他們開心, 和他們說話, 以及用一切最自然的方式跟他玩鬧, 才會有安全感和親熟感,

Advertisiment
成長起來也才會更順利。 我們最應該做的, 是耐心的包容孩子, 培養起他一生的信賴感和幸福感。

兩歲:培養幽默感不可錯失的一年

“幽默感”是彰顯人格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人的幽默感起步是比較晚的。 到了兩歲時, 孩子的幽默能力有了初步的表現, 但顯得很稚嫩。 比如說當他看到不一致、不協調的事物時, 會感覺很好笑, 還會故意把夾克反過來穿, 以尋找樂趣。

兩歲半, 則到了培養孩子幽默感的最佳時期。 他離開自我的圈子, 融入了人群中。 別人笑的時候, 他也會跟著笑。 當他和成人及小朋友們在一起時, 他仍會主動向成人微笑, 以此作為和成人交流的方式。 對另外的小夥伴, 他的交流方式多半還是肢體語言,

Advertisiment
很少去講話。 孩子主動和大人說話的時候, 一般情況下是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 讓別人注意一下他的行為、他拿的物品、他做的趣事或他完成的作品。

父母要注意拓展孩子的興趣, 增添幽默的情境, 較強的幽默能力, 可以為他們排除許多緊張和困擾, 可以使孩子受用一生。

三歲:培養創造力不可錯過的一年

孩子的創造力萌芽發生在他三歲時, 他們的創造力就來源於好奇心和活潑好動的特質, 只要有合適的環境和機會啟發他, 潛能自然會得到最大的發揮。

讓孩子去編故事、畫彩筆圖、揉泥巴, 並給予他鼓勵, 是培養他創造力的好方法。 可以給他講故事時故意不講結尾, 讓他自己來編;把雜誌上好玩的圖片剪下來,

Advertisiment
讓他根據圖畫自己自己編故事等。 這些做法都有助於孩子積極思考, 進而開發他的想像力, 尤其是增強他的邏輯觀念。

還可以假設情形讓他自己想像, 比如在他身上又多了兩隻手會怎麼樣。 把幾件物品擺在他面前, 先讓他看一會兒, 再蒙上他的眼睛, 讓他講剛才看到的東西。 讓他動動手、動動腳, 比如表演騎自行車、烤麵包等也是不錯的法子。

除了讓他用眼睛來觀察世界外, 還讓他用嗅覺、味覺或觸覺來感知, 你可以做“觸覺袋”(不透明的購物袋即可), 讓他伸手去摸袋子裡的東西, 再告訴你他摸到了什麼。 種種花草、養養小動物, 經常帶他去郊遊, 同樣也都能很好地啟發孩子的創造力。

四歲:語言表達力飛速成長的一年

語言,是四歲孩子的最愛之一。他愛說話、愛韻文、喜歡說悄悄話,喜歡唱歌,甚至喜歡吼叫。喜歡把詞繞來繞去,甚至還喜歡跟他的玩具說話。在遣詞造句上,他們喜歡誇大,很多時候遭到父母譴責的“撒謊”,其實只不過是他想要添油加醋地誇大一下而已。

當然,有些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開竅的時間要慢一些。不過,這種從謬誤到開竅的過程是孩子的成長階段之一,我們只需好好珍惜,不必為此擔心。三歲之前,請不要去糾正孩子在語言使用上的錯誤,否則孩子會因為害怕說錯而感到焦慮,甚至會出現結巴或者乾脆不肯說話的問題。你可以用正確的說法重述一遍他的話,但是,你不要特意強調孩子的錯處。

四歲也是一個愛問問題的年齡。他們有著無窮無盡的“為什麼”,一部分是為了渴望知道新的東西;一部分是為了好玩,瞎聊下去;還有一部分則是表達抗拒不從的意思。當然最主要還是用來求知的,所以請儘量滿足他們。

四歲的孩子不僅僅喜歡問你問題,也很喜歡把他知道的消息告訴給你。他的語言已經頗為豐滿,和別人的對話,不但實實在在豐富了他的生活,而且更增進了他和別人之間的交情。

五歲:親子關係最親昵融洽的一年

五歲孩子能控制自己的行為,而且量力而行,與人相處和諧親密。這個階段格外愛戀媽媽,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讓媽媽開心,媽媽的話對他來說就是金科玉律,來自媽媽的讚揚和肯定,對他來說非常重要。

儘管時時顯得相當有自信,可是他仍然十分需要媽媽的肯定,很願意媽媽時常在他的耳邊說她有多愛他。他一方面心裡篤信“我喜歡你,你也喜歡我”,另一方面卻又常常去問他媽媽:“你愛不愛我?”

正因為五歲孩子認為媽媽肯定和自己心連心,所以,有時候他會誤以為媽媽應該知道他的所思所想。當他跟媽媽說話的時候,常常沒有足夠的耐心把該說的話全都說出來,然後又倒過來生媽媽的氣,因為媽媽居然沒有一下子聽明白他想要說什麼。做媽媽的腦筋要轉得足夠快才行。

雖然偏愛媽媽,但這並不意味著爸爸就該受到冷遇。孩子往往也非常喜歡自己的爸爸,以爸爸為榮,喜歡有爸爸陪伴在身邊。

六歲:內心矛盾最為突出的一年

可能是母子之間糾葛最多的年齡,五歲的時候,媽媽是他整個世界的中心;到了六歲時,他世界的中心則變成了他自己。孩子在尋找他的中心點,隨著他越來越成熟和獨立,他就越發想打破舊的平衡,建立屬於他自己的獨立王國。

一方面喜愛媽媽、需要媽媽,離不開媽媽的摯愛與接納;另一方面,他又渴望自己能夠獨立起來,因此常常又會推開媽媽,搞得不管是自己還是媽媽的日子都十分掙扎。

爸爸也很受六歲孩子的熱愛,孩子不但熱切地希望得到爸爸的陪伴和關注,而且一旦得到就會如獲至寶。許多孩子更害怕爸爸的不認可,而不是媽媽的不認可;他更敬佩的人是爸爸,相信爸爸什麼都知道。

與六歲孩子相處,爸爸需要更多的耐心,比如他們半點都輸不起的“球風”或者“棋風”,常常到父母的抽屜裡“偷”些小玩意的“不夠誠實”。因為他們跟爸爸之間的糾葛通常都沒有和媽媽那麼深,往往對爸爸懷有一份敬畏之心,因此當孩子大發脾氣或者母子間將要出現大麻煩的時候,爸爸登場亮相,往往能解救全家於水火。

七歲:抽象思維開始發展的一年

這是一個以思考為特徵的年齡段,在這個內向的、審慎的階段,我們所看得見的孩子心智的運作,也許比他一生之中的任何其他階段都要多。

開始顯露抽象思維的痕跡,七歲的小學生對一個詞的寫法和意義開始感興趣,而且開始喜歡用帶圖像的字典,他可以指出兩個不同的物體有哪些相同點。他開始把思考和自己的頭腦聯繫起來:“你必須用你的腦袋好好想想”,“我的腦子裡跑出這麼個想法來”。

許多七歲孩子的思維已經處於“試運行”階段的尾聲了。在“試運行”階段,孩子認為自己是整個世界的中心,而且認為任何會動的東西都是有生命的東西。他也會把有些事情的發生理解成跟他的意願有關:“我想要下雨,就下雨了。”他甚至還相信物體和自然現象都會跟人一樣有情緒,有思維;也會以神奇魔力來看待很多事情。

一旦到了“具體運行”階段,也就是從七歲左右開始,孩子既可以看到物體之間的相同之處,也可以看出它們的不同之處。他能明白容器形狀的改變並不會造成量的改變,也開始理解數量的意義。如果你把10個石子擺成一排,另外再把8個石子稍微拉開一點也擺成相同長度的一排,他也能分辨得出哪一排石子數量更多。

八歲:熱衷思考思維活躍的一年

雖然我們不能苛求八歲的孩子事事做到完美,然而這個時候他的表現已經相當不錯了。在智力、體能和性格上,都有了很多好的改變,八歲的他呈現出階段性和自己的風格。

在對時間的感知上,他們懂得守時,會關注和時間有關的事件;對空間位置有濃厚興趣,變得非常喜歡地理;很喜歡閱讀,閱讀的重點偏重於印證他已經知道的東西;算數能力則參差不齊。

思維和語言全面發展,判斷能力增強,可以運用簡單的邏輯得出一定的結論,做簡單的演繹推理。另一個重要的思維層面的改變是:八歲的孩子不再像過去一樣相信萬物有靈,現在他越來越認識到大自然的客觀力量;在語言方面典型的八歲孩子十分健談,雖然還做不到徹底的誠實,但他已經能夠分得清幻想和現實。

八歲孩子能夠接受死亡的概念;不再篤信聖誕老人的存在;對好壞的概念更清晰,不再像小時候那樣以父母的准許與否來判斷好壞;他們雖然已經更願意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但是通常來說,他的第一衝動仍然是去怪罪別人。

最後,我們一定要說的是:孩子的能力獲得是一件極其自然的事情,不要奢望孩子照自己的設想發展。每一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孩子成長進程的快慢都各有不同,不是所有的孩子在那個年齡段“都會”或者“應該”是那個。

語言,是四歲孩子的最愛之一。他愛說話、愛韻文、喜歡說悄悄話,喜歡唱歌,甚至喜歡吼叫。喜歡把詞繞來繞去,甚至還喜歡跟他的玩具說話。在遣詞造句上,他們喜歡誇大,很多時候遭到父母譴責的“撒謊”,其實只不過是他想要添油加醋地誇大一下而已。

當然,有些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開竅的時間要慢一些。不過,這種從謬誤到開竅的過程是孩子的成長階段之一,我們只需好好珍惜,不必為此擔心。三歲之前,請不要去糾正孩子在語言使用上的錯誤,否則孩子會因為害怕說錯而感到焦慮,甚至會出現結巴或者乾脆不肯說話的問題。你可以用正確的說法重述一遍他的話,但是,你不要特意強調孩子的錯處。

四歲也是一個愛問問題的年齡。他們有著無窮無盡的“為什麼”,一部分是為了渴望知道新的東西;一部分是為了好玩,瞎聊下去;還有一部分則是表達抗拒不從的意思。當然最主要還是用來求知的,所以請儘量滿足他們。

四歲的孩子不僅僅喜歡問你問題,也很喜歡把他知道的消息告訴給你。他的語言已經頗為豐滿,和別人的對話,不但實實在在豐富了他的生活,而且更增進了他和別人之間的交情。

五歲:親子關係最親昵融洽的一年

五歲孩子能控制自己的行為,而且量力而行,與人相處和諧親密。這個階段格外愛戀媽媽,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讓媽媽開心,媽媽的話對他來說就是金科玉律,來自媽媽的讚揚和肯定,對他來說非常重要。

儘管時時顯得相當有自信,可是他仍然十分需要媽媽的肯定,很願意媽媽時常在他的耳邊說她有多愛他。他一方面心裡篤信“我喜歡你,你也喜歡我”,另一方面卻又常常去問他媽媽:“你愛不愛我?”

正因為五歲孩子認為媽媽肯定和自己心連心,所以,有時候他會誤以為媽媽應該知道他的所思所想。當他跟媽媽說話的時候,常常沒有足夠的耐心把該說的話全都說出來,然後又倒過來生媽媽的氣,因為媽媽居然沒有一下子聽明白他想要說什麼。做媽媽的腦筋要轉得足夠快才行。

雖然偏愛媽媽,但這並不意味著爸爸就該受到冷遇。孩子往往也非常喜歡自己的爸爸,以爸爸為榮,喜歡有爸爸陪伴在身邊。

六歲:內心矛盾最為突出的一年

可能是母子之間糾葛最多的年齡,五歲的時候,媽媽是他整個世界的中心;到了六歲時,他世界的中心則變成了他自己。孩子在尋找他的中心點,隨著他越來越成熟和獨立,他就越發想打破舊的平衡,建立屬於他自己的獨立王國。

一方面喜愛媽媽、需要媽媽,離不開媽媽的摯愛與接納;另一方面,他又渴望自己能夠獨立起來,因此常常又會推開媽媽,搞得不管是自己還是媽媽的日子都十分掙扎。

爸爸也很受六歲孩子的熱愛,孩子不但熱切地希望得到爸爸的陪伴和關注,而且一旦得到就會如獲至寶。許多孩子更害怕爸爸的不認可,而不是媽媽的不認可;他更敬佩的人是爸爸,相信爸爸什麼都知道。

與六歲孩子相處,爸爸需要更多的耐心,比如他們半點都輸不起的“球風”或者“棋風”,常常到父母的抽屜裡“偷”些小玩意的“不夠誠實”。因為他們跟爸爸之間的糾葛通常都沒有和媽媽那麼深,往往對爸爸懷有一份敬畏之心,因此當孩子大發脾氣或者母子間將要出現大麻煩的時候,爸爸登場亮相,往往能解救全家於水火。

七歲:抽象思維開始發展的一年

這是一個以思考為特徵的年齡段,在這個內向的、審慎的階段,我們所看得見的孩子心智的運作,也許比他一生之中的任何其他階段都要多。

開始顯露抽象思維的痕跡,七歲的小學生對一個詞的寫法和意義開始感興趣,而且開始喜歡用帶圖像的字典,他可以指出兩個不同的物體有哪些相同點。他開始把思考和自己的頭腦聯繫起來:“你必須用你的腦袋好好想想”,“我的腦子裡跑出這麼個想法來”。

許多七歲孩子的思維已經處於“試運行”階段的尾聲了。在“試運行”階段,孩子認為自己是整個世界的中心,而且認為任何會動的東西都是有生命的東西。他也會把有些事情的發生理解成跟他的意願有關:“我想要下雨,就下雨了。”他甚至還相信物體和自然現象都會跟人一樣有情緒,有思維;也會以神奇魔力來看待很多事情。

一旦到了“具體運行”階段,也就是從七歲左右開始,孩子既可以看到物體之間的相同之處,也可以看出它們的不同之處。他能明白容器形狀的改變並不會造成量的改變,也開始理解數量的意義。如果你把10個石子擺成一排,另外再把8個石子稍微拉開一點也擺成相同長度的一排,他也能分辨得出哪一排石子數量更多。

八歲:熱衷思考思維活躍的一年

雖然我們不能苛求八歲的孩子事事做到完美,然而這個時候他的表現已經相當不錯了。在智力、體能和性格上,都有了很多好的改變,八歲的他呈現出階段性和自己的風格。

在對時間的感知上,他們懂得守時,會關注和時間有關的事件;對空間位置有濃厚興趣,變得非常喜歡地理;很喜歡閱讀,閱讀的重點偏重於印證他已經知道的東西;算數能力則參差不齊。

思維和語言全面發展,判斷能力增強,可以運用簡單的邏輯得出一定的結論,做簡單的演繹推理。另一個重要的思維層面的改變是:八歲的孩子不再像過去一樣相信萬物有靈,現在他越來越認識到大自然的客觀力量;在語言方面典型的八歲孩子十分健談,雖然還做不到徹底的誠實,但他已經能夠分得清幻想和現實。

八歲孩子能夠接受死亡的概念;不再篤信聖誕老人的存在;對好壞的概念更清晰,不再像小時候那樣以父母的准許與否來判斷好壞;他們雖然已經更願意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但是通常來說,他的第一衝動仍然是去怪罪別人。

最後,我們一定要說的是:孩子的能力獲得是一件極其自然的事情,不要奢望孩子照自己的設想發展。每一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孩子成長進程的快慢都各有不同,不是所有的孩子在那個年齡段“都會”或者“應該”是那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