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手術後該如何進行護理

1、保持術後良好體位。 大手術或危重手術病人, 術後送到監護室或觀察室, 全身麻醉病人, 此時尚未清醒, 應平臥, 不墊枕頭, 頭偏向一側, 以防唾液或嘔吐物吸入呼吸道, 引起呼吸道感染。 硬膜外麻醉或腰麻病人, 術後要平臥6-12小時, 以防術後頭痛的發生。 頸、胸、腹部手術之後, 多採取半坐或半臥位。 脊柱手術後的病人, 要睡硬板床。 四肢手術後的病人, 須抬高手術肢體或進行牽引。

2、協助醫護人員觀察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 如有自我感覺不適、發熱和心跳快等, 應向醫生、護士報告。 術後3-5天內, 體溫常在38℃左右, 這叫術後反應熱,

Advertisiment
或吸收熱, 對此不必緊張。

3、在醫生指導下, 加強飲食配合。 一般的手術, 術後即可進食, 腹部手術的病人, 要待腸蠕動恢復、排氣(即放屁)後, 方可進流食;胃腸手術的病人, 要進行胃腸減壓, 同時應禁食, 停止胃腸減壓後才能進流食, 以後慢慢恢復到正常飲食;大手術或全身麻醉手術後, 多有短期消化功能減退, 不想吃飯, 甚至噁心、嘔吐, 可以要求輸液。

4、協助醫護人員嚴格術後傷口管理。 不要亂動, 不要隨意揭開覆蓋傷口的紗布, 更不能用手去觸摸或用水清洗傷口, 要保持傷口清潔和乾燥。

5、術後要早期活動。 腹部手術, 一般術後2-3天就應該適當下床活動或作床上活動, 以防止腹脹和腸粘連。 痰多的病人, 應多翻身, 並用手壓住傷口,

Advertisiment
協助咳嗽排痰, 以防肺部感染。 肥胖病人應多活動四肢, 防止靜脈血栓形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