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打鼾的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

大家都知道一般正常的呼吸是沒有聲音的, 而“打鼾”就是在睡眠呼吸過程中發出異常的聲音, 而這種聲音的產生主要是一些生理或者病理的原因導致喉嚨、口鼻咽部等呼吸道相對狹窄, 呼吸氣流通過這些狹窄通道時產生較大的震動而發出的聲音。

引起孩子打鼾的生理性因素

1哭鬧

孩子有時候會哭鬧, 尤其是嬰幼兒哭鬧次數更頻繁。 孩子哭鬧後咽喉部及鼻咽部粘膜會有充血、水腫, 造成呼吸道的變窄, 而且哭鬧時眼淚、鼻涕等分泌物增加, 停留在鼻腔阻礙了呼吸道氣體的流通, 氣體在狹小的氣道中通行就容易出現鼾聲。

Advertisiment

應對措施:如果這種情況出現的打鼾, 家長不需要太擔心, 只要及時清理乾淨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 等鼻咽部和咽喉部粘膜的水腫情況緩解後, 症狀自然消失。

2孩子的睡姿不正確

家長沒有注意孩子睡眠過程中的姿勢, 頭部後仰, 仰睡時舌頭在重力作用下會往後掉(醫學術語稱之為“舌根後墜”), 相對應堵住了一部分咽部氣道出口, 造成咽腔狹窄, 影響了呼吸道氣體進出導致出現鼾聲。

應對措施:在睡覺期間越是年幼的寶寶越需要家長關注, 因為他們自身的身體協調功能還不完善, 出現頭部後仰呼吸不暢時不懂得自我調整, 所以家長要不時觀察孩子的睡姿, 尤其是聽到孩子有打鼾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及時糾正一下孩子的睡姿, 避免頭部後仰。

3枕頭高度不合適

枕頭高度不合適也是造成孩子打鼾的一個原因。 枕頭高度過高會使頸部過曲, 增加了呼吸道原有的生理彎度, 影響呼吸道的通暢性, 氣體在相對狹窄的氣道通行時就會產生鼾聲。

應對措施:根據不同年齡的孩子的生長需求, 調整不同高度的枕頭, 睡覺時儘量讓頸部在最合適的生理彎度, 這樣呼吸道也會保持最有效的通暢。

導致孩子打鼾的病理性因素

1發育異常

先天性鼻咽喉部結構的發育異常, 這和孩子的先天發育有關, 包括一些骨骼結構異常和(或)軟組織結構異常, 造成上呼吸道狹窄, 使呼吸氣體進出活動時出現鼾聲。

應對措施:這種先天性因素的結構異常,

Advertisiment
需要到醫院的五官科進一步檢查鼻咽喉部結構情況, 必要時手術治療。

2肥胖

相信這個很多人都有體會, 對於肥胖的成年人十有八九都會睡覺時打鼾。 同樣的, 肥胖的孩子也一樣。 其原因主要是肥胖的人體相對應口咽部的軟組織也會脂肪增多、增厚, 在睡覺時這些軟組織在重力作用集中下墜於咽喉部, 導致咽腔狹小, 氣體進出不暢出現鼾聲。

應對措施:控制孩子體重。 不要以為肥胖就可愛健康, 過度肥胖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很多的影響, 包括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等等, 不良影響遠大于孩子的“可愛”。

3疾病

一些呼吸道感染、過敏等引起鼻咽部粘膜炎症反應, 出現粘膜水腫、分泌物增多而導致呼吸道狹窄,

Advertisiment
出現鼻塞、打鼾的症狀。

還有一種常見病因就是扁桃體、腺樣體肥大。

扁桃體和腺樣體同屬於免疫活性☆禁☆器官, 在兒童時期發育快速, 具有防禦功能, 是兒童人體的一個保護屏障, 到了一定的年齡體內的免疫系統成熟, 這兩個免疫活性☆禁☆器官就會自行萎縮甚至消失。

但是如果孩子體質弱, 免疫力低下, 經常呼吸道感染, 就會導致扁桃體和(或)腺樣體應激性增生, 醫學上稱之為扁桃體肥大、腺樣體肥大。 增大後的扁桃體和(或)腺樣體, 會使呼吸道變狹窄, 阻礙呼吸道的通氣通暢, 出現打鼾症狀, 甚至是堵塞呼吸道導致窒息。

應對措施: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如果呼吸道感染要及時積極對症治療, 以減少對扁桃體和(或)腺樣體刺激;如果扁桃體和(或)腺樣體已經增生增大,

Advertisiment
根據其增生程度及影響程度, 進行保守治療或者手術治療。

如果孩子長時間的呼吸道受阻, 通氣不暢, 就會影響體內的供氧情況, 進而影響心肺功能, 內分泌功能及大腦發育等等, 還會影響孩子的面容外貌。 因為打鼾(打呼嚕)是呼吸道不通暢或者受阻的一個表像, 所以在孩子處於高速的生長發育期, 家長們不要忽略孩子睡覺打鼾這個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